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父子
一、填空题
1.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梁l___ 乃n___ 氏___ì 甚___èn 禽q___
2.课文朗读,走近课文第一步。
●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杨氏之子》这一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
“杨”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在字典中①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②木材可做器物:杨柳。③姓。“杨柳”是( )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
(1)甚聪惠: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_______________
(3)乃呼儿出:_______________ (4)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
5.先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 乃: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 曰: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_____梦里飞行_____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_____老师解释说_____ (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_____
(3)刷子李穿着一件黑衣服、黑裤子黑布鞋,就好像和白浆较上了劲。(修改病句)
_____
(4)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_____
7.字词理解与应用。
辞(cí):①告别:~行。②不接受,请求离去:~职。③躲避,推托:虽死不~不~辛苦。④解雇:他被老板~了。⑤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赋。
上边是“辞”在字典中的解释。“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中的“辞”应选第____种解释。请你任选“辞”字的一种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8.选词填空。
呼天抢地 寻根究底 转悲为喜 痛不欲生
白璧微瑕 妙趣横生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1)这部作品总体上写得很成功,个别地方有点美中不足,但也只是( )。
(2)在学习上,我们要发扬( )的精神,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
(3)黄老师的教学语言诙谐幽默,( ),常常逗得大家( )。
(4)听到亲人生还的好消息,刚才还( )、( )的他立刻( )、( )。
9.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为设果( )
①帮助。
②给,替。
③因为。
四、现代文阅读
类文阅读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调,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读一读。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
12.读文章,回答问题。
(1)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13.请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4.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____。”
(2)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忘了写内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秋时代有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5.在第1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6.用“√”在括号里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明白:(1)明亮( ) (2)清楚( ) (3)公开( )
苦学:(1)痛苦( ) (2)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 (3)有耐心地,尽力地( )
17.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 、 。
18.“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句中,“他”指的是______,“老师的用意”是_______。
19.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iánɡ ǎi sh sh ín
2.1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甚聪惠 家禽
课文写的是杨氏家的小孩很聪明。
3. 木 3 Y yang ②
4. 聪明。 拜访。 就,于是。 给……看。
5. 拜访。 就,于是。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这个孩子出来。 给……看。 说。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6. “ , !” 。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刷子李穿着黑衣服、黑裤子黑布鞋,就好像和白浆较上了劲。 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
7. ④ 小明离开这座城市前向我辞行了。
8. 白璧微瑕 寻根究底 妙趣横生 捧腹大笑 呼天抢地 痛不欲生 破涕为笑 转悲为喜
9.②
10. 指处于两难境地,不好处理。 比如。
11.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爸爸自然不知道迈克尔·乔丹的电话,但儿子顺着爸爸的话,向爸爸要电话。
12. 议长的一句话解决了拐杖的放置问题,也化解了尴尬。 伏尔泰笑谈自己被批评的问题,既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对比 秃头
13.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14. 我恰好相反 署名
15.:“。 , 。 ”
16.(2)√ (3)√
17.大海 山峰 海浪声 松涛声
18. 俞伯牙 让他向大自然学习,完善自己的乐曲
19.技艺超群的琴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