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师 说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全文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咬文嚼字
1.字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ɡ) 老聃(dān) 六艺经传(zhuàn) 以贻之(yí)
2.多音字
3.形近字
4.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5.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泛指求学之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用来……的方法;今义,因果连词。
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并且。今义,因果连词。
无贵无贱 无: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吾师道也 道:古义,风尚;今义,道路,道德,说。
小学而大遗 小学: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大学”“中学”相对的“小学”。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6.词类活用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不耻相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7.一词多义
师
之
其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剖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并把它作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剖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难道要了解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吗?
剖析:“夫”,是发语词。“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作者强调从师求学的重要性,并不介乎年龄的大小。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作为圣人的原因,愚人作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缘由吧?
剖析:“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申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作者以推测的语气,谈到了圣人与愚人的区别,就在于从师不从师,从而论证了从师而学的重要性。
二、重点语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剖析:这一段的论证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讽刺批驳的矛头直指当时掌权的士大夫阶层。本段开头作者用强烈的语气发出感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句话是本段的论证中心,接着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论证:由“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由“为子择师”与“其身耻师”的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由“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的对比得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结论。三层对比,由古及今,由小到大,由贱到贵,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审美鉴赏
有感时弊作《师说》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宋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他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