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双城记”—4.《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双城记”—4.《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18:1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
双城记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朗读两首词,理解词作内容。
2. 比较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赏析表现手法。
3. 品味词之美,在比较阅读中掌握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4. 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了解文学的城市记忆功能。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 海 潮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词眼
烟柳画桥筑繁华
风帘翠幕饰繁华
怒涛天堑护繁华
罗绮珠玑争繁华
桂子荷花嗅繁华
羌笛菱歌唱繁华
青青荠麦满城空
废池乔木厌城空
黄昏清角号城空
无声冷月照城空
桥边红药伤城空
篇名 阅读感受 感情基调 主旨句 诗眼
《望海潮》 描写杭州的繁华热闹,读起来喜气洋洋。 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繁华
《扬州慢》 描写扬州的萧条冷落残破,读起来今不如昔的哀叹沉重的情感。 悲 黍离之悲
空城
意象比较
篇目 城市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望 海 潮 杭 州 城市风情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家、珠玑、罗绮 繁华富庶 铺叙 点染 虚实结合
惊叹
赞美
郊外景物 云树、怒涛、天堑、重湖、叠巘、桂子、荷花 美丽雄奇
艳羡
市井生活 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箫鼓、烟霞 太平祥和 扬 州 慢 扬 州 昔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繁华热闹 虚写、联想 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怀的情怀
今日 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 悲怆萧条 实写、今昔对比
表现手法
“点染”艺术鉴赏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点 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 ——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分 ——染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 —— 染
《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
表现手法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课堂检测
诗歌上阙运用了那些意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意象: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星河,鹭等。
作用:描绘出一幅金陵壮美的锦绣江山图,为下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两首词,由一个人一座城,两个人两座城,三个人两座城,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一座座城,都是记忆的叠加与书写。从这个层面上看,今天学习古诗词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了解那景那情那人,它还跟古今中外人们的认识联系紧密,与古今中外人类同呼吸共感知的状态相互印证。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神,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课后作业
“初见惊鸿 再见倾城”,2019年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 第二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昂扬的城市精神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城市是我们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看得见的记忆,请结合今天所学,为你的故乡——长沙写一篇“城市推介”词,字数不限。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