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 5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 5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11: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体验多种比较的策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教学难点】
会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
课件、课本、两个长方体、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若干、树叶图片
【学具】
红笔、直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游戏规则: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感受物体的面
(1)找一找
(2)摸一摸、比一比
(3)想一想:
(4)小结
2.认识面积。
(1)举例
(2)说一说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找数学书的其它面
(2)理解同一个物体的面积不变
(3)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
1、提出问题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两个长方形,你们能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吗?
(2)小组活动提示:
①拿一拿:将袋子里面的两个长方形和小图形拿出来;
②铺一铺:将图形整齐地铺在两个长方形上,尽量将长方形铺满。
③写一写
【设计意图】由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引入,由于形状不同,不能用重叠法比较,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出示活动提示,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使得学生的活动更有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
2、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1)展示
3、选择合适测量单位。
(1)想一想:
①用这些图形做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图形的大小?
②我们用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那你们认为用哪种图形最为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2)小结
四、巩固练习,升华知识
1. 数一数
(1)(出示P62 做一做)猜一猜:这三个图形中,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值刻画面积的大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感悟面积与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理解图形的面积与图形的形状无关,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关,从而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2.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1)出示书P64 练习十四 第1题
【设计意图】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巩固面积的概念。
3.剪一剪:
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么?
播放微课。
小结:减去小正方形后,明显看到,面积减少了,但是周长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借助微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减去小正方形后,长方形的面积减少了,周长是没有变化的,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
五、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 )表面的大小就是( )的面积。
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