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14:44: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厄运(è)   步履(lǚ)   悼念(dào)
B.贮藏(zhù) 告罄(qìng) 蹒跚(mán)
C.战栗(sù) 吞噬(shì) 雪橇(qiāo)
D.胆怯(què) 羸弱(léi) 癫狂(di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坚持不懈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
B.毛骨悚然  不可思议  忧心忡忡
C.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海市蜃楼
D.疲惫不堪  语无轮次  寒风凛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
C.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D.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4.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2)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
(3)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班上准备召开“漫话探险”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1)【走近探险家】请你写出两个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名字及他们的事迹。
(2)【辩论探险行】针对探险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班级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请你选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6.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7.“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8.既然知道阿蒙森已经到达了南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赶往南极点?
9.“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徒步穿越南极(节选)
9月27日的天气是我见过的最坏的天气。浓雾里,狂风夹着大雪向我们袭来。前一天,舟津圭三的狗死了。情况越来越糟,只剩下两天的狗食,而下一个食品储存点也肯定被雪埋掉了。这时失去无线电联系已有一个星期了。况且,这种天气飞机也不可能找到我们。走过的路程还不到全程的三分之一。晚上我们聚在路易斯的帐篷里讨论下一步计划。大家一致同意,精简随身所带物品,从登山工具、望远镜到缝衣针,甚至一些科学仪器。
随后,我们进入所谓的“不可接近区”地带,这里的海拔已达3 475米,眩晕感和呼吸困难使得驾雪橇和扎帐篷都要费很大力气。同时还遇上了雪地波纹——表面已冻成波浪状的冰雪面,在这种冰面上雪橇很难走,滑雪几乎不可能。此外,我们还要防止紫外线的照射,防晒霜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用,只有戴上面具才行。
…………
“不可接近区”地带的环境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恶劣的,不但有风暴,而且无线电联系也几乎不可能,我们又一次感到自己被现代文明抛弃了。
…………
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单调和寂寞又开始向我们挑战。我一个劲儿地绘制太阳系图谱,试图摆脱这单调的银白色世界。路易斯则想象着他每天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今天是矿工,明天是法国总统。大河说他要重建他的整个人生观。舟津圭三想起了日本,他的家,他的女朋友,他想高歌。杰夫还是那样有条理有计划,计算着剩下的里程数和食品量。
1月18日我们到达苏联的东方站科学考察基地,成为第一批横穿“不可接近区”的探险者。
离和平站还有两天的路程,暴风雪又反扑回来。我们只有像以前一样,在帐篷外每隔几步钉一个桩固定帐篷。也就是在这个地方,舟津圭三出帐篷照顾雪橇狗时迷了路。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
“我刚刚躲进挖好的雪槽里,雪就开始在我身上堆积起来,5秒钟,10秒钟……最后只剩下一个透气孔,雪慢慢钻进我的衣服里,身体感觉越来越冷。我知道队友们会来找我,相信他们会找到我,只是时间问题,我只有相信这点……
没有多少人有过在暴风雪中迷路的体验,我对自己说:‘安下心来,想想好的一面。’寂寞和大雪陪伴着我,我感到又像回到了妈妈的肚子里,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怦,怦,怦,像一个小宝贝在怀里,和大自然相比,和南极相比,个人实在是渺小。”
救出舟津圭三是我平生最大的安慰。
第二天风暴平息了,这天是1990年3月3日。走了220天6 020千米,我们终于来到了南极大陆的另一边。进入和平站,我们欣喜若狂,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受到了和平站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有一百多人,维克多的妻子娜塔莎也专程飞来迎接我们。探险的经历已经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友谊已经成熟。也许这次探险的最大成功是证明了我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六个原本陌生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
10.文中探险队员在徒步穿越南极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1.斯科特一行探险南极时使用了西伯利亚矮种马帮助行进(后来这些马被冻死了),文中的这支探险队用什么来帮助自己前行呢?
12.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13.对文末画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写作练笔
14.《伟大的悲剧》一文,详细地描述了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时的场景和心情,语言描写细腻感人。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着阿蒙森和他的队友们第一个到达目的地时的场景和心情。(不少于100字)
22 太空一日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轮廓(kuò)  遨游(áo)
B.严谨(jǐn) 瞬间(shùn) 舷窗(xuán)
C.轨道(guǐ) 拍摄(shè) 俯瞰(kàn)
D.过载(zǎi) 褐色(hè) 抛开(pāo)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________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A.欣喜 B.激动 C.高兴
(2)“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_______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A.叮嘱 B.吩咐 C.嘱托
(3)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________,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
A.灵敏 B.敏锐 C.敏感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设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我国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4.综合性学习。
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小英、林子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
【小英统计的数据】
【林子写成的新闻】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
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 ;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 。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神秘的敲击声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③在地面时没人提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5.面对“本末倒置”的错觉,杨利伟是如何克服的?
6.第⑧段听到响声后,杨利伟为什么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7.试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野马嘴里有清泉
王宗仁
①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
②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
③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
④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
⑤“向导?谁啊?”我发问。
⑥“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
⑦“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
⑧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野马。”
⑨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
⑩“野马能当向导吗?”
“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
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
“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
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
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吱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
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
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
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
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鸟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
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供水站。
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2期)
8.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9.结合选文,分析巴图大爷的形象。
10.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1)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
(2)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1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
12.“野马嘴里有清泉。”假如你身处生活的“沙漠”,没有“野马”做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三、写作练笔
1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再现了作者首次在太空中飞行的心理感受,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请你也选择自己亲历的一种情境,描写一下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吧。(100字左右)
23 带上她的眼睛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 漫步(màn)  迟钝(dùn)
B.凸现(tū) 拍摄(shè) 蔚蓝(wèi)
C.吟唱(yín) 停泊(pō) 笼罩(lǒng)
D.铁镍(niè) 岩浆(jiāng) 壁画(bì)
2.请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词并加以改正。
(1)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戴一双眼睛去。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也是无意识的,在闲遐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我睡眼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请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
(2)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
(3)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 )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是“落日六号”宇宙飞船的一名领航员,她也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B.“我”在她的感染下精神上悄悄发生了变化,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诗意。
C.文中的她告诉世人自己将在地球深处继续工作,并希望有朝一日人们能发现她留下的宝贵资料。
D.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于埋下伏笔,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也是无意识的……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回答下列问题。
5.阅读选文第一段,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6.选文第二段中,“我”为什么会“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
7.读选文第五段,思考“我”为什么会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8.结合全文,概括“落日六号”女领航员的人物形象。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
①那天,我站在老邻居露丝的房间里,茫然地看着东一堆西一堆的报纸,在心中问自己:“我怎么到这里来了?”
②“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露丝说道,“我正在找一个笔记本,封面是一个茶壶。”
③我紧张地笑了笑:“你还记得上一次看见它的时候是在哪里吗?”
④“哦,不记得了。但它应该就在这里,在这些报纸当中。”她说道。
⑤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帮助一个视力糟糕的89岁的老太太寻找一本沾满灰尘的旧笔记本。
⑥上个月,我失去工作后,搬回了家。我感到疲惫、沮丧,什么都无法激起我的兴趣。我一直很喜欢手工制作,但现在一点劲头也没有。妈妈让我去帮助别人,但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向别人传授失败的技巧吗?当露丝打电话到我家来,问我是否能抽出一分钟时间去帮她一个忙,妈妈几乎是把我推出了家门:“你会做得很好的。”
⑦但我在一大堆报纸中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那个笔记本。我沮丧地说:“我想我找不到它。”
⑧“别丧气,亲爱的。待会儿它会自个儿跳出来的。”她说道,“它们总是这样。”
⑨她的乐观感染了我。也许在楼上?我想。随后,在楼上一个卧室的角落里,我找到了那个笔记本。
⑩“太棒了!”她欢叫道,“下周到老年人活动中心做茶壶收藏报告的时候我就可以用上它了。”我惊讶地看着她。她都快90岁了,但是她好像比我还忙。
从此,我每周都去看望露丝几次。刚开始,我承认,我是在应付妈妈。但露丝那里总有一些让我感兴趣的东西:一本书、一个茶杯,或者一件挂在墙上的饰品。
一天,我到露丝家时,看见她正眯着眼看一张信纸。“我又需要你的眼睛了。”她说道,“你可以给我读读这封信吗?”
“当然可以。”我说。我在她身边坐下来。
“亲爱的露丝,”我开始读道,“我们什么时候再去考古挖掘……”
我惊讶地看着她。“你是一位考古学家?”
“不。”露丝笑道,“只是爱好。”
读完信,露丝说道:“谢谢你。现在我最好给她回信。”
从此,几乎每天我都要去给她读信,听我读完信后她就马上回信。我还知道了,她收集了许多漂亮的茶壶,去过许多国家旅行,去过不少地方探险,结交了数以百计的朋友,养育了三个孩子,开了一个服装店。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只在我的梦中出现过。
秋天过去,冬天到来。一天,她的儿子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愿意晚上到医院去陪护摔伤的露丝。当然,他们会付酬给我。想到露丝一个人躺在医院里,我怎能拒绝?
那个寒冷的冬夜,我来到了露丝的病房。她看起来是这么瘦小,这么无助。看到我,她挤出了一丝笑容。“我一直盼望着你来。”她说,“今天来了一封信,你可以给我读读吗?”
我坐在床边,迅速给她读完了信。
她犹豫地看着我。“你可以帮我写一封回信吗?”她说。
那一刻我几乎要流泪了。露丝需要我。这个曾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老人,现在确实需要我。我已经知道自己从今天开始应该去做什么。
和其他人联系,这是露丝一直在做的。她因为伤痛而躺在这里,但她仍然想伸出手去联系她的世界。
露丝离开医院后,我的陪护就结束了。然而,我不再把去看望露丝当作一项任务。几乎每天我都在想能为她做什么。但现在这些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已经重新开始进行我的手工制作,与朋友联系。
我给露丝做了一份礼物——一件刺绣。
当礼物呈现在露丝面前时,她的双眼泛起了泪光。“谢谢你。”她激动地说,“真是太漂亮了!在我收集的物品中,这绝对是一件珍品。”
“你让我感到自己又年轻了起来,”她看着我,“你有这么多的精力和丰富生活,我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
我惊讶地看着她。她说的是我吗?
但当我们的目光相遇时,我意识到,露丝看到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我。只是我自己现在才发觉。坦率地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新的人生了。
(有删改)
9.本文采用第_______人称,主要运用了_________、 ________这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叙写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10.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出“我”为露丝做的另外三件事。
→→→→→



11.第⑥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2.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指“我”是露丝的“眼睛”,第二指露丝是“我”的“眼睛”。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二种观点的理解。
三、写作练笔
13.本文运用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心深处的女地航员的感人故事。请你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奇妙的境界。(200字左右)
24 河中石兽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
(3)曳铁钯(    )
(4)湮于沙上(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B.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D.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临(    ) (2)究(    )
(3)啮(    ) (4)已(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它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③,死地也,而括易言之④。使⑤赵⑥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⑦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⑧,佯败走,而绝⑨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⑩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兵:用兵打仗。④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⑤使:假使。⑥赵:赵国。⑦易置:撤换。
⑧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⑨绝:截断。⑩阬(kēng):同“坑”,活埋。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以天下莫能当(    )
(2)括母问奢其故(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9.赵奢认为儿子赵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
10.读了这则短文,你认为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这则短文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1.A 解析:B项,“蹒”应读pán;C项,“栗”应读lì;D项,“怯”应读qiè。
2.D 解析:“轮”应为“伦”。
3.D 解析:“夺眶而出”是中性词,A、B、C三项中加点的词均含有贬义色彩。
4.(1)议论 (2)描写 (3)记叙
5.(1)示例: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麦哲伦环球航行
(2)示例一:利大于弊。因为通过探险可以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贡献!且这是一项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它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
示例二:弊大于利。探险就是没有意义的冒险,它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搞不好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时,也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
6.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7.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尊崇。
8.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的,但还是坚持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9.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项任务。表现了他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10.①找不到食品储存点。②海拔高,感到眩晕、呼吸困难。③冰雪面冻成波浪状,难走。④紫外线照射强烈。⑤失去通信联络。⑥遭遇暴风雪。⑦雪大,迷路。⑧路途中单调、寂寞。⑨气温低。
11.狗拉雪橇。
12.强调徒步穿越南极的艰难。
13.这次探险活动中,六个人所表现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协作的精神,是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是不分民族、国界的。而且,在探险的过程中,六个人生死与共,已经融成了一个整体。(言之成理即可)
14.示例:阿蒙森一行终于抵达南极点,在这片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阿蒙森和队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相拥而泣,他们跳跃欢呼,他们把跟随他们一路的饥饿、疲累、寒冷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他们兴奋地插上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他们的国旗。一面小小的国旗在猎猎的寒风中呼啦啦飘扬,像在为勇士们高唱凯歌。
22 太空一日
1.C 解析:A项,“炽”应读chì;B项,“舷”应读xián;D项,“载”应读zài。
2.(1)B (2)A (3)C
3.A 解析:首先阅读这几句话,明确这个语段的中心是介绍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相关知识。③是介绍有关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地位和位置,应为首句,因此排除B、D两项;①是介绍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基本功能,②④介绍的是意义,因此①紧承③,而由②句中的“也”可知,②在④后。因此应选A。
4.(1)示例:曹文轩获奖,使中国在此奖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此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
(2)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5.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静下心来想象自己是正着坐的,经过几十分钟后,终于调整过来了。
6.因为当时虽然敲击声不时出现,但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所以没有报告这一情况。
7. “趴”“听”“看”“找”几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我”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8.选文记叙了“我们”在巴图大爷的带领下追寻野马的足迹,在沙漠中找到水源的故事。
9.巴图大爷是一个沉着(冷静)、乐观、有耐心(坚持不懈)、阅历丰富、有智慧的老人。
10.(1)“美”字不仅表现出在清泉滋润下小草、小花的勃勃生机,而且表达出“我们”千辛万苦找到水源时的惊喜心情。
(2)“野”字不仅表现出“我们”因干渴至极而无拘无束喝水的样子,而且表达出作者对充满野性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赞美。
11.选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环境的恶劣),表现出“我们”烦躁不安的心情。
12.有希望,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的源泉。身处生活的“沙漠”,即使没有“野马”做向导,只要我们沉着、乐观、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生命的“清泉”。
13.示例:上课铃响了,我赌气不进教室,站在门口生气。走来过去的老师们都向我投来了严肃的目光,看得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时,我才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和老师赌气真不应该。现在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该多好呀!我多么希望有个同学叫我回教室啊!
23 带上她的眼睛
1.C 解析:“泊”应读bó。
2.(1)戴—带 (2)遐—暇 (3)朦胧—蒙眬
3.(1)设问 (2)通感 (3)比喻
4.A 解析:“落日六号”不是宇宙飞船,而是地航飞船。
5.是指一时的顿悟,比喻“我”似乎明白了前文提到的“眼睛”主人的处境。
6.因为“我”迫切地想知道“她”是谁,究竟在哪里。
7.因为谜团揭开了,“她”在“落日六号”上,再也不能返航了。这个结果令“我”震惊和无奈。
8.是一位身处险境,时刻保持冷静,为国家科研事业勇敢献身的女科学家。
9.一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10.①帮露丝找笔记本 ②到医院陪护露丝 ③送刺绣给露丝(或送露丝礼物)
11.插叙。主要交代“我”当下的生活状态及原因,为后文“我”发生改变做铺垫,并与后文全新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露丝是“我”的“眼睛”更多是指在“我”疲惫、沮丧,什么都无法激起兴趣时,露丝用乐观给予“我”的感染和触动。从全文可以看出,“我”在露丝的感染和熏陶下,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找回了生活的热情,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开始了新的人生。所以,露丝是“我”人生的“眼睛”。
13.示例:我们未来教室的屋顶非常奇特。上面安装了向日葵形状的太阳能装置,它能够随着太阳方向转动来吸收太阳的能量,让教室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教室外的墙壁更是神奇,它是用纳米材料做成的,它具有特异功能:冬暖夏凉,而且它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自动更改图案。春天就会变成春暖花开的景象,农民在地里播种,蚯蚓正在帮农民松土呢!夏天就会变成一方游泳池的样子,有好多小朋友在游泳。秋天就会变成一幅硕果累累的景象,还散发出阵阵果香。到了冬天,就变成孩子们打雪仗的画面了。
24 河中石兽
(1)倒塌 (2)经过,经历 (3)拖 
(4)埋没
2.D 解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D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的。
3.(1)靠近 (2)研究,探求 (3)侵蚀、冲刷 (4)停止
4.(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凶猛的河水带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5.三种:一是到河的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的反冲力,石兽反而会逆流而上。
6.示例: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7.(1)认为 (2)原因,缘故 
8.(1)(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会用兵。
(2)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使赵国军队惨败的一定是赵括。
9.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从“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10.根本原因是赵括虽然善于谈论一些用兵打仗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带兵打仗的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作战。
11.示例: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参考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会用兵。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本是出生入死的事,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使赵国军队惨败的一定是赵括。”
赵括代替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撤换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而截断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军心不稳。(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射杀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