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一、填空题
1.辨字组词。
拌( ) 肖( )
伴( ) 宵(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探索( ) 痛苦( ) 哀思( ) 阳光明媚( ) 威胁( ) 抽噎( ) 瞻仰( ) 全神贯注( )
清脆( ) 愉快( ) 思考( ) 五湖四海( )
敏锐( ) 偶然( ) 鄙夷( ) 喜出望外( )
3.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河里涨满了春水,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句把一个个木排比作________。)
4.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期间人们会熬腊八zhōu( ),泡腊八suàn( ),吃ji o zi( )最吸引孩子们的,除了买杂bàn ( )儿, 就是rán fàng( )烟花爆竹了。
二、语言表达
5.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6.综合性学习。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
(2)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三、信息匹配
7.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唾沫(tuò tò) 嘟囔(nāng nang ) 黄焖鸡(mēn mèn)
搅和(huo hé) 呃(é è ) 咽唾沫(yān yàn)
大匙 (shi chí ) 钥匙(shi chí ) 咽喉(yān yàn)
8.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chí shi)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2.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zào tǔ)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3.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gē gé)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四、句型转换
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名家与名篇。
栗子(节选)
汪曾祺
①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②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③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④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 A 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 B 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 C 起来,在手里来回 D ,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⑤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⑥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⑦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现在不见有卖的了。
⑧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熟后,下绵白糖,小火焖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⑨我父亲曾用白糖煨栗子,加桂花,甚美。
(有删改)
10.将下列动词还原到短文的第④段中,答案填在下面字母对应的“____”上。
倒 蹦 丢 抓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11.怎么理解第③段中画“_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介绍了栗子的多种吃法,选一种吃法,品析一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吃法写得生动有滋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介绍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做法、历史、故事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散文名家“吾乡”系列
不同的是故乡,相似的是怀念
沈从文《我自故乡来》
丰子恺《若爱世界都可爱》
老舍《人老舍不得》
……
《我自故乡来》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致望桃源的你
湘西凤凰多纯净,自然心灵觅归程
沈从文回忆少年家庭、求学,
讲述湘西小镇邻友交往、口传故事,
再现生于斯长于斯的南国边城的
多样风土、淳朴人情。
“乡下人”热恋的湘西故土。
《若爱世界都可爱》
丰子恺名士童趣世界
致纯净如水的你
丰子恺趣谈儿时家庭生活,
讲述儿女成长经历,
追忆石门湾风土人情,
怀念“心灵归所”缘缘堂……
追忆之间,叙说一代。
“石门湾赤子”无宠不惊过一生。
《人老舍不得》
老舍的市民世界
致品读人生的你
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
老舍回忆北方,怀念亲朋故友,
品味小滋味,述说小幽默
全景再现旧时北方市民世界
“人民艺术家”的市民生涯
14.根据材料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吾乡”系列精选了沈从文、丰子恺、老舍等名家的散文。( )
(2)“吾乡”系列描绘的故乡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3)沈从文在《我自故乡来》一书中讲述了石门湾的多样风土、淳朴人情。( )
(4)丰子恺的《若爱世界都可爱》趣谈儿时家庭生活,怀念家乡亲朋故友。( )
15.这三本书中,你最想读的是哪一本?为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6.小练笔。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沈从文用细腻的笔法将腊八粥写得让人垂涎欲滴,非常诱人。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呢?请学习沈从文老师的写法,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搅拌 生肖 伴侣 元宵
2. 探究 难过 哀愁 艳阳高照 胁迫 抽泣 敬仰 聚精会神 洪亮 愉悦 思考 四面八方 灵敏 偶尔 鄙视 欣喜若狂
3.一支舰队
4. 粥 蒜 饺子 拌 燃放
5. 仔细地 广阔 轻轻 钢铁一般的 默默无闻地 祖国的
6. 中秋节 重阳节 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但是传统节日不能仅仅是“小吃节”。 彰显民族文化瑰宝
7.tuò nang mèn
huo é yàn
chí shi yān
8.chí
zào
gē
9. 王宁说,他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小红军对陈庚说,他还要等他我的同伴呢。 科利亚说,今天他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10. 丢 蹦 抓 倒
11.风栗子本是平常之物,一旦进入《红楼梦》之中,就变得高雅起来。
12.如第④段介绍烤栗子,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细介绍了栗子从烤到吃的全过程,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13.扬州饮食又分为扬州菜和扬州小吃两部分。扬州菜系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咸中微甜、南北皆宜。扬州厨师且精于瓜果食品雕刻。 扬州菜中又以扬州三头为代表: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这是扬州菜的三颗明珠。
14. √ √ × ×
15.《人老舍不得》,因为书中所选都是老舍先生的典范文作,无论是山东的“齐鲁写作”,还是北平的“京味写作”无不心系故乡、故人,从世间纯情到京味幽默,皆是数代人心头的回忆,全景再现了旧时代北方的市民世界。
16.示例:
肥肠粉是四川地区众多传统小吃中较特色的美食之一,主料是猪肥肠和红薯粉,其色红味美,麻辣鲜爽肥肠粉不是简单的加入调料即可,而是采用香浓的、特制的肥肠汤浸煮粉条,在煮的过程中鲜香亦浸入粉内,而后分别有精致的系列佐料,再加上鲜蔬,一碗香气袭人,营养丰富的重庆肥肠粉方才制作成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