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四单元
第14课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任务一:文学常识储备
一、作者档案
【简历】 关增建,1956 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后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直属支部委员会书记,上海交通
大学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 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著作《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系国内同类著作的首部。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曾两度介绍其在计量史方面的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他和丘光明被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
【作品】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理化卷》《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
二、背景链接
《科学史十五讲》从科学史的意义发端,在总论其学科史、功能、定位、方法范式以及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后,前五讲追溯了古希腊、古代中国、阿拉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历程,后十讲则着眼于独立学科,如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以若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连线,贯穿整个人类科学史,兼顾内史与外史,择要叙论重要人物、事件及其社会功能、文化性质,显现了扎实的科学和人文功底。
三、辨析词义
1.逐渐· 逐步
[辨析] “逐步”侧重于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
力。
“逐渐”则只用于事物的变化。
[情境选词] ①清明以后,天气______热起来。
②我国的城乡差别正在______缩小。
逐渐
逐步
2.制订·制定
[辨析] 制订,多指协商、创制、拟定;只说动作本身,不指动作已经完成,常有“起草制定”的意思,对象多指计划等。制定,指创制决定,强调动作已经完成,常有“制定妥当”的意思,对象常是纲领、法令、决议、政策、方针、路线、规程、章程等。
[情境选词] ①______计划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思想保守,也不能脱离实际。
②党______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制订
制定
四、积累词语
[释义]
1.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后多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
2.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3.旷日持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
4.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5.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6.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
7.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明确] 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文章先提出我国历史上的浑盖之争,总领全文,然后分别介绍了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四种天文学说,既而解说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最后对这场论争进行评析,分析了这场论争的影响、特点、秉持的原则
等。
2.任务小结
3.文章主旨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关于宇宙结构的几种主要学说,以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一场持续千余年之久的学术争论为话题,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实际校验的传统,向读者普及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任务二:重点突破
微任务一 抓住关键概念
【任务导引】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阅读时要了解“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浑盖之争”的本质。
【任务设计】
1.提取重要信息,完成下表。
学 说 代表人物 (信奉人物) 基本观点 历史贡献
“天圆地 方”说 孔子、曾子 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 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宙形状的认识
学 说 代表人物 (信奉人物) 基本观点 历史贡献
宣夜说 郗萌(记载者) 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中,它们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
盖天说 司马迁 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地相距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 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
学 说 代表人物(信奉人物) 基本观点 历史贡献
浑天说 落下闳、邓平、桓潭、扬雄、葛洪、祖暅、朱熹等 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 更加符合观测依据;制订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成为主流认识
微任务二 梳理脉络
【任务导引】
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
[明确] ①西汉扬雄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进行了批驳。其中盖天说认为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因为太阳太高了,人产生了错觉。对此,扬雄做了实验,到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验证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往上传播的,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②王充认为,太阳从水中出入是不可思议的。对此,浑天说者的态度是,只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太阳是从地平线下升起,又落到地平线下,它即使出入于水中又何妨?何承天对太阳在水中出没的
问题辩解说:太阳入水把水烤干,是百川之水的入注,才得以补充。③葛洪认为按照盖天说的观点,太阳落山时应该呈现“竖破镜”状态,但实际观测到的情况是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横破镜”的状态,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④朱熹认为,到底盖天说正确还是浑天说正确,可以通过制作仪器来验证。根据盖天说无法做出仪器,浑天说可以做出浑天
仪,证明浑天说可信。
[明确] (1)特点:①争议延续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②参与人员多、规模大、涉及面广;③影响深远,成就丰
富;④注重以实际测量的方式进行检验(注重以实践检验真理);⑤学术争议较少受政治、宗教权威的影响。
(2)意义:①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②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
(3)传统:重视实际校验,严谨务实。
[明确] 浑盖之争是指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争。
[明确] ①盖天说:能够解释各种天象,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但这一学说与人们对水平面及光线的观测结果不相符。②浑天说:依据浑天说制订的历法符合实际,但它认为太阳要从水中出入的观点是不可思议的。
[明确] ①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介绍“天圆地方”说和宣夜说能让读者了解不同学说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我国古人对宇宙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②介绍这些学说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兴衰历史,可以让读者感知我国古代天文学在真理判断方面重实际校验的优良传统。
[明确] (1)引用说明。如介绍宣夜说时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的一段文字,既指出了学说出处,体现了其真实性,又完整呈现了学说观点及原理,也为作者进一步阐释提供了依据。
(2)比较说明。在介绍宣夜说时,作者注意与古希腊人的水晶天说作比较,通过比较,证明了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发展更接近宇宙的实际,赢得了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比较,使观点更加清楚。
[明确] 观点一:务实进取的实干态度。
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而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自身的积累、准备和能力。只有务实进取,苦练内功,充分地积累和做准备,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最后获得成功。
观点二: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效避免因个人臆断而造成的错误判断,而从根本上分析事物内在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为干事创业提供重要支撑。
观点三:大公无私的奉献态度。
恩格斯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科学无国界,科学无私心,只有这样,科学才能造福人类,否则科学就是双刃剑,使用不当,必定祸害人类。
行文过渡自然
【课内挖掘】
本文衔接自然,行文中用了恰当的过渡句,使文章结构紧密。如第二、三段之间,用“替代‘天圆地方’说的是宣夜说”一句进行过渡;第七、八段之间,用“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一句过渡;第十二段开头句“浑盖双方的激烈争辩,引起了人们的关
注”由综述浑盖之争过渡到评析这场论争。
【技巧指导】
行文过渡“三注意”
1.词语过渡。根据上下文意思,可用一些关联词衔接上下文,常见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以及、但是、可是、固然、其实”等。我们也可以用与后文描写相关的词语过渡。
2.句子过渡。根据文章表达的主题,在一个段落的末尾,或者下一段开头,用一个句子把两个段落衔接起来,使文章不生硬。
3.段落过渡。文章描写两个方面的内容,甚至没有什么相同点,必须有一个段落进行过渡。
我的童年,虽然也常有兵荒马乱,究竟还没有遇到大灾荒,像我后来从历史书上知道的那样。
[参考示例] 为衣食奔波,而不大感到愁苦的,只有童年。(起到承接作用即可)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