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 数学好玩《有趣的推理》(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 数学好玩《有趣的推理》(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11: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推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推理》这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好奇心强,但并不具备推理所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推理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利用教具把抽象的推理过程直观呈现,同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亲身经历推理的过程,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目标确定为: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推理的过程,掌握推理顺序,学会用连线、列表法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本节课有一下几个流程: (一)激趣导入
本节课从贴近学生生活中事情入手,询问学生本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有哪些?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分别是哪个兴趣小组?”。
合作探究,尝试推理
利用社团活动的情境,呈现主题图,抛出问题“他们三人分别在哪个兴趣组”,但并不给出信息,学生发现没有信息无法推理,进而明白推理首先要收集信息。
合作探究,分析推理 分两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3)整班交流,展示分析过程
连线法:邀请学生上前板演,一边说推理过程,一边连线。 列表法:两种预设
有学生用到列表法,请他上前展示,利用老师准备好的表格,再做一遍,一边说思考过程一边在表格上做记录,让其他同学理解列表法。然后,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说边做记录,试着用列表法判断。最后请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再次展示,检查列表法掌握情况。
没有学生用到列表法,由老师引出列表法,用表格来记录信息,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列表法判断,并邀请同学展示,检查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记录并展示分析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方式的多样性。
(4):借助表格,记录信息
这一环节与前面的展示环节几乎同时进行,由于不清楚学生在第二环节是否能够想到用列表法,所以列表法的介绍我做了两种预设:学生直接展示或老师引出。今天刚好有学生用到了列表法,所以执行第一套方案。但是不管哪种方案,在引出列表法之后,都要求每一位学生用列表法把例题再做一遍,并检查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之所以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用列表法做一次,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知道列表法后第一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拨开似懂非懂的迷雾,掌握列表这一策略。 (三)方法运用,练习巩固
利用“找朋友”的游戏,与学生生活相互贴近,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判断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回顾过程,全课小结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梳理推理过程学会列表法进行推理,更重要的明确从何入手、怎么分析与判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为解决后面的问题奠定知识基础。
布置作业
基础题:学生根据老师游戏中“找朋友”,给自己的小伙伴出一道推理题。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推理
推理的思路:找关键信息→充足的理由→正确的结论
电脑 足球 航模
笑笑 √ × ×
淘气 × √ ×
奇思 × × √
1.教练号 4.笑笑号
2.淘气号 5.妙想号
3.乐乐号 6.奇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