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
一、填空题
1.组词语
益( )采( ) 掉( )哀( )炊( )
意( )彩( ) 悼( )衰 ( ) 吹( )
2.查字典填空。
“迫”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 )。“迫”字的解释有:①用强力压制,硬逼;②急促;③接近。请为下列词语中的“迫”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饥寒交迫( ) 迫近( ) 迫不及待( )
3.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chè dǐ lì yì xī shēng zhì dù jì tuō āi sī
( ) ( ) ( ) ( ) ( ) ( )
4.词语搭配。
热情的( ) 热闹的( ) 亲切的( ) 亲密的( )
富的( ) 丰盛的( ) 热烈的( ) 无情地( )
悄悄地( ) 忘我地( ) 深情地( ) 专心地( )
二、语言表达
5.语言与运用。
(1)你说得对,我们改正。(给句子加一组关联词,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下面的句子,使之形成一段完整的赠言。
例: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校的每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播种着我们的梦想。
6.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科医生。有一天,她为一位贵妇看病,贵妇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林巧稚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您原谅,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贵妇。”
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7.读字典中对“鼎”字的解释,然后填空。(填序号)
鼎 鼎部 12画 dǐng 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也有四足的)。②比喻三方面并立:~立 ~足 ~峙。③正当(dāng);正在:~盛(正兴盛或强壮)。④大:~力协助 大名~~(名气极大)。
“鼎”在“人声鼎沸”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在“鼎力相助”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在“三国鼎立”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在“春秋鼎盛”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
8.下面的人物,死得重于泰山的有( ),死得轻于鸿毛的有 ( )(多选)
A.张思德 B.汪精卫 C.杨靖宇 D.秦桧
四、句型转换
9.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练习。
盲孩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的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学校,于是他要强地决定自己走了。
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路线:“出门向右拐,过马路……”他向右走去,忽然,竹竿触到了墙。路呢?他着急起来。怎么办呢?
他听到皮鞋声。“叔叔,盲校怎么走?”“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阿姨,盲校怎么走?”盲孩问,“你知道吗?”“盲校?没听说过。”声音由近而远。
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可是,没有回答。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轻轻地向前走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你知道盲校吗?”盲孩兴奋了。没人回答。“你要送我去哪儿?”又是无言。他急了,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还是没有回音。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他想: 。
竹竿的另一头被放在地下了。他愣了一下,耳边响起了铃声。啊,到学校了。他正想说声谢谢,细碎的脚步声远去了。
放学了,他的竹竿又被抬起来,还是轻轻地,另一头低一些。他们还是一句话也没说。就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黄昏;走过春天,走过冬天。
有一天,盲孩突然感到那人的脚步声与平时的不一样,是那么沉重,竹竿另一头也高了许多,牵竿的力量也大了许多。盲孩急了,大声说:“不,你不是,我要跟他!”
“他不会来了。他到河里去救人……本来,他那么小,应该喊大人,……可他……他喊不出声……”传来的是一个低沉的父亲的声音。沉默良久,盲孩突然失声地痛哭起来。他扔开竹竿,发疯似的跑着。他要去寻找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10.结合短文内容,下面最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是( )。
A.盲孩的故事 B.盲孩与哑童 C.上学路上 D.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11.体会第5自然段中盲孩的心理活动,并在横线上写出来。
12.第5自然段盲孩遇到引路人后,心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先是______,接着是______,最后是______。
13.给盲孩带路的人不说话,是因为( )。
A.带路人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B.带路人沉默寡言,与孩子之间没有可谈的内容。
C.带路人是个哑童。
D.带路人要看清道路,说话会分心,易出危险。
14.“他扔开竹竿,发疯似的跑着。他要去寻找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句中“_____” “_____”等动作,以及“_____”神态描写,表达了盲孩极度_____的心情。“默默无言”语义双关,既说明______________,也赞扬了___________,令人敬佩。
阅读短文。
选段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选段二: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 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5.以上两个选段出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将选段一中司马迁的名言补充完整,填在横线处。
17.下列对“死得其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死得比鸿毛还轻。 B.死得比泰山还重。 C.死后得到了所有的东西。
18.关于本文的写作方法,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记叙文,文中多次引用名人名言,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B.这是篇演讲稿,也是篇说明文。文中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不同的人死的价值是不同的。
C.这是篇演讲稿,也是篇议论文。作者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作比较等方法逐层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表达更有说服力。
19.历史上,死得“比泰山还重” 的人有焦裕禄、__________等;“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有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六、书面表达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开扑救。
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在现场的扑火人员紧急避险,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据应急管理部4月1日下午消息,经全力搜救,30名扑火队员不幸殉职。其中27人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的消防员,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
何为“最美逆行者”?这大概是最动人的诠释。
【材料二】有统计显示,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的“兵种”就是消防救援人员。自消防部队组建到2016年9月30日,已经有近千名官兵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中牺牲并被批准为烈士。
【材料三】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火灾救援中抱住2岁女童转移,因烟雾太大,踩空坠楼,怀中女童得救,杨科璋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7岁。2018年3月Ⅰ日,杨科璋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颁奖辞: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请结合材料一、二,参照材料三,为凉山“最美逆行者”写一段颁奖发言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有益 采用 掉下 哀求 炊烟 意思 彩色 悼念 衰弱 吹风
2. 8 辶 P 横折折撇 ① ③ ②
3. 彻底 利益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4. 招待 场面 笑脸 朋友 色彩 佳肴 情感 风暴 离去 演奏 凝视 工作
5.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琅琅的读书声留在宽敞的教室里 嬉戏的身影留在空旷的操场上
6.我对所有的病人一视同仁
7. ① ④ ② ③
8. AC BD
9. 白茫茫的大雪把山川、田野和村庄笼罩了。 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了。 难道白茫茫的大雪没有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吗?
10.D
11.这一定是个不愿留名的好心人在帮助我
12. 兴奋 害怕 感激
13.C
14. 扔开 跑着 发疯似的 悲伤难过 那个带路人是一个哑童 带路人默默无闻、乐于助人的精神
15.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16.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7.B
18.C
19. 李大钊 秦桧 汪精卫
20.示例:在烈焰的燃烧中,你们奋勇前行,用无畏扑灭熊熊的大火。熊熊的烈焰中,你们是那道橙色的彩虹。在最美的年华,你们负重前行,为人们守护一段静好的岁月。你们在时,是最美的晚霞。你们离开,是永恒的翠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