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3测固体和液体密度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3测固体和液体密度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6 11:3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须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的体积V
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2、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水、
小石块、细线
测形状不规则、密度大于水、体积较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如小石块)
探究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小石块
3、实验方案
小石块
哪种方案好,另外一种方案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2(cm3) 石块密度 ρ
(g/cm3)
4、表格
石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1(cm3)
石块的体积
V(cm3)
“适量”的含义?
水的体积能使小石块完全浸没且浸没后液面不超过最大刻度线
①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号): 。
②由图可知:橡皮泥的质量m = g; 橡皮泥的体积V= cm3;
橡皮泥的密度ρ=
C、A、B
13.4
10
1.34×103kg/m3 或 1.34g/cm3
盐 水
天平
砝码
量筒
烧杯
3.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2.实验目的:
测定盐水的密度
ρ=m/V
探究二:测量液体的密度(盐水)



哪种方案好?
盐水 体积 V(cm3)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
(g/cm3)
5.表格: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盐水质量
m(g)
1、测固体密度的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 m
(3)向量筒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
(4)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5)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
小 结
ρ
m
V2 - V1
=
测液体密度的步骤:
①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 ;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
③测出剩下液体与烧杯总质量 m2;
④计算液体密度为
ρ
=
m1 – m2
V
补充:1、测形状不规则、密度小于水、体积较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如石蜡、木块)
蜡块密度比水小,不会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ml
ml
V1
V2
①针压法(天平、量筒、水、石蜡、细钢针)
ρ石蜡 =
m
v2-v1
②助沉法(沉坠法)
(天平、量筒、水、石蜡、小石块、细线)
ρ石蜡 =
m
v2-v1
V2
ml
V1
ml
③沙埋法: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2)将细沙倒入量筒中,适量,摇匀,敦实,此时体积为V1
(3)把量筒中细沙倒入白纸上一部分,再将蜡块放入量筒中,再把倒入白纸上的细沙倒回量筒,摇匀,敦实,此时体积为V2
(4)密度表达式:
ρ石蜡 =
m
v2-v1
溶于水的物体
①沙埋法(可用面粉代替细沙)
②包上保鲜膜
吸水的物体
①沙埋法
②包上保鲜膜
③测量体积前让它吸足水
补充:特殊物质体积处理方法
2、测形状不规则、密度大于水、体积较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如矿石)
m
m1
m2
1. 溢水法
(天平、溢水杯、小烧杯、足量的水、细线、矿石)
ρ矿石 =
m ρ水
m2-m1
2.标记法:
标记

ml

V1
ml
V2
注意:取出石块时,会带有水,测得石块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密度值偏小

m
(天平、烧杯、量筒、水、细线、矿石)
ρ矿石 =
m
v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