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彩童年[第六单元]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主题达标。(24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1)在阳光的照耀下,睡莲的花瓣几乎是tòu mínɡ( )的,真美。
(2)童年的快乐随处可见:看着轻清脆丽的féi zào pào( )qīnɡ yōu yōu( )地在空中飞,和小伙伴一起采mó ɡu( )……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6分)
【爽】①舒适,畅快; ②不合,违背;③痛快,率直;
④清凉,清洁。
(1)说好今天一起去少年宫,可张亮又爽约了。 ( )
(2)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无比凉爽。 ( )
(3)邻居张阿姨的性格十分豪爽。 ( )
(4)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 ( )
二、主题探究。(42分)
1.回忆所学知识,填空。(18分)
《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诗人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表现了儿童的快乐;《剃头大师》一文中,“剃头大师”是指____________,“害人精”是指______________,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戏剧性;《肥皂泡》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与追忆。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24分)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第一句是__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其中一“________”一“________”,使画面充满色彩的美感;第二句是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这一静一动,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诗把孩子们比作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孩子_______________的样子,表现了孩子们戏水时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是指____________。“两排银牙”表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②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①句中加点的“斗笠”是指____________;②句中加点的“斗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讨论。(10分)
《剃头大师》一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写出了“我”给表弟剃头时的得意、惴惴不安及强装镇定的心理,突出了“我”的调皮胆大。童年生活中,你做过类似的调皮、好玩的事情吗?写一件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主题阅读。(24分)
①童年最快活的,莫过于做柳笛、吹柳笛了。
②最有意思的是小伙伴们到柳条通里来搞柳笛比赛。柳笛在我们家乡一带也称“叫叫”。做柳笛有好几道工序。先是选料,这是关键的一环,它决定着做柳笛的成功与否。在柳树上选择长得绵软、光滑又不护皮的嫩柳条折下尺把长的一截。接着是用手挨排拧动柳条,要拧得均匀,拧好后抽出柳条芯。再把空筒的柳条皮用刀或剪子截成自己想要的一段。一般来说每段长短在一挺左右。 最后在截好的柳条皮上端用刀剥去老皮,露出像韭菜叶宽窄的浅黄色嫩皮,这时柳笛就做成了。
③当年,我们的“孩子头儿”是吴振福,我们叫他“吴哥”,他不仅亲手教我们如何选料、拧柳条、截柳笛,还教我们怎么吹柳笛。
1.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选文第②段重点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根据提示概括这一内容:先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3.选文主要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5分)
4.多彩童年[第六单元]
一、1. (1)透明
(2)肥皂泡 轻悠悠 蘑菇
2.(1)② (2)④
(3)③ (4)①
二、1. 溪边 江上 林中 “我” 老剃头师傅
“我”给表弟剃头 吹肥皂泡的过程 看肥皂泡美丽的样子 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
2.(1)静态 绿 红 动态 孩子们的欢乐
(2)刚下水的鸭群 跳入水中 活泼、快乐
(3)水性好的孩子 在水中嬉戏的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4)小蘑菇的菌盖 戴着斗笠的孩子
三、示例:小时候,有一天中午,爸爸在午休,我悄悄拿来彩笔,在他脸上画了一只大花猫。爸爸醒来看见后哭笑不得。
四、1. 童年最快活的,莫过于做柳笛、吹柳笛了
2.做柳笛 选柳条 拧柳条抽芯 截柳条皮
剥上端老皮
3.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