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2.1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2.1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14: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1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
教材分析
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物质的器官一一血管、心脏以及物质运输的路线一一血液循环路线等内容都是围绕“血液”进行组织架构的,所以要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首先从认识血液人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学习理解。本小节的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及通过解读血常规来初步判断相关疾病。
学情分析
几乎每个学生都见过血,知道血液是红色液态物质,而且对人体非常重要。但血液的组成成分到底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作用,血液为什么对人体这么重要等,这些对他们言是陌生的,并充满了进一-步了解、认识的渴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了解不同的血细胞形态特点。
知道缺铁性贫血和发炎等病症的病因。
能力目标:
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情感目标:
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常见的血液疾病,自觉养成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血液的功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生活中常出现意外事故,很多人因为一时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如果能够及时输血,他们可能会很快恢复健康。可见,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哪些呢? 跟着老师的步伐,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带着问题计入课堂,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 过程 【任务一】了解血液的成分 血液在加入抗凝剂并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展示“血液分层示意图”,请同学们看图回答以下问题:血液分成了几层?各层是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血液的什么成分?大致比例? 【任务二】了解血液各组分的功能 [过渡] 血液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分是血浆,那血浆的成分和功能又是什么呢?出示“血浆成分示意图”。 【血浆】]学生了解血浆和功能后,教师拓展相关知识-----人皮肤被大面积烧伤后要及时补充血浆,减少伤害。 【血细胞】提供显微镜下人血涂片图。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过渡]我们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和血液中哪个结构有关? 【红细胞】出示红细胞结构图,展示视频了解红细胞在血管中的活动情况。 学生学习完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后,教师拓展相关知识----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缺少会导致贫血,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特点导致人从平原到高原时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等。 【白细胞】提问:手被划伤流血了,伤口周围红肿、发烫,后来有些化脓,到医院作了处理,没几天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示意图”和白细胞吞噬作用视频。 教师拓展白细胞的相关知识----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反映了人体中有炎症存在。 【血小板】有时我们磕破了点皮,出血了,你不用管它,它自己就止住了,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拓展血小板相关知识-----血小板过低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任务三】了解血液的功能 引导学生总结血液的功能。 观察“血液分层示意图”,思考老师提问的问题,并回答问题。 观察“血浆成分示意图”,得出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的结论。老师引导学生由血浆的结构成分推论它的功能。 用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急救原理。 观察“血细胞”图片,了解3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以及数量关系。 通过观察了解红细胞的主要形态和结构,通过视频了解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 联系实际问题作出思考,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 学生结合实际思考老师提问的问题,通过图片和视频结合,了解白细胞的功能。 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来理解血小板的功能。 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总结血液的功能。 通过看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养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开拓学生眼界。 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 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 视频把白细胞的功能形象化,学生更能理解它在人体内的吞噬过程。 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 提高同学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设计的布局,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跟着老师的步伐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把知识点形成以点到面的整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
2.2.1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