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23: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下《石壕吏》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杜甫(712年—770年),字_______,自号__________。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诗句默写
(1)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3)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5)《石壕吏》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主旨角度,赏析“有吏夜捉人”,特别是“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作者杜甫,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其中“三吏三别”,是指 《新安吏》《___________》《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绝句漫兴·其二①
杜 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②春风相欺得③,夜来吹折数枝花。
(注)①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写作题为“漫兴”的一组绝句。②恰似,正如。 ③得,唐人口语,语助词。
1.品味“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中“欺”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子美 少陵野老 诗圣
2.(1)妇啼一何苦
(2)老妪力虽衰
(3)如闻泣幽咽
(4)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5)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1.诗史 石壕吏 垂老别
2.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
3.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1.示例:“欺”是欺侮的意思,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写出了春风欺侮主人,一夜之间吹折了主人手种的数枝鲜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不满(怨春、恼春)或对时局的不满。
2.示例:安史之乱,时局动乱,诗人背井离乡,流落西南,借埋怨春风,委婉地抒发了身世飘零的伤感,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动乱时局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