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中华书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中华书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31 16:08:15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3课1、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认清它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脏会议。
2、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一、巴黎和会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既对立又共处的社会体系 (2)1918年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并发展。(3)交战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1、召开的背景.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目的 一、巴黎和会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巴黎和会三巨头和他们的如意算盘 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门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凡尔赛和约》上的签字关于领土问题 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关于军事问题 关于赔款问题 对德国的和约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条约共同构成凡尔赛体系一、巴黎和会 3、结果——《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
(1)内容:关于政治问题 (2)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影响: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矛盾: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各方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国际联盟是一次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发起人。巴黎和会经过激烈争吵,把它列入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盟约规定国际联盟行政权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的大会和行政院行使,行政院由美、英、法、日、意五个常任理事国和由大会按期选出的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于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美国参议院拒绝对凡尔塞和约的批准,美国因此未加入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建立 国际联盟标榜“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则被英法操纵,是帝国主义对战后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国际对德、意、日侵略政策的纵容、姑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也在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国际联盟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1919年6月,参加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和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林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和约规定的内容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其间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与何国继承?结果在中国引发了什么运动? 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账会议)。 2、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巴黎和会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利益关系? 同意。《凡尔赛和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使他们之间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也就无法长期维持下去(战争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欧洲、西亚和非洲。 国际联盟在开会国 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
1920年1月 成立
1946年4月 解散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
1947年10月 成立
至今“国联” =“联合国”二、华盛顿会议l.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1)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而在亚太地区,美日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2)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921年~1922年
参加国:美、英、日、法、意、 中、比、荷、葡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3.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二、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五国海军条约》(海军限制) 《九国公约》(中国问题) 4.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二、华盛顿会议(1)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2)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关系新格局(3)日本在亚太地区受遏制,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巴黎和会华盛顿
会议1、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2、会议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总称“巴黎和约”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凡尔赛体系”1、1921年美国召集,是巴黎和会的继续2、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等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影响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互不连接3.欧洲出现7个新兴国家激起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3.美日冲突加剧,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维系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为什么? 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 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第三,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九国公约》里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是指什么意思?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主要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 的局面,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 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利益关系? 远东、太平洋地区。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世界表面上进入了和平,但留给人们思考的东西还很多……你觉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维护世界和平吗?请你参与辩论。 不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蕴藏着多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因此,新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不会持久。 知识点一:《凡尔赛和约》
1.1919 年,协约国集团瓜分战败国的分赃会议召开地点是在()A.伦敦
C.华盛顿B.巴黎
D.上海2.一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①德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中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B3.(2010 年广东高州一中模拟)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知识点二:《九国公约》4.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是()A.1919 年
C.1921 年 B.1920 年
D.1922 年BC5.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使中国回复到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B.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
C.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转交给日本
D.中国对列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6.表面上为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
整,实际上为美国对外扩张提供方便的是下面哪个条约的签订?()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巴黎和约》
D.《尼布楚条约》CB7.某历史网站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答案是()A.确定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C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每题1分,共4分) 1.下列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①《辛丑条约》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2.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
B.国际联盟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C.华盛顿会议主要协调了美日矛盾?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
A.重划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
C.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西岸
4.一战后成立的并成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国际联盟 D.联合国BC观察下图 ,回答问题:(1)1919年6月,战
胜国与 签
订了 。
(2)请简述此条约内容。德国《凡尔赛和约》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德国的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3)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 的消息传到国内,由此引发了著名的 运动。 日本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