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08:51:12

文档简介

2021-2022 学年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
总说明:
1.本答案及评分说明供阅卷评分时参考,考生若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说明给分。
2.化学方程式(包括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中的化学式、离子符号写错,不得分;
化学式、离子符号书写正确,但未配平、“↑”“↓”未标、必须书写的反应条件未写(或
写错)等化学用语书写规范错误的,每个化学方程式累计扣 1 分。
3.化学专用名词书写错误均不得分。
选择题 1-5BACDC 6-10BADCB 11-12CB
13.(14分)
(1) ①SO2+NH3·H2O=NH4HSO3 (2分)
②NH4HSO4 (2分) ③防止铵盐受热分解(2分)
(2)①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键,或σ)(2分)
②3ClO-+2NO+H2O=2NO -3 +3Cl-+2H+(2分),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NO或 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 NO或 SO2与 NaClO
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 NO(2分)
③4:21(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14.(12分)
(1) 球形干燥管(或干燥管)(2分)
(2)①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2分) 反应温度超过水的沸点 (2分)
②NH4SCN+KOH KSCN+NH3↑+H2O(2分)
(3) H2S、NH3 (2分)(4)分液(2分)
15.(13分)
(1)a(1分)
(2)Li2O·Al2O3·4SiO2(2分)
(3)4.7≤pH<7.0(或 4.7~7) (2分) Fe(OH)3、H2SiO3(或 H4SiO4)(2分)
(4)防止 H2O2分解 (2分)
5 SO 2- CO 2-( ) 4 (多写 3 不扣分)(2分)
(6)6Li2CO3+4Co3O4+O2 12Li2CoO2+6CO2(2分)
16.(13分)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25s2或[Kr]4d25s2(1分)
(2)①O>N>C>H(2分) ②>(2分) ③6(2分)
(3)两者为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Zr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熔点高。(或其它合理
答案)(2分)
(4)①立方体(2分)
4× (91+32)
② ×1030(2分)
N A ×Sinβ×abc2021-2022学年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案卷中。
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r 91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铁比生铁易生锈
B.硅胶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
C.“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都是因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
D.酸雨是指pH<7的降水,主要是由于空气中SO2含量偏高引起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5的硼核素:
B. H2O分子的比例模型:
C.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CaO2的电子式: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Cl-
B.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K+、NH4+、SO42-、SiO32﹣
C.pH=12的溶液中:CO32-、Na+、S2-、SO32-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NO3-、I-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固体中含有阴离子总数为NA
B.1L pH=13的Ba(OH)2溶液中Ba2+ 数目为0.1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产生22.4L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0.5mol CH4和1mol 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总分子数为1.5NA
5.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Al3++4OH- = [Al(OH)4]-
B.氢氧化镁固体溶解于氯化铵溶液:Mg(OH)2+2H+ = Mg2++2H2O
C.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 = CuS↓+2H+
D.将少量溴水滴入过量Na2SO3溶液中:Br2+H2O+SO32-= 2Br-+2H++SO42-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量取5.00mL盐酸
B.实验②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C.实验③收集SO2气体
D.实验④酸性KMnO4溶液中有大量气泡出现,但溶液颜色不变
7.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
滤液
A
易拉罐
滤液
B
沉淀
B
明矾
试剂①
试剂②
微热/过滤
NH
4
HCO
3
K
2
SO
4
过滤
结晶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①、试剂②都可使用稀硫酸
B.沉淀B的成分是Al(OH)3
C.滤液B中的溶质主要是Na2CO3、NH3·H2O
D.明矾的溶解度小于K2SO4和Al2(SO4)3
8.Ni-CeO2催化CO2和H2反应生成CH4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碳中和的要求
B.存在副反应CO2+H2 = CO+H2O
C.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
D.存在反应CO2+4H2 = CH4+2H2O,其还原产物
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与高温水蒸气反应或在纯氧中点燃生成相同的黑色固体
B.c→d,a→e以及b、e之间的相互转化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用蒸发皿蒸干b溶液最终得到c固体
D.FeO42-具有消毒和净水作用,其中铁的化合价为+6
1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某盐溶液是铵盐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 试纸不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B 探究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稀硫酸与碳酸钠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若硅酸钠溶液变浑浊,则非金属性S>C>Si
C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2
D 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氧化性:Cl2>Br2>I2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最外层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W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少1,W和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X>W
B.通常用电解X与Y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得Y单质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生成两种碱性物质
D.X、Z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12.某兴趣小组探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的实际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装置 操作 现象
1.0mol·L-1的 Na2SO3溶液 1.0 mol·L-1的 FeCl3溶液 向2 mL 1.0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逐滴滴加2 mL 1.0 mol·L-1 的Na2SO3溶液 溶液黄色逐渐加深,最终得到红褐色液体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最终的溶液呈酸性
B.取少量红褐色液体,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检验是否有Fe2+
C.取反应后的液体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用红色激光笔照射该红褐色液体,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说明发生了双水解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4分)为消除燃煤烟气中的SO2、NOx,研究者提出了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1)利用氨水可以吸收SO2、NO2,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铵盐溶液中的主要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③铵盐溶液要减压蒸发的原因是 。
(2)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SO2、NO转化为SO42 、NO3 。
①次氯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②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NO的离子方程式是 ;
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右图,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1种即可)。
③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3∶1,50℃时的脱除率见右图,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3 和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14.(12分)硫氰酸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硫氰酸钾,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NH3不溶于CCl4和CS2 , CS2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CS2、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CS2+3NH3NH4SCN+NH4HS;③NH4SCN在高于170℃时易分解,NH4HS在高于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制备KSCN溶液:将D中反应混合液加热至105℃,打开K1通入氨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方式采用油浴不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K2,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写出装置D中生成KSC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制备硫氰酸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经______(填操作名称)、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酸钾晶体。
15.(13分)工业上常以锂辉矿(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备钴酸锂(LiCoO2),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
锂辉矿
酸浸
净化


pH
净化

(
pH
=11
)
蒸发
浓缩定定俗成
沉锂
焙烧
H
2
SO
4
滤渣

滤液

CaCO
3
H
2
O
2
Ca(OH)
2
Na
2
CO
3
饱和Na
2
CO
3
溶液
Co
3
O
4
滤渣

滤液

钴酸锂
)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pH 完全沉淀pH
Fe(OH)3 2.7 3.7
Al(OH)3 3.7 4.7
Mg(OH)2 9.6 11.0
②pH=8.5时Al(OH)3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为鉴定某矿石中是否含有锂元素,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进行鉴定,当观察到火焰呈 (填序号),可以认为该矿石中存在锂元素。
a.紫红色 b.紫色 c.黄色
(2)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AlSi2O6,其氧化物的形式为 。
(3)“净化I”中实际调节pH的范围为 ,滤渣Ⅰ的成分除CaSO4、CaCO3、Al(OH)3外,还有 、 。
(4)“净化I”反应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5)滤液Ⅱ中的主要阴离子是 (填化学式)。
(6)Li2CO3与Co3O4在敞口容器中高温下焙烧生成钴酸锂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13分)钛和锆为同族的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用途广泛。
(1)锆为第五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钛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根离子,结构如图1)形成的配位离子如图2所示。
图1 图2
①EDTA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EDTA中键角∠NCC (填“>”、“<”或“=”)∠CNC;
③钛与EDTA形成的配位离子中配位数为 。
(3)常温下TiCl4为液体,ZrCl4为易升华的固体。两者熔点不同的原因是 。
(4)ZrO2是制作全瓷牙的主要原料。ZrO2的晶体有立方晶相(如图3)、单斜晶相(如图4,微粒未画出,微粒分布与立方晶相相似,晶胞参数α=γ=900≠β,apm、bpm、cpm)等。
(
bpm
) (
cpm
) (
图4
) (
图3
) (
apm
) (
γ
) (
β
) (
α
)
①ZrO2立方晶相中Zr处于O围成的 空隙中。
②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单斜晶相ZrO2的密度为 g·cm-3(列出含字母的计算表达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