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章末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某同学用一束激光射入正三角形玻璃砖的光路图,由于疏忽,他忘记标记光路方向,同时手上也没有量角器。已知图中△ABC为正三角形玻璃砖边界,a、b、c为边界中点,且光束1与光束2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光束2为入射光
B.该激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1.5
C.光束3的光强大于光束1、2的光强之和
D.无论如何改变入射角,总有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
2.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利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已知“散斑对"的间距d与待测物体的速度v、二次曝光时间间隔之间满足关系式,其中K为常数。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和“散斑对”到屏的距离L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3.当游客站在峨眉山山顶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这就是神奇的“佛光现象”。佛光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当阳光照射较厚的云层时,日光射透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深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这种反射在穿过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产生衍射现象。那么,下述现象中与“佛光”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孔雀羽毛在阳光下色彩斑斓
C.路面上的油膜阳光下呈现彩色
D.阳光照射下,树影中呈现一个个小圆形光斑
4.光刻机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光刻机的曝光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浸没式光刻”是一种通过在光刻胶和投影物镜之间加入浸没液体,从而减小曝光波长、提高分辨率的技术。如图所示,若浸没液体的折射率为1.44,当不加液体时光刻胶的曝光波长为193nm,则加上液体时光刻胶的曝光波长变为( )
A.161 nm B.134 nm C.93nm D.65nm
5.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a从玻璃砖射向空气,分成b、c两束单色光。单色光b和c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B.真空中b光的波长较小
C.玻璃砖中b光的速度较小
D.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b光的临界角较小
6.宝石切工是衡量宝石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优秀的切割工艺可以让宝石璀璨夺目。若将某宝石的剖面简化如图所示(关于虚线左右对称),一束激光垂直面入射,恰好分别在面,面发生全反射后垂直面射出,由此可知该宝石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
A. B. C.1 D.2
7.如图所示,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一束红光由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进入液体中。当入射角是45°时,折射角为3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B.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C.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时,折射角将小于30°
D.该液体对紫光的全反射临界角等于45°
8.如图所示为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a光和b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由真空从OD面射入玻璃,之后分成两束分别从B、C两点射出(不考虑光在玻璃砖中的反射),其中从B点射出的为a光,从C点射出的为b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射出玻璃砖的a光的频率较小
B.将a光和b光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
C.a光和b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相等
D.若将a光和b光分别放在水面足够大的池塘底部同一位置,则a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为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图,C为AB的中点,a,b两束关于OO'对称的不同频率的单色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a光在玻璃砖中的频率和在空气中的频率相同
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a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
E.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10.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古人对很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关于这两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波长一定小于b光波长
B.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速度
C.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两个平行的表面后,a光侧移量大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若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频率的光,则一定是a光
11.a、b两种单色光形成细光束从水中射向水面,形成两束折射光和一束反射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折射率大
B.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C.保持入射点不变,顺时针方向旋转入射光,则b光先消失
D.保持入射点不变,逆时针方向旋转入射光,则反射光旋转的角速度大于入射光旋转的角速度
E.在空气中,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12.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n12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n12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成反比
D.同一频率的光由真空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率与光在介质中的波长成反比
三、实验题
13.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及、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及、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入射角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A.()() B.()() C.()() D.()()
14.如图为“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为狭缝,、为双狭缝,为观察屏。当用单色光(以表示其波长)从左方照射狭缝时,由双狭缝、射出的光是相干光,可在观察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屏上的点是某一暗条纹的中心,已知点到缝的距离为,则点到缝的距离___________。为了求出波长,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若实验装置中单缝、双狭缝和屏的位置都不变,只是入射光第一次为红光,第二次为蓝光,则第二次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与第一次比,不同之处除了条纹的颜色外,还有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一底面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透明体的折射率为,横截面如图所示,O表示半圆柱形截面的圆心.一束极窄的光线在横截面内从AOB边上的A点以60°的入射角入射,求:该光线从进入透明体到第一次离开透明体时,共经历的时间(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计算结果用R、n、c表示).
16.如图所示,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ABC,∠A=30°,D点是AC的中点,AD间距为L.一条光线从D点沿平行于AB方向射入棱镜,光线垂直BC从F点(图中未画出)射出.求:
(1)玻璃的折射率n;
(2)若真空中光速为c,光线从D点到F点经过的时间t.
17.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半径R=2cm的圆柱形玻璃,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有一个光源P,可发出不同颜色的线状光束恰好照射到柱形玻璃的水平直径的左侧A点,且光源射出的光线和横截面在同一平面.绿色光束射到A点,经柱形玻璃后在B点(图中未标出)光源恰沿水平方向射出(不考虑在玻璃内的反射光).已知射出点B与A点的水平距离是d=3cm,求:
(i)绿光在该柱形玻璃内的运动时间;(取光在空气中速度为3×108m/s)
(ii)若将这束绿光改成蓝光,经柱形玻璃射出后能否在地面上形成光斑.(不用说明理由)
18.如图所示,一身高H=1.4m的游泳者竖直站立在水平池底上,水池水深h=0.8m.一束太阳光斜射到池水面上,与水面夹角=37°,游泳者在池底的影长l=1.4m.已知sin37°=0.6,cos37°=0.8.求:
①太阳光射入水中的折射角β;
②水的折射率n.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由图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光束1为入射光,故A错误;
B.由图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c与法线的夹角为,光束2与BC的夹角为,则光束1与法线夹角为,则该激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
故B错误;
C.根据A分析可知,光束1为入射光束,在b点只发生折射,则光速1与光束bc的光强相等,由图可知,在c点光束bc部分折射为光速3、部分反射为光束ca,则光束1的光强大于光束3的光强,故C错误;
D.根据题意,当光束1垂直AC进入,则光速1直接穿过玻璃砖从B点飞出;设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则
可知,临界角大于,设光束1在b点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折射光束交AB于点,光束在点入射角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当时,即
光束在点不发生全反射,可以从点射出玻璃砖,此时,可得
即
则当光束1的入射角的正弦值满足
时,光束可从AB边射出玻璃砖;当光束1的入射角的正弦值满足
光束在点发生全反射,反射光束交BC于点,且在点的入射角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此时
则
则光束在点不发生全反射,可以从点射出玻璃砖,即当光束1的入射角的正弦值满足
时,光束可从BC边射出玻璃砖,即无论如何改变入射角,总有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波的干涉中,干涉条纹的间距
又
可得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雨后的彩虹是因为光的折射,故A错误;
B.只有孔雀羽毛在阳光下色彩斑斓是因为光的反射和衍射而形成的,故B正确;
C.路面上的油膜是因为干涉形成的,故C错误;
D.阳光照射形成的光斑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小孔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加上液体时光刻胶的曝光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不加液体时联立得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光的干涉。
【详解】
AB.由光路图可知,玻璃对b光的折射程度较小,则b的折射率较小,b光的频率较小,波长较大,根据可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A正确,B错误;
C.根据可知玻璃砖中b光的速度较大,C错误;
D.根据可知,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b光的临界角较大,D错误。
故选A。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求激光分别在PO面、QO面发生全反射后垂直MN面射出,所以光路应具有对称性,从而得到光线在 PO面发生全发射后光线水平。由几何关系可得PO面的入射角为,因此
故A正确。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5°,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不是120°,A错误;
B.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故B错误;
C.同样情况下,紫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折射率,所以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时,折射角将小于30°,C正确;
D.根据
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等于45°,而相同情况下,紫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所以该液体对紫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45°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所以a光的频率较大,A错误;
B.,由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B错误;
C.连接B、D;C、D,设,,设玻璃砖半径为R,则有
,
设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对b光的折射率为,则有
,
故a光和b光在玻璃砖的传播时间为
,
设复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砖时的入射角为,则有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C正确;
D.a光和b光在水中传播时有
由
可知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较大,所以b光照亮的范围大,D错误。
故选C。
9.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所有色光在真空传播相同,为c,故A错误;
B.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则a光在玻璃砖中的频率和在空气中的频率相同,故B正确;
C.由题分析可知,玻璃砖对b束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束光的折射率,b光的频率高,由得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故C正确;
D.由 得知,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通过的路程短,则a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短,故D错误;
E.由分析得知,a光的折射率n小,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故E正确;
故选BCE。
10.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光路图,分析可知,第一次折射时,光的折射角较大,而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可知光的折射率比光的折射率大,则光的频率比光的频率大,所以在同种玻璃中传播,光的波长一定小于光波长,选项A正确;
B.由公式可知,在同种玻璃中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光的速度,选项B正确;
C.光线斜射到玻璃表面,折射光偏转程度越大,偏移量越大,即光侧移量大,选项C正确;
D.由公式可知,光的折射率比光的折射率大,则光的临界角比光的小,a光先发生全反射,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若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频率的光,则一定是b光,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1.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光的偏折程度大于a光的偏折程度,由折射定律可知,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 A错误;
B.根据
知,a光的折射率小,则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B正确;
C.保持入射点不变,顺时针方向旋转入射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由于b光的折射角大于a光的折射角,b光先达到临界角,所以b光先发生全反射,先消失, C正确;
D.保持入射点不变,逆时针方向旋转入射光,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相同时间内,反射光与入射光转过的角度相同,所以它们的角速度相等, D错误;
E.a光的折射率小,波长长,而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E正确。
故选BCE。
12.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AB错误;
C.由于真空中的光速c是个定值,故折射率n与传播速度v成反比, C正确;
D.由于
当频率f一定时,速度v与波长λ成正比,又折射率n与速度v成反比,故折射率n与波长λ也成反比, D正确。
故选CD。
13.A
【解析】
【详解】
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故、及、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故()正确,()错误;入射角,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故()正确(5)错误;由几何知识可以知道,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以知道,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故()错误.
14. , 双狭缝中心到中心的距离,观察屏到双狭缝的距离,相邻两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条纹间的距离变小
【解析】
略
15.
【解析】
【详解】
设此透明物体的临界角为C,依题意
所以
当入射角为60°时,由
得到折射角
即此时光线折射后射到圆弧上的C点,在C点的入射角为60°,大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
往后光线水平反射至圆弧上的D点并在D点发生全反射,再反射至B点,从B点第一次射出.在透明体内的路径长为
s=3R
光在透明体内的速度
经历的时间
16.(1);(2)
【解析】
【详解】
(ⅰ)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在AC面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在AB面,光线与AB的夹角为α,反射光线与AB的夹角为β,光线垂直BC射出,由几何知识可得:α=β=30°,i=60°,α+r=60°,r=30°
折射率
解得:
(ⅱ)由于α=∠A,所以△ADE为等腰三角形,则有:DE=AD=L,DC=EF+DE cos(90°-r)
设光线从D点到F点经过的距离为x,光线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v,传播时间为t,则:x=DE+EF
解得:
【点睛】
本题是几何光学问题,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正确画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求解相关角度和距离是关键.
17.(1) 2×10-10 s (2)能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i)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最后根据和运动的路程求出运动的时间;(ii)若将绿光换成蓝光时,因为蓝光的折射率大,大小不变,r变小,由光路图可知,经柱形玻璃射出后能在地面上形成光斑.
(i)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光路图和几何关系可得,
若将绿光换成蓝光时,因为蓝光的折射率大,大小不变,r变小
由光路图可知,经柱形玻璃射出后能在地面上形成光斑;由几何关系可得:,且,得:
根据折射定律有: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又
联立解得
(ii)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射定律,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要先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并根据几何关系找出相应的物理量,再根据相应的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18.① ②
【解析】
【详解】
①如图,设折射角为β,AB间的距离
在三角形OAB中
代入数据解得
②入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
点睛:解答几何光学问题,往往要画出光路图,由折射定律求解折射角,再充分运用几何知识求出相关的长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