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民勤六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卷
九 年 级 历 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行省制度
2.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候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4.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一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中,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奴隶主民主政治
7.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 )
A.罗马共和国崛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
8.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他的航行及其发现所带来的重大后果是他始料末及的,欧洲对美洲的征服从此拉开了序幕。“他”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9.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
A.内战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光荣革命”结束 D.确立君主立宪制
10.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来克星顿”号、“邦克山”号等。其中“来克星顿”号与战争的哪一进程有关( )
A.独立战争的开始 B.独立战争的转折 C.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D.独立战争的结束
11.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12.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出程是( )
A.非洲到美洲 B.欧洲到非洲 C.美洲到欧洲 D.欧洲到美洲
13.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它就是 ( )
A.涂油子弹事件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14.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都是由林肯领导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5.从1935年开始,英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这主要得益于( )
A.美国的独立 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C.罗斯福新政 D.两极格局的结束
16.给美、苏对抗蒙上军事色彩,即冷战形成的标志是 ( )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17.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 D.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18.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瓦解的事件( )
A.印度独立 B.纳米比亚独立 C.埃及独立 D.古巴独立
19.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 )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的召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0.“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美国的历史 B.英国的历史 C.法国的历史D.苏联的历史
2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国际歌》词曲的完成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2.它仅存在短短的几十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B.雅各宾派专政 C.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D.巴黎公社成立
23.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用它作为自己建立政权的指导思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失业 B.信息化、全球化 C.高速度、低通胀 D.低失业、低通胀
25.2020年,“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我们的生活,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 )
A.航天技术的运用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生物技术的进步
二、读图题(共7分)
26.(7分)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献 (1分)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1分)
(2)图二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 (1分)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分)
(3)图三所示法律文献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18分)
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7、(8分)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材料二: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分)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两次社会改革?(2分)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2分)
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2分)
28.(10分)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节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彭树智主智《世界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俄的经济政策在国内战争前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
(2)材料二所说的“立法”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2分)
(3)材料三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2分)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策?(3分)
选择题(25分)
1-5 CBDBA 6-10 BCDDA 11-15 CBDCC 16-20 CCBDD 21-25 CDDBB
二、识图题(7分)
(1)英国 (1分) 君主立宪制(1分)
(2)美国独立战争(1分) 标志着美国的独立(2分)
(3)天赋人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治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材料分析题
27.(8分)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1分)
(2)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2分) 俄国和日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
( 3)包产到户(1分)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2分)
(10分)
(1)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
(2)《全国工业复兴法》(1分) 国家干预经济(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