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14.2 荷塘月色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14.2 荷塘月色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01: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荷塘月色
朱自清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焉动,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玉珠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刘勰《文心雕龙》
采莲曲
罗裙荷叶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渌水曲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李白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
采莲曲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渌水词
李贺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
精神生活的苦闷
“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
的社会变革给他带来了选择的彷徨。
煤屑(xiè) 蓊(Wěng)郁 脉脉(mò) 斑驳(bó) 袅娜(nuó) 踱着(duó) 霎(shà)时 敛裾(jū ) 媛女(yuàn)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来路(2、3小节)——荷塘(4小节)——月色(5小节)——四周(6小节)
漫步——思索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静悄、幽寂、朦胧
第2小节
对比
曲折、幽僻、树多
请说说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第3小节
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第4小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第5小节
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作者写月色是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第6小节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 “新而不失自然”,在口 语的基础上刻意 出新。既有平白 如话,毫无雕饰的文 字,更有精心“拣练” 的遣词用字。
     ——金志华
写作者夜游荷塘引起联想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

小径
求静
不静
得静
失静
小径
文章的线索
暗线:情感变化
明线:空间变化
圆形结构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小 结
课后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重感情。
背诵4 ~6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