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7 08: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本题2分)(2021·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本题2分)(2021·吉林永吉·八年级期中)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发展的工业是(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3.(本题2分)(2021·黑龙江集贤·八年级阶段练习)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4.(本题2分)(2021·吉林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公私合营 B.发展乡镇企业 C.赎买政策 D.设立经济特区
5.(本题2分)(2021·北京·101中学八年级期中)“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
A.1966——1976年 B.1959——1969年 C.1968——1978年 D.1957——1967年
6.(本题2分)(2021·福建·文博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图宣传画
A.出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反映了三大改造的内容
C.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的严重失误
D.出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本题2分)(2021·天津津南·八年级阶段练习)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解读错误的是( )
A.它的起止时间为1953--1957年
B.它是依据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编制的
C.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重工业
D.它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8.(本题2分)(2021·辽宁凌源·八年级期末)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推行“包产到户”
9.(本题2分)(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西藏和平解放
10.(本题2分)(2021·宁夏·同心县韦州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1.(本题2分)(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曾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12.(本题2分)(2021·重庆永川·一模)下图所示人物是石油工人楷模,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13.(本题2分)(2021·河北·沧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4.(本题2分)(2021·山东·莒县振兴实验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这一歌词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15.(本题2分)(2021·湖南·安仁县玉潭学校八年级期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本题2分)(2021·河北·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朝康熙八年,新中国成立后,它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应属于(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7.(本题2分)(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订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本题2分)(2021·安徽·八年级期末)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高度评价大庆油为党和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提出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肩负起建设首年油田的重大责任。曾被称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19.(本题2分)(2021·福建漳州·八年级期中)“到1959年,北京同仁堂制药厂职工人数由1948年的190人增加到539人,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了 78.3倍;密制丸药由140万丸增加到6864.2万丸,增长了49倍。”材料表明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医药业
C.我国已成为制药业大国 D.公私合营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20.(本题2分)(2021·福建漳州·八年级期中)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1.(本题2分)(2021·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铮铮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的“不忘初心”的先进人物是( )
A.黄继光、邱少云 B.王进喜、焦裕禄
C.邓稼先、袁隆平 D.刘少奇、邓世昌
22.(本题2分)(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图),这标志着我国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根本政治制度由此确立 D.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23.(本题2分)(2021·安徽合肥·八年级阶段练习)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为了实现工业化目标,我国( )
A.进行三大改造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实行“一五”计划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开展反腐败斗争
24.(本题2分)(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1956年底,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自豪
C.改革开放的欣喜信心 D.对土地改革完成的美好祝愿
25.(本题2分)(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D.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始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论述题(共20分)
26.(本题10分)(2018·福建晋江·八年级期中)论述题
材料: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在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时刻,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事实证明,“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摘自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任平撰文《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7.(本题10分)(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请从图中任选一位模范人物拟一个称颂词,并对他的事迹简要叙述?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内…………○…………装…………○…………订…………○…………线…………○…………
…………○…………内…………○…………装…………○…………订…………○…
………线…………○…………
) (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到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其标志,排除。
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期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促进我国重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发展的工业是重工业,而不是轻工业,A项错误;1953-1957年期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发展的工业是重工业,而不是交通运输业,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发展的工业是重工业,而不是农业,D项错误。
3.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用的是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主义采取的是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C正确;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改造的方式,不属于创举,A排除;BD均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故选C。
5.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 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文化大革命” 中,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逐渐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毛泽东多次批评他们,说他们是“四人帮”,1976年9月,毛泽东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无限悲痛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大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因此“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1966——1976年,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
6.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严重曲折”。C项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C。
7.C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项解读错误,符合题意;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A项解读正确,排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水平低,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B项解读正确,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项解读正确,排除。故选C项。
8.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项正确;工业化是工业领域,土地改革是农业领域,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领域,推行“包产到户”是农业领域,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9.A
解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完成,排除B项;抗美援朝是在1950-1953年,排除C项;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解析: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项正确;B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A项。
11.A
解析: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正确;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以及培养建设人才并不是“一五”计划侧重点,排除BC项;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对应的是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解析:依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人物是著名石油工人王进喜,他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A项正确;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排除B项;焦裕禄是原兰考县委书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排除C项;袁隆平是著名农业专家,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排除C项;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B项正确;邓稼先是核心物理科学家,王进喜是石油工业战线的杰出代表, 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据“造反有理”可知,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场景,D项正确;“造反有理”与开国大典、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均无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同仁堂”就是实行的公私合营的方式,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D项正确;农业、手工业、商业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均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题干无体现,排除BCD。故选A项。
18.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王进喜被誉为“铁人”,故选D;邓稼先被誉为两党元勋,雷锋被誉为党的好战士,焦裕禄被誉为人民的好干部,排除ABC。
19.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同仁堂原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出现了题干所描述的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的局面,D项正确;土地改革与工商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排除B项;题干一家制药企业的发展无法体现我国已成为制药业大国,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说明共产党建立的政权面临战争威胁,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保卫国家安全。新中国建立后也同样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为了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我国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与发展重工业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B
解析:根据材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有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焦裕禄。B项正确;黄继光、邱少云是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排除A项;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作出贡献的人物,排除C项;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15日,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怀仁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标志着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得到全面确立。C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第一届政协会议,排除A项;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解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B项正确;三大改造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1954年,排除C项;开展反腐败斗争与实现工业化目标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欣喜。A项正确;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二十件是1957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性质的变革,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新民主主义国家,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不涉及社会性质的变革,排除C项;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始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6.(1)答案一: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遭受了残酷迫害。
答案二: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2)观点:“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论述:“文革”期间,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我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结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解析:(1)依据材料“……在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时刻,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2)依据材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由此总结出材料表达的观点: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论证观点史实有材料中的“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结合课本所学还有: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由此得出:文革给国家、党和人民带来灾难的一场内乱。
点睛:(1)问材料中“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得史上最大冤假错案;(2)问确定观点是关键。首先依据材料的内容确定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确定论证观点的理由;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27.王进喜。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雷锋。他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一生助人为乐,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焦裕禄。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当地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后来因病去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图片及所学可得出,图一是被称为“铁人”的著名石油工人王进喜,图二是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雷锋,图三是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焦裕禄。
如选择王进喜,可以结合他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等角度加以叙述。
如选择雷锋,可以结合他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一生助人为乐,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等角度加以叙述。
如选择焦裕禄,可以结合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从当地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后来因病去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等角度加以叙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