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五四版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九单元《相遇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五四版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九单元《相遇问题》(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08:5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物流中心摩托车、大货车和小货车运输货物的情境,“合作探索”中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借助第一个红点问题“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引出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探究及数学模型的建构。借助第二个红点问题“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引领学生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运用模拟演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最后相遇”关键词的含义,逐步提炼形成相遇问题基本结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课件演示、画图等策略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自主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速度和x时间=总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师: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下,中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这场全民同心战“疫”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想怎样说?学生交流
2、师:老师也想到了几句话: “万众一心迎挑战 众志成城战疫情” “真情温暖你我大义守望相助”。相信我们想到的每一个词或每句话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情感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温故知新
1、“万众一心迎挑战 众志成城战疫情”
师:疫情期间,全国有19个省市,累计派出344支医疗队,共42322名医务人员对口驰援武汉16地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勇往直前,担负起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山东医疗队对口城市是武汉黄冈市。自2020年1月25日至2月21日,山东陆续派出1797志愿者,日夜兼程,以最短的时间分赴武汉、黄冈等地。
2、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山东烟台到武汉黄冈大概有多远吗?让我们来算一算吧:一辆载有医护志愿者的客车从山东烟台出发,13小时到达湖北黄冈市。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自主完成,交流答案:65×13=845(千米)
3、引导学生说出时间、 速度、 路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即回顾知识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
(一)感知情境,收集理解信息。
1、“真情温暖你我大义守望相助”
师:全国各地在派出志愿者的同时,也积极组织爱心援助行动。我们山东也不例外。看,满载救援物资的两辆货车分别从烟台、日照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青岛相遇。
师:从图画你能找到哪些信?
生:大货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生:小货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生: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相遇
(二)揭示课题
1、师:你是如何理解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相遇”呢?哪位同学表演一下它们的运动过程
师:好,你来当大货车,你来当小货车,老师所站的位置就是青岛。
师:同学们,我说出发你们说开始,好吗 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演一演的过程中,感受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关键词,让学生初步建构相遇问题的特点。】
2、总结相遇问题基本特征
师:像这种具有“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特点的应用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三)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多读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这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个步骤,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大货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师:要求大货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也就是求烟台到青岛相距多少千米。谁会口头列算式 生:75×4。
生:小货车行驶多少千米?日照到青岛相距多少千米 师:怎样列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6、师: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理解并解决了大货车和小货车的相遇问题,你能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四、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两列高铁分别从西安和南昌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甲的速度是8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120千米/时,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答案。
2、发展练习,灵话运用。
(1)师:相遇问题的类型还有很多,比如相背而行。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线段图)
师:谁来试着说一道应用题
生: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行驶。客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62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师:说的很好,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答案。
(2)师:类似相遇问题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两人同时开始录入一份稿件,1小时正好录完。甲的打字速度是80字/分,乙的打字速度是65字/分。甲比乙多录入多少个字?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仔细思考,这道题你能解决出来吗?
生:这道题和相遇问题差不多,可以先求出1分钟两人相差多少个,然后再×60就可以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希望同学们都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解决吧!
五、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1、师:你看,这么一会功夫,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而且每种问题我们都想到了两种方法,同学们真了不起!
2、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相遇问题的?生: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算一算 。
3、总结知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4、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能在教室里上课,离不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苦的付出,他们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把武汉的疫情控制住。看:(大屏幕出示)3月17日,41支医疗队3675人完成使命,离开武汉,踏上归程。山东航空派出2架包机,迎接342位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的英雄回家。航班抵达济南遥墙机场,消防队打出2道水门,寓意“接风洗尘”。这是民航界的最高礼仪。师:他们那种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学习机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学习,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最后,老师节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送给大家。
师:好,这节课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相遇问题
答:两地相距64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