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六)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14: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点P是直线l外一点, ,且PA=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
A.小于4 cm B.等于4 cm C.大于4 cm D.不确定
3. 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画线段MN =3 cm
B.用量角器画出∠AOB =30°
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D.已知∠α,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 =2∠α
4.已知两直线相交,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B.四个角都相等
C.相邻的两个角互补 D.对顶角互补
5.如图,若两条平行线EF,MN与直线AB,CD相交,则图中共同旁内角的对数为(  )
A.4 B.8 C.12 D.16
6.下列语句:
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④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
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最多可以画6条直线.
其中错误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T⊥AB于O,CE∥AB交CD于点C若∠ECO=30°,则∠DOT等于(  )
A.30° B.45° C.60° D.120°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两条直线相交,任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
C.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9.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条线段,其中∥,∠°,则∠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75°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1)如果,那么、∠2与∠3互为补角;
(2)如果,那么是余角;
(3)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4)有公共顶点且又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5)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角的余角 ,等角的补角 .
12.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过A点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13.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 .
14. 如图,与∠1构成同位角的是______,与∠2构成内错角的是______.
15.如图,已知∠1=∠2,∠B=40°,则∠3=_____.
16.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
∠BCD=80°,则∠CDE= 度. 来源:http://www./tiku/
第17题图
17.(2012 湖南郴州)如图,已知AB∥CD,∠1=60°,则∠2= 度.
18. 如图,如果∠AMN=∠MNP,那么可得到的平行线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EF∥GH,那么∠MNP与∠OPN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8分)如图,是直线上一点,为任一条射线,∠COD=∠DOB,∠COE=∠AOE.
(1)指出图中与的补角;
(2)试说明与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8分)已知:如图,∠BAP+∠APD =,∠1 =∠2.求证:∠E =∠F.
21.(6分)已知:如图,∠1 =∠2,∠3 =∠4,∠5 =∠6.求证:ED∥FB.
22.(6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E=∠EOD,∠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
23.(6分)如图,∠1和∠2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和∠3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
24.(6分)如图,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
若∠1=∠2,∠3=75°,求∠4的度数.来源:http://www./tiku/
25.(6分)如图,,,于.问与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①正确,对顶角相等;
②正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③错误,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④错误,同位角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情况下才相等.
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错误的有两个,故选B.
2. B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垂线段最短),
可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4 cm,故选B.
3.D 解析:A.画线段MN =3 cm,需要知道长度,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
B.用量角器画出∠AOB=30°尺规作图的工具中没有量角器,错误;
C.用三角尺作过点A 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尺规作图的工具中也没有三角尺,错误;
D.正确.故选D.
4.C 解析:根据相交直线的性质,分析可得:A.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不一定有直角,错误;B.四个角不一定都相等,错误;C.符合邻补角的定义,正确;D.对顶角相等,错误.
5.D 解析: 以CD为截线,来源:http://www./tiku/
①若以EF、MN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
②若以AB、EF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
③若以AB、MN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
综上,以CD为截线共有6对同旁内角.
同理:以AB为截线又有6对同旁内角.
以EF为截线,以AB、CD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
以MN为截线,以AB、CD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
综上,共有16对同旁内角.故选D.
6.B 解析: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①错误;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②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③错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④错误;⑤正确.所以错误的有3个,故选B.
7.C 解析:∵ CE∥AB,∴ ∠DOB=∠ECO=30°.
∵ OT⊥AB,∴ ∠BOT=90°,
∴ ∠DOT=∠BOT-∠DOB=90°-30°=60°.故选C.
8.C 解析: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错误;
B.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且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两条相交直线,任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的说法错误;
C.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符合对顶角的定义,正确;
D.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或邻补角,错误.
故选C.
9.B 解析: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故选B.
10.A 解析:(1)互为补角的应是两个角而不是三个角,故错误;(2)没说明∠是∠的余角,故错误;(3)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错误;(4)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判断此说法错误;(5)等角的余角相等,故正确.综上可得(5)正确.
11.相等,相等
1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解析:根据垂线段定理,可知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
13. ∠1+∠2=90° 解析:∵ 直线CD、EF相交于O点,∴ ∠1=∠DOF.
又∵ AB⊥CD,∴ ∠2+∠DOF=90°,∴ ∠1+∠2=90°.
14.∠ ∠ 解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可知,与∠1构成同位角的是∠,与∠2构成内错角的是∠.
15.40° 解析:因为∠1=∠2,所以AB∥CE,所以∠3=∠B.又∠B=40°,所以∠3=40°.
16. 20 解析:过点C作CF∥AB,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 AB∥DE,∴ CF∥DE,∴ ∠BCF+∠ABC=180°,
∴ ∠BCF=60°,∴ ∠DCF=20°,∴ ∠CDE=∠DCF=20°.
17. 120 解析:∵AB∥CD,∴∠1=∠3,而∠1=60°,
∴∠3=60°.
又∵∠2+∠3=180°,∴∠2=180°-60°=120°.
故答案为120.
18. AB∥CD;∠MNP+∠OPN=180° 解析 :∵∠AMN=∠MNP,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EF∥GH,∴ ∠MNP+∠OPN=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9. 解:(1)与互补的角
与互补的角有
(2).理由如下:
又平分平分
所以
所以
20.证明:∵ ∠BAP+∠APD = 180°,∴ AB∥CD.∴ ∠BAP =∠APC.
  又∵ ∠1 =∠2,∴ ∠BAP ∠1 =∠APC ∠2,即∠EAP =∠APF.
  ∴ AE∥PF.∴ ∠E =∠F.
21.证明:∵ ∠3 =∠4,∴ AC∥BD.∴ ∠6+∠2+∠3 = 180°.
∵ ∠6 =∠5,∠2 =∠1,
∴ ∠5+∠1+∠3 = 180°.∴ ED∥FB.
22.解:因为 ∠FOC=90°,∠1=40°,AB为直线,
所以 ∠3+∠FOC+∠1=180°,
所以 ∠3=180°-90°-40°=50°.
因为 ∠3与∠AOD互补,
所以 ∠AOD =180°-∠3=130°.
因为∠AOE=∠EOD,所以∠2=∠AOD=65°.
23.解:∠1和∠2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
∠1和∠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
24.解:因为,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3=75°,所以∠4=75°.
25. 解:.理由如下:
因为,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故∥.
因为,所以.
本文为《中学教材全解》配套习题,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无偿使用。是原创产品,若转载做他用,请联系编者。编者电话:0536-2228658。
第13题图
第12题图
第21题图
第20题图
第23题图
第22题图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