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13: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陆 游
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只。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同,统一。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
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无:通“勿”,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
死去 / 元知 / 万事 / 空,
但悲 / 不见 / 九州 / 同。
王师 / 北定 / 中原 / 日,
家祭 / 无忘 / 告 / 乃翁。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 儿
陆 游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陆 游
万事空

告乃翁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始终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好学不倦,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品格。
陆游家世:
陆游经历: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20岁时就希望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40岁时才如愿征战沙场。可是南宋统治者却屈膝投降金人,苟且偷安,完全不顾苦苦挣扎的父老乡亲。他积极主张抗金,却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几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5岁卧病在床时还惦记上阵杀敌,爱国情感至死不渝。
陆游一生诗作:
20岁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48岁时,“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 唯报国。
68岁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 儿
陆 游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85岁时
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
相同点:
不同点:
作业:1、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1210年的除夕,85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________。
儿子________。
陆游________。
儿子________。
2、主题阅读爱国诗: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