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6 22: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以发展的眼光纵向看历史、以多元的视角横向观文明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西欧封建社会、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实质,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西欧城市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中古时期的欧洲》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古时期的欧洲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理解城市兴起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与对外战争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查士丁尼法典》形成的过程,培养对中古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的不多,相关的知识储备比较少,有些知识不易理解;本课知识结构相对松散,知识点偏多,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统摄这一部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能够借助图文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尽量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碎片式地呈现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城市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难点: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特征
【概念解释】
中世纪(Middle Ages)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的一个中间时期。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中世纪早期(约500—1000)动荡不安、变化不断,从西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延续到较为稳定、自信的西欧文明的出现。中世纪中期(约1000—1300),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晚期(约1300—1500)则见证了可怕的灾难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
……然而在1500年时,欧洲的生产技术、政治结构和经济组织的发达却使之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传统视角下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理性视域下的中世纪
【讲授新课】
圣彼得教堂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今天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以耶稣的门徒之长圣彼得命名的,彼得的含义是“磐石”,意思是它将成为教会的基石。它是中古欧洲典型的标志性的建筑物。这一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可以被看作中古欧洲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利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解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历史文物——中古欧洲的标志性建筑物圣彼得教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及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国家制度的基石,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封君封臣关系和封土制。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
(1)形成条件: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 ;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3至6世纪是欧亚大陆普遍遭到入侵的时期,这时的入侵不亚于公元前2千纪使用青铜和铁制武器的入侵。正如公元前2千纪的入侵完成了古代文明到古典文明的过渡一样,3至6世纪的入侵结束了古典文明,宣告了中世纪文明的到来。
游牧民族的迁移方向一般是自东向西,因为欧亚大草原的地理坡度使大草原西部水源较充足、土地更肥沃,吸引着东方的游牧民。主要的入侵路线都起自北京附近,沿着横贯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走廊,止于中欧匈牙利平原。这也是为何如此众多的游牧民族抵达今匈牙利后,不再四处迁移的原因。他们以匈牙利为基地,袭击周围各欧洲国家。
由于侵略范围遍及欧亚大陆,所以遭受侵略的民族非常多。中国汉朝、印度笈多王朝和伊朗萨珊王朝都遭到了突厥人和蒙古人的攻击;突厥—蒙古人通常又被称为匈奴人。罗马帝国因地处这条入侵线路的西端,除了时常遭受周围蛮族的进攻外,还遭受沿线各民族的进攻。这些侵略者包括日耳曼部落、伊朗人、波罗的—斯拉夫人、维京人以及突厥—蒙古人。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他们周边不甚开化的民族,统称为“野蛮人”或“蛮族”。罗马帝国边境地区的蛮族主要是克勒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他们还处于原始状态,较少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但是蛮族的原始社会制度以及长期形成的原始习惯法,对于维持其社会稳定和团结,都非常重要,而且后来对欧洲中古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欧长久的分裂带来不可避免的频繁混战,在这种情况下,领主寻求武装士兵维持自己的权势,而士兵寻求生存和发家致富的机会,二者一拍即合,催生出西欧独特的封君封臣制。该制度的内容并不复杂:封君赐予封臣土地和保护,封臣献上军队和效忠,土地可以被层层向下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占有者,享有司法、行政、经济各方面的权力。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或双向的权力义务关系。所以说,封君和封臣之间各有权力,也各有义务,所以权力义务是双向的。封君和封臣之间是双箭头。
结合提到的封君封臣制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土地。而封君和封臣之间的等级是层层分明的。这就是封君封臣制的第二个特征:以土地为纽带,等级森严。
封土与封君封臣关系的结合,是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关键。封臣为封君服役,封君赐给封臣以维持生活的王地。10世纪以后封土制 十分盛行.它同封臣制的紧密结合是这一时期封臣制的重要特点,但也有无封土的封臣。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是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中的认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都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彼裂,酿成武装冲突。封君为获得巨多的封臣,封臣为获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曰益复杂化。
首先封土制将土地的占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制度创新”。其次,封土制中包含的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将野蛮的个人主义纳入一种秩序的规范,将财产的所有包进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契约。虽然会导致分割,但是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不同与罗马和日耳曼的新事物。由于领主对自己的领地有政治权力,而领地自给自足很少交往,由此孕育了西欧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力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
----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附:对话欧洲)》
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但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
(2)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双向权利义务,层级间互相独立;契约意识;国王控制力有限。
【学思之窗】那么,中古西欧封君与封臣间的关系有何特点,这对西欧政治有怎样的影响?请看材料:
材料一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上卷
材料二 “一块封土典型意义上就是从领主处持有的地产,作为一种特别服役、尤其是军事服役的回报。”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 《西欧中世纪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以看出中古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存在双向权利义务;有一定契约意识;层级间相对独立。封君封臣制度下,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王权有限,地方封建主权力更大,这样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3)影响:统治阶级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力扩大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设问】这种维系形式上的差异和封君封臣制层级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极容易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2.庄园经济
封建庄园 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9世纪起,一种新的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典型的庄园主要集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13世纪成为庄园直接经营的兴盛时期。14—15世纪,随着经济的衰退,自营地经营又变得 无利可图,庄园最终走向解体。
另一方面,与古代奴隶身份相比,农奴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中古时期西欧的奴隶和农奴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但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受到的束缚更宽松。在生产关系上,中古时期的西欧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奴隶制逐渐过渡到封建制,劳动者依然缺少人身自由,定期无偿服役,承担赋税,法律地位低下,但较之奴隶的经济地位和人身自由都有一定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封建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是相对封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容易造成分裂割据。
【特别提醒】
庄园分为庄园主、总管和农民两个阶层,前者管理,后者劳作;庄园并不都是自给自足,也会参与到市场当中去;当时城市经济比较繁荣或者说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较大,刺激了部分庄园生产相关商品。
【拓展提升】 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
(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短于中国。
(2)从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
(3)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田庄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
(4)从地租形态上看,虽然都存在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三种形态,但西欧庄园对于劳动者的剥削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中国则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
二、暗淡与辉煌并存的中古西欧
1.表现一:政治——王权加强,民族国家的形成
同学们注意教材第16、17页内容,特别是中古中后期,王权的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民族的观念,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形成首先是由于王权加强,国王一方面通过与大封建主斗争,另一方面通过与罗马教廷争夺世俗权力的斗争,加之不同民族碰撞冲突、确定疆界,从11世纪——15世纪在西欧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典型的代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但德意志和意大利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中期才形成统一的国家),
最初法国国王的势力非常小,仅有巴黎到奥尔良的狭长地带,号称“法兰两岛”。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而且王权获得城市不同程度的支持,12-13世纪王室领地持续扩大。法国王权的强大是因为得到了法国工商业者的支持,也和英法百年战争的刺激有关,伴随着战争,法兰西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英国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身上。
此外,政治上还有等级君主制的出现(英国议会的雏形)
西欧在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下,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城市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在争取城市自治斗争的过程中与王权结盟,推动等级君主制确立,逐步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政治的稳定。《大宪章》签订后,1264和1265年,英国两次召开议会。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英国议会的开端是等级君主制的标志之一。
【设计意图】中古时期等级君主制的出现,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历史条件。这部分内容虽然在“历史纵横”里,但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在此强调。
2.表现二:城市——架起西欧走向近代社会的桥梁
那么随着王权势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了社会稳定,在封建庄园基础上工商业兴起,形成城市,城市的发展为后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做铺垫。10-11世纪城市重新兴起。对于城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中国也有城市。但是西方城市和中国城市是有很大区别的。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接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
——金观涛等编著《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古罗马到英国资产阶级》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孔祥明《世界中古史》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
------ 钱乘旦 《世界现代化历程》
【思维拓展】中世纪中国与西欧城市的差异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
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是刚出现,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开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3.表现三:宗教——教权与王权(二元权力体系)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它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和王权,即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一方面,王权希望依靠基督教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教会也希望依靠强大的蛮族国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最高权力的拥有问题上,教皇与封建君主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明争暗斗。
政教合作:
查理大帝加冕图(补充:公元800年12月底,在意大利的罗马城,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事情:教皇立奥三世为答谢查理的支持,决定以特有的方式报答他。当查理跪在圣彼得堡教堂做弥撒时,立奥三世便为查理戴上一顶金皇冠,封他为“罗马人的皇帝”。关于查理加冕称帝的问题,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查理根本无意被加冕,那只是教皇的一厢情愿的报恩行为。查理对“加冕”一事毫无所知,他认为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尊贵荣誉。对此现代许多西方历史学家表示怀疑。不管查理是否愿意罗马教皇为他加冕,他在实质上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这次加冕是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对西欧进行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
政教冲突: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脚披毡站在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基督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会的指导。作为基督教徒不管是在出生洗礼、结婚、忏悔、葬礼都离不开教会,教徒日常欢庆的节日更是颇具宗教意义。
17页下插图: 中古西欧的“三种人”
“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它体现了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理想。商人的地位不被承认,没有被纳入这个序列中。”
解读:中古西欧社会结构呈现明显的等级化特征。僧侣是第一等级,他们关心人们的灵魂;国王及封建主掌握国家权力;农民、农奴是劳动者;手工业者和商人还未纳入等级体系,妇女也未纳入等级,被称为第四等级。
4.表现四:思想——大学的兴起
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对于世俗教育的需求增强,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瓦解天主教会的独裁黑暗统治。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合作探究:以巴黎大学为例,说明大学兴起对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振兴所起到的作用。
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会垄断,贵族的全职主要是由武士组成的。知识分子阶层更多是教职人员。一般的文学之士的出路主要是进入宗教界担任神职,而不能由平民晋升为世俗贵族。(中国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充任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中世纪全盛时代的12和13世纪里,欧洲思想界的领导者是法国。巴黎大学就是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学校演变而来。巴黎大学是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学术结构,伟大的神学—哲学国际中心,著名的经院哲学家大多出自这里。……至12世纪中叶,巴黎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师也随之倍增。威尔·杜兰这样写道: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没有一个教育结构能和巴黎大学所造成的影响相比拟。于是,日益增加的教师们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教师的同业公会,以此来争取维护自身的各种利益的权利。比如,以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资格认可、教学程序安排、司法裁判、生活管理等方面的事务,属于主教座堂的权限,现在教师公会取得了对此的独立管理权。这样,大学组织也就形成了。所以,巴黎大学是由一群学者联合而成的、由校长控制的导师团体。通常,建立大学的批准权由罗马教廷掌握,教廷也可以委托各地君主设立大学。1200年法王菲利普二世承认了巴黎学生、教师公会的合法性,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批准了巴黎大学的条例。此后,巴黎大学便成为在北部欧洲形成的绝大多数大学的模式和标准。
大学的教学活动既程式化又生机勃勃。一般说来,其教学法是一种固定化、程式化的经院方法,包括授课和辩论两个教学环节。授课是指阅读指定教材和由教师解释教材。授课的内容被记录整理为“注释集”。辩论有两种,一是课堂上展开的“问题辩论”,通常有一种固定的程序:先是由教师提出一个论点,由他本人或者学生引经据典做成一个否定性答案:然后,由助教对这一论点进行正面论证,并答复反驳意见;学生或教师可以针对助教的论争提出新的反驳和问题;经过反复的发问和回答、论证与反驳,最后由教师作出最初的论点是否成立的结论。这种辩论是经常进行的练习,目的在于解惑传道,属于正式的辩论。还有一种是公共场所举行的“自由辩论”,与会者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加以讨论,属于非正式辩论,规模很大,也不局限于学术问题,后来逐渐演变为大学里的文化娱乐方式。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的辩论,都使得中世纪人们的心灵更加敏锐,思想和演说更加自由,培养了许多人倾向于证明任何事情的睿智,形成了探讨、论证、辩驳、推理的逻辑风气或辩证法风气。
中世纪学生很自由,可以中途转学。所学的大学生,无论他今后是否真做神甫,都称作“执事”或“教吏”。这样一来,他们就享有了实际的特权,他们不再受到国王法律的管束,没有纳税或当兵的义务,他们只受教会法庭的审判。(注:教士在中世纪是社会特权人群。)
【拓展提升】中世纪的大学
中世纪大学一般有四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艺学院。神学、法学和医学都是专科院系,以专门职业为取向。完成艺学院学习后,才能进入到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去进修。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即“七艺”;专业课程则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十一世纪末,在工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城市首先出现了第一所世俗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到十二世纪,又相继出现了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十三世纪后,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法国的奥尔良大学等等均已成立。
【过渡】以上几点因素推动了西欧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不论是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王权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民族国家,总体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现在,我们把目标转向东方。
三、多元文明的交流与和合共生
在东欧,拜占庭帝国延续了千余年的统治,深刻地影响了东欧和俄罗斯等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与西欧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是基督教东正教,政权和教权合一,王权强大。拜占庭和俄罗斯因其一度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地跨欧亚两洲的地缘特点,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东欧的集权与守旧:拜占庭盛极而衰,沙俄难逃桎梏
因为像西欧那样的城市自治的前提是政治权力的分割,而拜占庭的政治权力却高度集中,城市不可能从这个权力结构中剥离出来,形成自治,他不拥有无限发展的政治空间。
——《西方那一块土》
拜占庭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尽管相比之下,后者在领土和年代上显得微不足道。原因是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 拜占庭帝国:476——1453年
西欧封建社会分裂割据的局面时建立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罗马帝国的文化将由东罗马帝国继续发扬光大,那么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经济等内容,我们在初中曾学过。我们今天将从土地或领土的视角,来看拜占庭帝国。
(1)扩张:
公元前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年,在这一年,东罗马帝国的领地主要集中在爱琴海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公元前564年,他的帝国变大了,意大利地区、伊比利亚半岛的一部分以及北非的一部分地区,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再次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几乎看到了罗马帝国中兴的希望。那么,如此庞大的帝国,依靠什么来统治和治理是有效的?
(2)法律:
有句话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查士丁尼大帝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在位时东征西讨,打败波斯帝国,击溃汪达尔族、从哥特人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的内海。查士丁尼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贡献则是系统梳理并发行了《罗马民法大全》。为加强统治,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们系统整理罗马法,先后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总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法典宣扬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肯定奴隶制的存在,有许多落后过时的内容,但它们系统整理了罗马法,给后世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获得广泛认可,具有积极意义,给西欧和世界历史发展以重要影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衰落与灭亡:
成也扩张,败也扩张。由于扩张的速度较快,领土面积扩大,激化了拜占庭帝国过捏的矛盾,连年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6 世纪中期之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七世纪后期,土地就开始萎缩,新征服的地区没有了,原先占有的地区也没有了,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3. 俄罗斯:
基辅罗斯公国(882年-1240年),公元882年,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维京人)征服基辅及其附近地区后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君主制国家,首都是基辅。公元882年疆域包括第聂伯河到伊尔门湖之间的土地,是东斯拉夫人文化的发源地。
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维京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这一名称是19世纪俄罗斯史学界为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中心位于基辅而创造的。
10世纪初,不断扩张,版图东至伏尔加河口,经克里米亚半岛迄多瑙河口,北起拉多加湖,循波罗的海沿岸,南临草原。
(1)开端:9世纪,基辅罗斯兴起
(2)中断:13世纪中期,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复兴与扩张:莫斯科公国兴起,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与此同时,俄罗斯继续扩张。到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
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事事领先”人类学家将此称为“遏制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想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通史》
中世纪西欧发展历程是否符合该法则?尝试评析遏制领先法则。
结束语:
从封建等级制度到等级君主制,从割据征战到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的兴起的这些变化中、人们从封建人身附庸的羁绊中、从土地的束缚中、从封建城堡中走了出来,进入城镇和工商业中心,投入市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于中古欧洲的再认识,使我们看到了“黑中有光暗中有明”。不管是中古西欧,还是东欧,都是在融合其他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延续上古灿烂文明,奠定近代文明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长盛不衰,也必定要拥有包罗万象的情怀、开放尊重的心态。要能将世界的多元文明容在眼里,历史长河中累积的文化成就必定会随着时间的过往而日久弥新,成为新时代的风尚。
【合作探究】欧洲封建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比较
欧洲类型封建主义的落后性使其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果与中国的封建体制相比较的话,它的幼稚和不发达显得尤其明显。
首先,欧洲的封建社会是分裂并且地方割据的,长期以来没有强有力、能完全代表国家主权和公共利益的中央政府。
第二,欧洲的封建制度在结构上显得粗糙,因为它实际上只是一种领主和附庸间的私人关系,难以体现作为政治核心所必需具有的公共权威。(中国古代家国同构,君父同体,忠孝同义)
第三,欧洲中古社会长期以来是武人执政,知识分子的力量弱小。他们大都是教会人士,在教会的体系中工作。(中国的官僚士大夫和士绅阶层)
其四,在欧洲的封建制度下,物质资源没有归属于政权的核心,而是被大小领主私下瓜分,导致国家根本没有力量来建立必须的机构,也无能力来充分履行它的公共职能。
第五,欧洲的封建国家不具备常备军,不具备数量充分的官僚,因此往往是因人而治,无法实现制度上的政治保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六,在欧洲缺乏文化上的凝聚力,各种机构如教会、王权、贵族和城市都各自为政,相互争斗,缺乏统一的、可以聚合民众的政治核心。(中国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这样一些状况表明,欧洲的中古封建体制是比较原始的,无法保证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长足进步,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欧洲实际上落后于中国,也落后于比它后起的阿拉伯国家。(中国稳固的封建自耕农经济)
【教学反思】
统编历史教材跨度大,内容多,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围绕内容主旨,统筹整合,聚焦核心。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就课论课,而要站在单元的高度,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整体把握,理清课程内容与下单元之间、单元与课的彼此关系,理清教材内容的前后逻辑。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教材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时间跨度一千年,地域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内容审涉及中古欧洲整个封建社会的状况。在内容整合、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尤其是本节课教学主题的搭建上难度很大,实施主题式教学,要把控到位,且一节课完成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作用的全部内容实属不易。同时深感在教学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实践大单元主题教学意识,围绕核心问题,聚焦核心素养,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PAGE
1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