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6 21: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线





)民勤六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 历史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发现于( )
A.陕西省 B.浙江省 C.北京市 D.云南省
2.“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3.河姆渡原始居民培植的世界上最早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粟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5.西周时,周王通过什么制度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6.“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
7.世界上现存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青铜立人像
8.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右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右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9.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从史实来看(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 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1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1.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于(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12.三国时期,曾派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的政权是( )
A. 魏 B.蜀 C.吴 D.西晋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D.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14.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15.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印度的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6.有一位老人生于公元前25年,死于公元55年,他活了多大岁数?( )
A.80岁 B .79岁 C .78岁 D .81岁
17.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城濮之战 D .淝水之战
18.小明说他的姓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
A.秦 B.周 C .夏 D. 唐
19.“塞翁失马”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20.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 .张仲景 D. 华佗
二、列举题:(共8分)
21.列举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4分)
22.请写出下列人物的代表作品(4分)
张仲景 贾思勰
王羲之 顾恺之
三、材料解析(共22分)
追寻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缅怀人文初祖】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孙中山
材料中歌颂的是谁?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今天世界各地炎黄子孙仍到这位先人陵前祭奠,这说明了什么?(2分)
【领略秦皇汉武的雄才】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在思想领域有何举措?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概括秦始皇汉武帝所采取措施的共同作用。(2分)
【感受北方民族大融合】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汉 姓 元 长孙 陆 贺 刘
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北俗之语言”指哪一民族的语言?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材料三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 (1分)除此之外,“魏主”改革内容还有哪些?(至少写出3点)(3分)
(8)“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2分)
【感悟历史】
(9)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对中华民族有怎样的认识?(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DACBB 6--10 AABDD 11--15 BCCDB 16--20 BBCDB
二、列举题:(共8分)
21.墨家,儒家,道家,法家(4分)
22.《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或《洛神赋图》)(4分)
三、材料解析(共22分)
23.(1)黄帝。(1分)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1分)
(2)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我们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全球华人同根一脉。(2分)
(3)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3分)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年。(2分)
(5)巩固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分)
(6)北魏孝文帝。鲜卑族。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分)
(7)学习汉语。(1分)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联汉姻等。(3分)
(8)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巩固了北魏统治。(2分)
(9)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包括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