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共1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共1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23: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一、读题目《题破山寺后禅院》
1、题壁诗
题壁诗有多种类型。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墙壁上,但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
大致可分如下类型:第一,政治抱负。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不平则鸣。第二,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题诗于壁,广而告之。有的甚至带有商品性质,题诗者据以牟利。第三,志趣爱好。有些诗颇富哲理,堪称警句。
一、读题目《题破山寺后禅院》
2、破山寺
常熟虞山是苏南风景名胜区,现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虞山北麓的兴福寺是佛教名刹,景致迷人。寺中禅院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成为兴福寺画龙点睛之笔。
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
二、入情读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歌写了哪些景物?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
禅房、花木、山光、鸟、潭影、钟磬音
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古寺的环境。
“清晨”:寂静/清新/闲适/对古寺的向往之情
“古寺”:宁静、古朴、隐逸
“初日”:温暖、明朗
“高林”:幽雅、赞许
清 晨 入 古 寺
初 日 照 高 林
首联
诗歌赏析
清晨、古寺
初日、高林
这些词语拥有怎样的情感或意境?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高人、高僧、高见
高: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颔联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
以静显静,写出了古寺的幽深、清寂的氛围。 成语“曲径通幽”出于此句。
幽静
隐逸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
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曲径通幽:
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
潭影空人心
山光悦鸟性
颈联
山光:清雅、秀丽 潭影:静谧、澄净
“悦”:惊叹、陶醉、愉悦 空:清净、空灵、物我合一
这一联紧承上联,写禅房所见之景。上句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心情的愉悦。下句人心因潭影而空,写出了诗人内心宁静的感受。
既渲染禅房的幽深、清寂。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对偶工整。
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象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使……空。
使……欢悦。
你还知道哪些以动衬静的诗歌吗?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万 籁 此 都 寂
但 余 钟 磬 音
尾联
此联从听觉展开描写,以钟磬之音,反衬古寺的宁静,以声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是古寺的寂静,更是诗人内心的“静境”。客观景致与作者感受到的禅思理趣巧妙融合。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主旨
这是一首题壁诗,景中含情,委婉含蓄,语言朴素自然。通过描写寺院的清晨,逼真地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三、古诗意象:钟磬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2.佛教法器。3.指钟﹑磬之声。
三、古诗意象:钟声意象的指向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长恨歌》
别来沧海,语罢暮天钟。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时间流逝
三、古诗意象:钟声意象的指向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王维《过香积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斜阳花落人去尽,淡烟楼阁数声钟。
——刘昂《王官谷》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陈孚《烟寺晚钟》
2、幽静境界
三、古诗意象:钟声意象的指向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3、羁旅思乡
1.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
2.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4.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