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9张PPT)
第四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主题素材——汇水成川,积土成山
求真求实
【情境导引】
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拓展,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
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自然科学论著能够帮助读者揭开自然的奥秘,让我们走进一片神秘的天地:那里有人类祖先的足迹,有浩瀚的宇宙和闪烁的星空,有科学的理性,有哲学的睿智。了解自然,思索未来,向着那些未知的领域,迈开探索的脚步……
一
1.素材积累
执着追求的达尔文
在“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年轻的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这期间他以极大的兴趣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搜集各种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生态标本,为以后生物进化的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
无论是他的环球航行,归国之后的专心思考,抱病整理简短笔记,还是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体现了一位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
【应用角度】 “执着”“信念”“勇于探索”等。
2.素材应用
执着是成就事业的关键。达尔文凭借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毅然踏上了环球考察的航船。正是这份执着才使他不辞艰苦地搜集生物进化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孜孜不倦的思索和研究,最终使《物种起源》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打破了神创论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一种誓不回头的倔强,执着是一种苦行僧式的坚守。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二
1.素材积累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在《宇宙的边疆》中,作者流露出一种对宇宙世界奥秘的好奇,对宇宙探索使命的担当以及时不我待的急切和奋力进取的激情。茫茫宇宙中,地球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而就是这样一个小点上的人们,对于这亘古未变的真理的认识,经过了多么漫长的探索过程啊!地球中心
论、太阳中心论、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认识是无限的,而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是有限的,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珍惜宇宙中并不常见的生命——我们自己。
【应用角度】 “环境”“家园”“探索”等。
2.素材应用
在《宇宙的边疆》一文中,有这样一组数字,不知是否引起了你的遐想,“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 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而“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从目前的观察来看,我们还没有发现人类能到达的、像地球一样美好的星体。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不珍视我们的地球家园?为什么还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和蓝天?
从茫茫的宇宙角度看,宇宙是伟大的,我们所在的星系是渺小的;从我们所在的星系看,无论是宽达数百万光年的“本星系群”,还是拥有4 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的银河系,都是伟大的,而我们所在的地球是渺小的;而相对于这个拥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来说,我们的不足百年的有限生命似乎更加渺小。因此,我们再大的成就也无所谓伟大,我们再大的损失也无所谓巨大,我们不必自满也无理由沮丧。在如此伟大的时空中,我们有幸来过,这最值得庆幸也最值得高兴。
三
1.素材积累
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盖天说”和“浑天说”的旷世学术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串在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有力地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始终坚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
【应用角度】 “科学求实精神”“执着追求”“探求真理”“实事求是”等。
2.素材应用
脚踏实地的态度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理想并最终得以实现,因为明天其实就在脚下。放眼历史长河,能够有所作为的人们从来不吝惜自己梦想的能力,而真正成就他们的,则是梦想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务实态度。青年陈胜曾勇敢挑战封建等级制度,大声呼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但在梦想背后,若没有他为人奴役仍然坚持为农民
阶级争取利益的毅力,若没有他日复一日自我修养与完善的恒心,或许日后风生水起的农民起义将不过是他梦中一个美丽的场景。就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千年学术之争——浑盖之争而言,如果没有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们对梦想的执着探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或许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只是一场空想。
[名言警句]
1.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陈独秀
2.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
——契诃夫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4.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经。
——布鲁诺
5.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韦伯(德国社会学家)
6.成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通过偶像学到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
——钟南山
[事实论据]
1.2020年疫情期间,浙江宁波市镇海区蛟川双语小学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特殊的问卷调查,主题是“你心中最崇拜哪类人”。结果显示: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科学家、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解放军和警察等,位居孩子们心中偶像的前三名,接下来是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
者、我的爸爸妈妈,歌星、明星则居末位。
2.屠呦呦:中国著名医学家。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
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5月,屠呦呦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50强榜单。2020年3月,屠呦呦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4.2020年8月,奋战在新冠疫情抗击前线的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5.“一个正确的待遇体系根据你的贡献大小按劳分配,目前其他的容易得到好回报的领域,可能不需要很大努力就能获得的话,这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这一代上大学的时候正好是80年代,我们经历过生活的剧变,所以对现在的待遇我们应该是满意的。但是对年轻人来讲,要想把智慧最高,而且能力最强的人用在刀刃上,需要一种激励,现在待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下一代的年轻人。科学几乎
是人类在奋斗中竞争最激烈最难的领域,如果不把最优秀的人放在那里是不行的。像未来科学大奖,它本身只能奖励有限的一部分人,更重要的作用是让大家树立热爱科学的风尚,让公众认识到科学研究是有尊严的,应该得到社会的回报,它的意义就在这个地方。”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对“舆论此前对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与娱乐圈明星等有过一些对比和讨论,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回答。
[精彩片段]
1.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却不如某演员举行婚礼受人瞩目。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奖金,却不足以在北京买半个客厅,而明星办一场婚礼却会使上海两座机场几乎瘫痪。这样的例子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如今的明星效应竟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一些人,根本不知道真正应该崇拜谁!
这些,让那些做着“实业兴邦”“科技兴邦”的“强国富民中国
梦”的人瞬间失望崩溃。在毁灭了公平的同时,是否也毁灭了这个民族崛起的希望?我们不禁思索:到底是谁在支撑着国家的“强国梦”?到底是谁在支撑着社会的进步?
2.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今天,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不过,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相比,我们基础研究的短板依然突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更加需要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不畏艰辛、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氛围,汇聚起夺隘而出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今天,我们期待更多南仁东们自觉继承发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向最前沿科学问题进军,努力提高中国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的产出,跟上并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为国家创新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4.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
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尽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但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5.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要战胜困难,就要用好科技这个有力武器,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6.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之路,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秉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科学,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取得突出成就,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
群文阅读——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品美文]
工匠精神
即使吃一枚煮鸡蛋,也能感受到造物主精巧的心思。
鸡蛋外壳虽薄,但弧线优美,均匀而细密,握在手心,用力,据说张飞也很难捏碎它。鸡蛋里面,有一层薄膜,小心翼翼地隔开了蛋壳和蛋白。蛋白里面,是一个正圆的蛋黄,如即将落山的太阳。你要是再吃慢点还能发现,椭圆的鸡蛋两端有细微的差异,较大的一端里面有一处小小的空缺,专家研究后弄清了它的用处:这是母鸡留给刚孵化还没出壳的小鸡的呼吸室;如果外部环境冷热异常,它还能调节蛋液的体积,以免涨破蛋壳。
一枚鸡蛋,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只是,我们熟视无睹。
其实,放眼望去,似乎自然界处处都充满了造物主伟大的设计意图,每一个生命都是技艺绝伦的艺术大师创造出的,细细想来,不可思议。
这些年炫目的科技太多了,发展的节奏太快了,人人几乎都是被裹挟着前进,特别容易滋生出浮躁和焦虑。这时,人们想到了快要消失的手工业,那些匠人的踏实朴素,还有那些产品的精致温润。工匠精神,也许能让人安静优雅起来。
在我看来,传统艺人和工艺大师固然让人敬佩,但我们忽略了自
然,忘记了荒野。其实那里还保存着人类早年纯粹和本真的面貌,也不乏纯粹甚至高尚的精神。
那天到野外散步,在一节细小的枯枝上,我看到了一串微型的“鸡蛋”——比小米粒略大,排列整齐,在逆光下有着玉石一样的光泽和质地。我不知道是谁产在这里的,也许是蝴蝶,也许是蛾子,但毫无疑
问,这是一串“生命”,每一枚里面都无比精密地排列着天文数字一样庞大的基因密码。而且,母亲走了,看似潇洒,甚至冷漠,其实早做好
了安排。比如说,外壳有难闻的气味或者有毒,让其他小猎手不敢觊
觎,不然,扔在自然中,就是人家的小点心啊。再比如说,外壳营养丰富,小虫一出生就以壳为食,不用为觅食发愁。这个未谋面的母亲虽
小,但依然有着深远的计划和周密的打算。比起鸡蛋来,这些小米粒一样的卵,进化到这个地步也许更难,就像制造一台座钟和一块手表的差异,让我敬佩不已。
在一处黑暗的小灌木丛中,我又看到了草蛉的卵,还是用纤细而柔韧的细丝挑着。我依然猜不出穿着淡绿长裙的草蛉母亲是如何完成这种工作的,像工程师,更像艺术家。你只有亲眼看到,才能感受到一只小虫子的伟大。它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直接吊在树枝上,成为蚂蚁等昆虫唾手可得的早餐。它殚精竭虑,让那根细如头发的丝线阻挡不怀好意的偷猎者。
生命都在竞赛,比体力,更比智力。多少年漫长的时光里,它们日夜奔跑,你追我赶。我常常批评自己的粗枝大叶,似乎是不久前才承
认,我的鞋底踩不死蚂蚁,蚊香也熏不绝蚊子,我即使再努力也杀不完蟑螂,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小虫子呢。
例如,水竹芋叶子下,那根细细的长丝,长丝下那一头“小蒜”。是三个卵吗,还是三组卵?母亲用丝线包裹好它们,依然不放心,还要用长线吊起来,防止贪吃的食客偷嘴:想吃,除非你有杂技高手走钢丝的绝技。能这样安排,该有怎样的心思和智谋啊!而我,不知错过了多少这样的精彩。
那么多了不起的生命,它们一门心思地奔向生命的极致,永无止
境,在我看来,这才是升华了的工匠精神。
可惜,很多我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作为邻居,非常抱歉。
(有删改)
生命的精彩无处不在,造物主的神奇创作无处不在,作者从一枚鸡蛋入手,引发深度思考,从生命的个体上升到生命竞赛的意义。该文中心突出、论点充分、用笔灵动、语言流畅,大量论据的使用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素材积累和自身的文化底蕴。
在科技的春风中翱翔
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曲辕犁的横空出世,
科技让农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从骡马的驮运到汽
车、火车以及飞机的轰鸣,科技让人们的出行变
得朝发夕至。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不胜数的便利。
科技时代,我们能够在瞬间把我们知道的信息传遍世界;科技时
代,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遍览世界风光;科技时代,我们可以飞越地球,到遥远的月球上去。
当然,也许会有人说,信息的方便传播,也造成了龙蛇混杂,会有很多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新闻出现,但我们要看到的是科技带来的便利,何况网络中无用、虚假的信息是可以治理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负面的东西并不是科技本身带来的。
事实上,科技和传统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传统社会被奉为圭臬,但这种规律来自夜晚没有明亮的“火”;“火”“油灯”“电灯”的出现,缩短了白天和黑夜的距离,让人们除了欣赏满天的星星外,也能够享受室内幽雅的生活。
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命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科技,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快乐,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期望。
泰戈尔说,科学给人自由,以反抗自然法则。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要使我们的精神摆脱万物的奴役。科技,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大自然交流,更好地做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当然,也许会有人说,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变得渺小而无助,但人们自我感觉中的“渺小而无助”不是科技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使然。
想一下,在人们第一次看到莱特兄弟驾驶着像怪鸟一样的、叫作飞机的东西在天上飞行时,有谁会想到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莱特兄弟一样坐上飞机在天空翱翔。
想一下,1987年钱天白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前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发送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穿越长城,走向世界”时,有多少人能够想到不久的将来,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
科技不是洪水猛兽,科技是人类的朋友。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开拓了人类生活的领域,让人类增加了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有了科技,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进步。
(有删改)
文章开篇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切入,写科技对人类的作用,然后通过对比的手法讨论科技的积极和消极意义;接着列举了巴甫洛夫、泰戈尔的名句来说明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最后使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和互联网成为生活必需的事例来证明有些科技一开始可能不被人认识,但时间长了,这些科技就会变成为人类服务的利器等。最后,文章再次点题:科技,让社会越来越进步。
[感时文]
致敬文物“匠人”的坚守与初心
(开宗明义,题目即观点。)
①最近,话题“给兵马俑拍照的人”火上了微博热搜。在最新一期《国家宝藏》节目中,来自秦始皇帝陵、日常工作负责给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文博摄影师赵震带着他的故事和讲述走入大众视野,无数人为之动容。他说:“拍摄秦俑就是在和祖先对话,我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开篇以文博摄影师赵震给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故事引出匠人坚守与初心的话题。)
②23年拍摄时间,每天6到8个小时穿梭在俑坑里不停地在站起、蹲下、跪下的姿势间切换,为了一次合适的光线会等上一年,已完成862尊陶俑的拍摄……一连串数字勾绘出了一位文物“匠人”的信仰与热
爱、坚守与初心。从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择一事“钟”一生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的意外走红,到2020年《国家宝藏》中“我为兵马俑拍照”的文博摄影师赵震带给全民感动,时间见证的不仅仅是一段段匠心筑梦的故事,更是一种工匠精神内化于心、砥砺传承的脉络延续。
这个时代总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传承、坚守、钻研、创新,以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为历史之书书写注脚,用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诠释着大国工匠精神。他们以器物之美、人性之美,向观众传递出当代匠人内心那股沉静的力量,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和精神力量。工匠精神,一个兼具历史刻度与精神温度的名词,不仅仅停留在了文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进而成为时代呼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坚守、钻研、创新的精神;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
③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正是一代代文物匠人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躬身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工作中,那些早已尘封的国之重宝与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才能再现于世,绚烂多彩的文明画卷才能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我们见证了勒于战国、乱世流离而盛世重光的“中华第一古物”——乍原石鼓,品鉴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缂丝莲塘乳鸭图》,领略了“宋朝版《航拍中国》”《千里江山图》的浩荡图卷,欣赏了清代“各种釉彩大瓶”……一石、一丝、
一画、一瓷在我们眼前渐次活了起来,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厚植的是自信。人们纷纷感叹:“忍不住泪目”“向文化传承者致
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信、骄傲”。(必要性分析。从事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工匠精神。)
④伟大精神烛照时代征程。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深厚底气。一代代大国工匠们用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守护的不仅仅是器物,更是我们文化的自信心、民族的根与魂。他们让那些珍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辽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新的时代,我们唯有通过更多努力让缄默的国宝“说话”,才能传承历史底蕴,形成前进动力!
(重要性分析。工匠精神守护着我们文化的自信心、民族的根与魂。)
⑤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独树一帜。保持敬畏之心、厚植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对文明的守候呢?(呼吁勉励,守候文明。)
(选自《陕西日报》)
[学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曾点燃了多少人探索宇宙的愿
望,2020年11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嫦娥五号”顺利启
程。
在世界,《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中作家畅想的穿行地心、遨游海底的场景,成为当时许多科学家梦想探求的目标,如
今,已一一实现。
科学不仅要仰望星空、创新超越,也要脚踏实地、以人为本。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会,写一篇在“科学与人文”主题班会上的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比如第一段中,“嫦娥奔月”象征神话传说,代表诗意浪漫的想象、美好的人性,而“探索宇宙”代表科学,可见材料表明了科学与人文的密不可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文引领了科技。第二段展示的是科幻小说对科学家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依然是人文对于科学的引领意义。第三段是对前两段的升华总结:“科学不仅要仰望星空、创新超越,也要脚踏实地、以人为本”,也算是立意角度。任务驱动部分明确了主题为“科学与人文”,从短语构成看属于关系型话题,体裁为
演讲稿。写作时可以联系科技成果的名字或者来自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或者是有名的中国古代人物,从中可见中国科技人的情怀和抱
负。用这些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词语为科技发展命名,可以看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国理想,传播了中国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具有不忘过去和继往开来等特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和理想抱负。从时代精神来说,突出了知识
经济时代,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但科学精神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推动。科学精神必须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时代发展。从立德树人的层面,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的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格,考查学生在义与利面前的权衡。在思维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体理解和综合理解。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照亮时代。
[参考立意] ①科技发展携带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②用科技将祖先的梦想神话变成现实;③传统与未来、希望的交融,脚踏实地,以人为本;④让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相融合;⑤中国科研人浪漫的人文情怀助推了科技发展。
[参考例文]
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昨天的来路,那么就很难找到明天的出路。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们牢牢记着“伴着人文来,带着人文去”的理念。科学不仅要仰望星空、创新超越,也要脚踏实
地、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指明攻关的方向。我们知道,解答一道难题不容易,但是命制一道好题更难。解题时只需要找到命题人设定的方向,而命题却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在无路处开路,然后再将开出的路巧妙隐蔽起来让我们去探索。科研方向的制定和科研课题的确立也是这样,我国科技工作者正是在嫦娥和夸父等人文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计划”,可谓实至名归,不足为奇。科技是花,人文是
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人文是魂,体健要靠魂安。只有筑牢人文底蕴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
它来命名,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神舟”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寓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好梦想。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
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人文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器走向未来。
“却顾所来路已深,科技深处觅人文。人文若想贯古今,借助科技才是真。”让人文照亮科技的前路,让科技传播人文的光辉。科技和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比翼齐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
下,我国科研事业必定能在“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共诗意一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活动目的]
1.初步把握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方法。
2.学会为科学论文写提要。
3.运用合适的手段介绍科学论文。
[活动时间]
适当穿插在课文教学中或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专题活动。
活动一: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方法专题讨论会
一、问题导引
自然科学论著专业性很强,涉及一些专业知识,行文中常常使用科学术语和概念,在阅读方法上应该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围绕“如何阅读自然科学论著”,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自然科学论著其实是有“窍门”的,比如抓住其中的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联系,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等等。小组合作,分别梳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概念、基本观点,看看作者是运用了哪些现象或事实来支持他的观点的。可以列出一个表格,以便清晰地呈现文本的内容和思路。然后再总结一下,想一想,阅读这一类论著,应当掌握哪些基本的方法,与同学讨论,交流心得。
2.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讲求严密、准确,复杂的思路常常用长句子来表述。阅读长句子,要把握句子的基本成分或结构层次,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进而掌握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自然选择的证明》等课文中找出一些比较“难懂”的长句子,想一想,自己是怎么读懂它们的。
二、思路点拨
1.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方法提示:
①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先整体上了解文章在谈什么,粗略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②研读文本,厘清结构。自然科学论著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结构层次也因而较为明显。作者先谈什么,后谈什么,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可采用问题引导方式快速梳理文本结构层次。
③圈点勾画,化整为零。将文中概念性词语,观点性句子、总结性句子、作者刻意强调的句子等关键性句子,用自己可以识别的线条或符号标记下来。这样,文章核心内容就会凸显出来。
④淡化专业概念(术语),注重逻辑关系。自然科学论著一般有较为专业的概念或术语,比如《自然选择的证明》一课里的“变种”“物
种”,《宇宙的边疆》一课里的“星系”“光年”等,在阅读中,不必深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应侧重于作者对相关概念的关系表述,理解其间的逻辑关系。
⑤分析方法,明确观点。自然科学论著属论说文,其内容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论说文有差别,但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我们常见的论说文是没有差别的,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句子,一般也是较容易理解的。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这样就基本上完成对文本的初步阅读了。
2.理解文中的长句提示:
“结构复杂的长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单句因为附加成分多而结构复杂起来,一是句中定、状、补成分由多个短语或复杂短语构成;二是主、谓、宾由复杂短语充当。因此,分析复杂单句,首先要抓住“主干”,再分析句中的“枝叶”,厘清结构,理解意义及作用,进而把握语意。复句因为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特别是多重复句,它借助关联词语来表明层次和分句间的事理关系。因此,分析多重复句必须掌握由不同的相配套的关联词语组合的复句类型,综观全句,把握句意,分解层次,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
三、参考范例
1.本单元课文主要概念、基本观点,支持观点的现象与事实一览表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自然 选择 的证 明 变种、物种、变异、遗传、 自然选择、 本能、遗传 变异学说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物种与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变种间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
在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自然 选择 的证 明 变种、物种、 变异、遗传、 自然选择、 本能、遗传 变异学说 自然选择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每一纲中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使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性状分异也就更大。
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自然 选择 的证 明 变种、物种、 变异、遗传、 自然选择、 本能、遗传 变异学说 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却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自然 选择 的证 明 变种、物种、 变异、遗传、 自然选择、 本能、遗传 变异学说 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是循序渐进的 南美洲热带和温带的鸫类,与英国的那些物种一样,要在其所筑的巢内糊上一层泥土
一切绝灭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 现生生物与绝灭生物来源于同一共同祖先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自然 选择 的证 明 变种、物种、 变异、遗传、 自然选择、 本能、遗传 变异学说 现生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 在生存竞争中,新的改良类型征服了较老的、较少改良的类型,器官也更为特化以适应不同的功能
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 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宇 宙 的 边 疆 宇宙、 光年、 行星、 恒星、 星系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典型的地方 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宇 宙 的 边 疆 宇宙、 光年、 行星、 恒星、 星系 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有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说、 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 浑盖之争 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宇宙结构,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说、 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 浑盖之争 “天圆地方”说不是一种真正的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孔子师徒的说法固然可以弥补它在形式上的缺陷,但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 盖天说、浑天说、浑盖 之争 宣夜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是种没有前途的学说 宣夜说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不利于科学发展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 盖天说、浑天说、浑盖 之争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它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浑盖之争 中国古人对天体结构问题的关注程度高 从公元前2世纪浑盖之争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学者们仍然在讨论浑天说和盖天说的孰是孰非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浑盖之争 古人在浑盖之争中注重学说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古人在争论中,并不以阴阳学说作为判断依据,他们所关注的是究竟哪种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浑盖之争 浑盖之争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争论 南朝的梁武帝偏爱盖天说,但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佛教学说为依据,强行要求人们放弃自己所信奉的宇宙结构学说的事例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象与事实
天文 学上 的旷 世之 争 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浑盖之争 浑盖之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 《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儿辩
日”问题,在浑盖之争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解答;在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是在浑盖之争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中国天文仪器的发展,亦与浑盖之争息息相关
2.《自然选择的证明》中比较“难懂”的长句理解示例:
(1)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为因果关系,前面四个分句共同构成最后一个分句的原因;第二层为目的关系,前三个分句共同构成第四个分句的条件;第三层以“而且”为标志,显示为递进关系。这个多重复句的核心句是最后一句。
(2)虽然两个地区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的话,它们之间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差异,人们也就不必为怪了,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重要的。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为转折关系,第二层为假设关系,第三层为因果关系。这个多重复句的核心意思是说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它们之间的生物会存在极大的差异。
活动二:为科学论文写提要并进行介绍
一、问题导引
在阅读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
1.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也便于论文的归类、整理。搜集并阅读一些论文提要,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选择本单元的一篇文章,为其写一段提要,200字左右。
2.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穿插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能够使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直观明了,易于理解。选择本单元的一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向同学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你的阅读所得。
二、思路点拨
1.论文提要与论文摘要
论文提要,主要内容是根据需要,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论证观点的主要依据及论文观点的独到之处,说明论题的价值、适用范围,说明写作的原因、论证论题的角度及主要方法,因此,不能面面俱到。
论文摘要,内容主要包括论题、观点、方法和结论,是篇独立的短文,是对原文完整的浓缩。根据内容的不同,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也常被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或者简要提炼段旨句,达到扼要揭示论文全貌的作用。
指示性摘要,也常被称作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一般只用两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2.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选择《自然选择的证明》或《宇宙的边疆》,有利于展示多种介绍方式。比如,介绍《自然选择的证明》,对物种的进化、环境对生物物种的影响等可借助图片或视频,对地质年代的划分或生物的地理分布可借助图表等。介绍《宇宙的边疆》可多借助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对宇宙的广大或恒星、行星数量的众多可用数字说明,对宇宙的浩瀚、各种天体的轨道、地球的美丽等可借助图片等。
介绍你的阅读所得,则根据个人阅读心得的内容确定运用哪些介绍形式。
三、参考范例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摘要
该文以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浑盖之争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关于宇宙结构的几种主要学说“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并指出“天圆地方”说并不是一种宇宙结构学说,宣夜说的描述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但不利于科学发展,盖天说才算是一种
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而浑天说相较于盖天说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经一千多年的争论,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文章通过对浑盖之争的重点介绍,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实际校验的传统,向读者普及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文章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叶圣陶说
过,修改文章“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把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
“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全局和枝节全都考虑到,目的在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
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所谓“删掉写得不好的地
方”,广义的理解,就是指对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从大的层面来说,主要包括对立意的修改与完善,对材料的增加或删减,对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对语言的推敲和修饰等。
【例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横跨1 900多米的金门海峡,连接北加利福尼亚与旧金山半岛,大桥建成通车后,大大节省了两地往来的时间。但
是,新问题随之出现,由于来往车辆很多,金门大桥总会堵车。当地政府为堵车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感到头疼,如果筹资修建第二座金门大
桥,必定要耗资上亿美元,当地政府决定以重金1 000万美元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最终一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方案:将原来传统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即上午左边车道为6道,右边车道为2道;下午则相反,右边为6道,左边为2道。他的方案试行之后,困扰多时的堵车问题迎刃而解。同样是8条车道,“6+2”的效果明显优于“4+4”。当地政府付给了他奖金,并给予高度赞扬。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次写作]
同样的车道,不同的效果
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难题,但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你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材料中那位年轻人,正是因为他仔细观察了人们的生活规律,发现堵车总是在上下班时,便统筹兼顾,使同样的车道达到了不同的效果。
(作为应试议论文,从标题到首段,都没有提出明确的中心论点。)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看到孙膑在向我们走来,他心平气和地说:同样的马匹,不同的结局。
同样的马匹,分为上、中、下三等,但田忌与别人比赛总是输。孙膑给他出了个建议:让他的下等马与别人的上等马比,输一盘;让他的上等马与别人的中等马比,赢一局;让他的中等马与别人的下等马比,又赢一局。结果,田忌果然如预料中的那样,三局两胜赢得了比赛。
(此段选材贴切,但选材后所生发的议论力量不足。)
生活告诉我们,在实力不敌的情形下,可以以智取胜,用同样的马匹赢得胜利。
我看到一位智者在向我们走来,他说:与其打十口一米深的井,不如打一口十米深的井。
同样的深度,都是十米,那个人却打了十口不出水的井。智者告诉他,在一个地方打十米深比在十个地方各打一米深更有可能打出水来。结果,那人打到第九米时,果然打出了水,从而免去了吃水难的麻烦。
(此段选材莫须有,没有什么说服力。)
生活告诉我们,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换个方法,便会化腐朽为神奇,变沙漠为绿洲,收获预期的胜利。
正如材料中所说的那个年轻人,仔细观察生活之后,统筹兼顾,用同样的车道解决了堵车的问题,使人们更加方便且省去了不少资金。
生活中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明明是一个意思,你若先讲不好的那个消息,人们就会厌烦;你若先讲那个好消息,人们就会欢喜。同样,人们一天要吃三顿饭,早、午、晚各一顿,你若非要在晚上吃三顿饭,那恐怕要吃坏肚子啦。
(此段实在莫名其妙。)
可见,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并加以分析,它就能得到圆满解决。
同样的车道,不同的分配,堵车问题得以解决。
同样的马匹,不同的安排,田忌赢得了比赛。
同样的深度,不同的处理,便可打出水井。
(正因为全文没有提出明确的中心论点,所以结尾徒有排比语段的形式而没有达到总结和强化文意的力量。)
点评:此文在立意上,在选材上,在选材后的议论升华上,均有明显不足。得分47分,这是其得分上限。
[第二次写作]
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材料中的那个年轻人打破常规,将原来传统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完美解决了困扰当地政府多时的堵车问题。创新的思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规范漂亮的材料议论文开头。)
回首迢迢历史长河,有多少豪杰正是因为敢于打破常规而流芳后
世。在问题看似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妨换一下角度,仔细分析并抓住本质,有时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创新思考,打破常规,让孙膑一展才智并得到重用。
田忌赛马的故事,家喻户晓。相传田忌每次与别人比赛,虽说自己的马匹也是精心挑选,但总是与别人的马匹有一点差距。孙膑经过仔细观察、思考之后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让田忌的三等马、一等马、二等马分别与别人的一等马、二等马、三等马进行比赛。田忌半信半疑,结果竟然出人意料:田忌2∶1赢得比赛。
正如材料中同样的车道、不同的结果一样,孙膑用同样的马匹为田忌赢得了比赛。 可见,打破常规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选材恰当,但材料之后的阐发力量不足。)
创新思考,打破常规,让丁谓大受皇帝赞扬并得到赏赐。
一把大火把皇宫的一角烧成了废墟,皇帝下令有能在短期内恢复原貌者,赏其十万贯。丁谓接下了这个重任。可问题也随之来临:废墟如何处理?木材远在江南如何在短期内运到?京城交通拥堵,怎么把大量工具运到而又不影响市民的生活?丁谓沿京城转了一周,仔细分析并思考之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主张:在京城内挖一条河,直接把皇宫与运河连接起来。皇帝半信半疑,结果却出人意料,一座崭新的宫殿矗立在原来被烧成废墟的地方,同时废墟等垃圾也被用来重新填埋这条河。
(关于北宋丁谓巧修皇宫的选材很恰当,但是材料本身叙述不确切,影响了其典型性。)
正如材料中年轻人敢于打破常规、避免了重建第二座金门大桥一
样,丁谓用在京城内挖一条河的办法完美解决了皇帝的难题。可见,敢于创新有时可以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
创新思考并敢于打破常规,可以助我们出奇制胜。
年轻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和高额奖金;孙膑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得到了重用得以一展抱负;丁谓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受到皇帝赞扬并且名声大振。
让我们在观察中看清问题,并敢于打破思维的枷锁,冲出思维的桎梏与窠臼,迈向成功的巅峰。
点评:第二次加工后,文章整体有了长足进步。立意正确而鲜明,选材典型并能服务于中心论点,语段结构也更加完整。不足之处:孙膑的材料更侧重于反常规,而丁谓的材料更侧重于仔细观察、研究,两则材料的顺序应该加以调换;同时,两则材料所蕴含的道理也应该有更充分的阐发,从而让文意更加深入。第二次升格训练后,可以得50分。
[第三次写作]
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给思维装上一双翅膀,让它带着我们冲出常规观念的桎梏,自由地驰骋、飞翔!
——题记
材料中的那个年轻人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化繁为简,将原来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完美地解决了困扰当地政府多时的堵车问题。创新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仔细观察,善于化繁为简,让丁谓大受宋真宗赞扬并得到丰厚赏赐。
曾经一把大火把皇宫的一角烧成了废墟,真宗下令能在短期内恢复原貌者赏其十万贯。丁谓接下了这个重任,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废墟如何处理?如何把远在江南的木材在短期内运到?建宫殿用的土从何而来?丁谓沿京城转了一圈后,想出了一个一举三得的好办法:在京城内挖一条河,直接把皇宫与运河连接起来。这样所得到的土用来建宫殿,木材可以沿河很快运来,而废墟等垃圾在宫殿建成之后填河使用。不久,一座崭新的宫殿矗立了起来。真宗对他的才智大加赞赏,给了他丰厚的赏赐。
正如材料中年轻人用同样的车道化繁为简地解决了堵车问题一样,丁谓用在京城挖一条河的办法,简洁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见,创新思考有时可以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
创新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让孙膑一展才智,得以在齐国站稳脚跟。
相传齐国大将田忌每次与别人比赛时,虽说自己的马也是精心挑选,但总是与别人的马有一点差距。孙膑仔细分析、思考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田忌的三等马、一等马、二等马分别与别人的一等马、二等
马、三等马进行比赛。结果田忌2∶1赢得了比赛,孙膑从此名声大振。
正如材料中年轻人敢于打破常规提出了“6+2”方案一样,孙膑通过智慧地分配马匹的办法为田忌赢了比赛。可见,敢于打破常规,灵活变通,有时可以胜人一筹,捷足先登。
创新思考并敢于打破常规,可以助我们出奇制胜。
那个年轻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完美地解决了堵车问题。孙膑和丁谓也因为敢于打破常规而收获了成功,让我们认识到了思考的重要性。
让我们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化繁为简,打碎思维的枷锁,迈向成功的巅峰,去上演别样的精彩与辉煌吧!
点评:第三次加工后,所选材料的顺序更加合理,所选的两则材料在围绕中心论点的前提下,使各自说理的侧重点有所表现。不足之处:所选的两则材料的分论点不够凸显,影响了文章说理的深度;文章扣合材料的方式和语段结构形式显得呆板;有些用词不恰当,文采尚需加
强。选材中还有若干不准确的地方,如“丁谓沿京城转了一圈后”就想出了办法,未免太容易了;又如“不久,一座崭新的宫殿矗立了起
来”,宫殿建筑速度恐怕也太快了:这些既与史实不符,也有损文意表达。第三次升格训练后,可以得54分。
[第四次写作]
打破常规,创新思维
打破思维的桎梏以使其自由地驰骋,鼓动思维的双翼以使其高远地飞翔。
——题记
“6+2” >“4+4”!——妙,确实是妙!高,实在是高!打破思维常规,闪现奇思妙想,这个美国青年就如此轻巧神奇地化解了困扰当地政府多时的堵车难题!打破常规,思维创新何等重要!
其实思维创新并非凭空而来,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这是出奇制胜必不可少的前提。
那个美国青年如果不曾仔细观察分析金门大桥堵车的实际情形,想来未必能提出那个匪夷所思的妙法来。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北宋宰相丁谓巧妙修筑被大火烧毁的宫殿也是如此。修筑被焚的宫殿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从何处取土?如何运送大量的木料?完工后如何处理大量的建筑垃圾?按一般的办法,至少需要15年的工期。可宋真宗下令要在
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工。丁谓通过反复观察,认真分析,想出了一个一举三得的绝妙办法:在京城大街上挖沟取土用于建筑,而后放汴河水入沟用船运来建筑木料,完工后把建筑垃圾就地填入沟内。最终,丁谓只用了7年时间就完成了宫殿修复任务,创造了中国建筑管理史上的一个奇迹!试想,若不是丁谓仔细观察工程情形,认真思考分析,他岂能想出如此省钱省力省时的妙法!
当然,要出奇制胜仅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还是不够的,它更需要一份打破常规、冲破思维桎梏的勇气和灵气。
金门大桥的车道居然可以在一天之内有所变化!这一点反常规、反传统的思维勇气和灵气实在令人为之击节叹赏!正因为有这样的勇气和灵气,孙膑用一反常规的参赛方法帮田忌获得赛马成功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詹天佑用别具匠心的“之”字形构想设计的京张铁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空客380创意十足的两端上翘的机翼造型尽显人类智慧之灵
光。创新就是力量,创新就是进步,任何创新其本质上都是对传统思维的飞跃,是思维的自我否定,更是思维的自我超越。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跑步前进的时代,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让思维之车驶上快车道,向着目标高速前行;我们不能作茧自缚,而是要让思维的蝴蝶破茧而出,舞动出别样的精彩!
点评:第四次升格写作着重加强了文采,并且所选材料更加准确,凸显了选材服务分论点的作用,并使语段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紧密。
反思:只有平时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去传达思想情感的乐趣,才会有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才会有考场上“急就章”的高水准发挥。
【技法指导】
一、完善立意
(一)范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当曾经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
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蚀。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带和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手机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妩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
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火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
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而且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
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于是,“感动常在”这句广告语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
点评: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
上,选择现代技术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蚀”为观察角度,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美好的“稀释”和传统的遗失。文章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相似联想,同时,相关古典诗句、现代作家的言论信手拈来,从而使得文章内容非常充实,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二)技法点津
文以意为主,文章的立意是否集中,是否深刻,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完善立意,使立意深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善于思考,通过思
考,超越别人都能认识到的层面,从而达到更深、更高、更新的目的。
1.小中求大
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挖掘出超越小事本身的意义来。
原文:
《大年初一之耍酒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一家去舅舅家吃饭,结果爸爸喝醉了,耍起了酒疯。
《妈妈的健忘症》:妈妈出去逛街买菜时总会忘记带钥匙或者钱,每次都要我来“救场”,我下定决心要帮妈妈改掉这毛病。
修改:
《大年初一之耍酒疯》:父亲耍酒疯,是因为开心。一年里的快
乐……一家人其乐融融。
《妈妈的健忘症》:妈妈是一个可爱、迷糊的人……我对妈妈的
爱;妈妈对我的爱。
2.平中求奇
从平凡的事物或事理中悟出不平凡的哲理。譬如写《回家》,学生大多写一些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及其平常的所感所思。有一位学生由平常的“回家”琐事生发出“家未必是房子”的思考,写出一篇别样的文章来,节选如下:
美国街头,警察发现当地一名富翁迷路了。警察就说:“送你回家吧。”富翁说:“我没有家。”警察指了指远处的高楼:“那不是你的家吗?”“那只是我的房子。”此语一出,警察默然……
一阵晚风吹过来,我又回到现实中。我恍然大悟:真正的家,就在我们目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的地方。有时遥望远方,甚为熟悉;近觑周围,满眼陌生。一切都源于内心深处那种特别的感觉,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家”能给人以莫大的安慰。
3.因中探源
在探究事物的原因方面,学生写作一般只能推导直接的原因,不能“打破砂锅问到底”,发掘更深刻的原因。高考满分作文《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在一般考生仅将“创造”归因于“刻苦”“机遇”“智慧”等的基础上进行再探究,揭示出原因的“原因”:
你也许不知,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因为看到劳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他想帮助他们分担劳苦;你也许不知,爱迪生改进电灯是因为看到母亲在蜡烛下做针线,看到贫苦的人在黑暗中过活,他想要尽己之力,为人们带去光明和希望;你也许不知,比尔·盖茨不断带领员工开发出新的软件,是因为他想要人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交往;你也许不知……你也许真的不知,无数个发明创造的背后竟有这样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时我甚至觉得,比创造本身更美好的,是这样一份份爱意,是人类对自身探索的同时所迸发出的动人情意。
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树立新思想。
如《包容》一文开头:
自然可以包容天地与川流,音乐可以包容爱与恨,人可以包容幸福与痛苦,这是千百年来留传下来的不变的真理。然而你是否想到,世间除了以广博包容微小之外,微小也能包容广博?商店里,货架上有一种名为“话梅糖”的小小食物,也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作者将立意定位在“微小也能包容广博”,此种立意实在是独辟蹊径,非同一般。
5.辩证分析
同学们写作议论文,容易缺乏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犯说“过头话”的毛病。下面是一篇以“宽容”为话题的习作中的一段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修改。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一些摩擦:上公共汽
车,你踩了我一脚,我就撞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以冷眼相
待,顾客就反唇相讥。这种风气极端有害。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是人们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识很低的表现。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气度大些。
修改示例: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摩
擦。比如:上公共汽车,你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就有意还击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碰到一位冷眼待人的售货员,你就以牙还牙,反唇相
讥。这些现象不好,它破坏了生活的和谐氛围。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人多了些计较,少了些宽容;多了些争执,少了些忍让;多了些怒气,少了些冷静……一句话,修养欠缺了些,度量狭小了些。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真希望那些人能记住这句话,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大度一点,宽容一点。
点评:比较前后修改点就会发现:加上一些限制语后,就避免了说“过头话”,文章的内容观点就更加客观真实。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修养、气度”,可以让人接受;而原文则是归结于“道德水平不
高,思想认识很低”,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修改后用对比、排比句
式,优化了语言,而且使说理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由此可见,修改文章,不只是修改文字,更是修正思想认识。
二、增删材料
材料的多寡、详略,要做到恰到好处,既能充分表现主旨,又不使文章显得臃肿。多则简之,少则丰之。
1.充实必要的材料
原稿:
批评也要讲艺术性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也许会很诧异:“怎么批评也要讲点儿艺术?”
是的。现在干什么都要讲点儿艺术,批评也不例外,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富有艺术性的批评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起批评,我们常想起老师批评学生,家长批评孩子,领导批评下级。这些人通常是一个声色俱厉,一个垂头丧气。当大呼小叫、吹胡子瞪眼睛批评完,效果又怎么样呢?现在的人爱面子、易冲动,好走极
端,尤其是孩子。如果你批评人不讲究点儿艺术,只顾自己解气,不顾他人感受,这时你的批评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还会让人憎恨
你,不听从劝告,甚至会走极端。你的好心由于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甚至会害了别人。我校一高三男生因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自己而自感羞愧,第二天一大早便投河自尽了。多么令人惋惜呀!叹息之余,你是否意识到“传统”的批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批评的确是需要讲点儿“艺术”呢?
修改稿:
批评也要讲“艺术”
前段时间,我校发生了一件大事:高三一男生因受不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自己,自感羞愧,第二天一大早投河自尽。我听后心为之一震。震惊之余,感到老师批评学生的方法要改变一下了,批评也要讲点儿艺术。
我们都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批评齐王的方式如果是直截了当的,齐王大概不会接受。我们也学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如果是直截了当地批评赵太后,赵太后大概也不会接受。二次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建议美国总统抓紧时间研究制造原子弹,也是运用了很高明的语言艺术,最后说服了美国总统。由此可见,批评别人也好,给别人提建议也好,确实需要讲点儿艺术。我们经常看到,老师批评学生,家长批评孩子,领导批评下级,往往是一方声色俱厉,一方垂头丧气。这种大呼小叫、吹胡子瞪眼睛的批评效果又如何呢?往往适得其反。为什么?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侵犯时,人们是不愿意接受批评
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当一个人做出错误行为之后,他就会不自觉地从合理的方面为自己解释,往往看不到这种错误行为的不合理性,更不容易去考虑这种错误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这时候,如果别人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而且不留脸面,就很可能引起他的抵触情绪,甚至会产生逆反行为,变本加厉。所以,批评者要想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就需要讲究一点儿“艺术”了。
上文中修改稿较之原稿,除了发展观点、调整原文顺序外,还增添了三个例子:《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和爱因斯坦建议美国总统抓紧时间研究制造原子弹的史料。举例是中学生作文经常要运用的方法。如何借助事例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2.删减冗余的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士。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练,更加感人,这就是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
人》。
3.舍弃不当的材料
原稿:
当然,一个人的“实”并不一定在他的有生之年铸成其“名”,但只要他有“实”,就一定会被历史铭记,被历史肯定,这也是另外一种“名”——名垂千古。例如李白、杜甫都是历史所肯定的“诗仙”“诗圣”,他们的才华自然不用说,但他们的仕途并不是很顺畅,甚至总是磕磕绊绊的,在当时,他们并不被人们尤其是官僚们认可。但经历史的沉淀,他们最终还是被人们肯定。这种名虽然来得不太直接,但也可以说明:“名”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
修改稿: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有真才实学,有独立建树的人,未必能在生前获得人们的赞誉,赢得应有的名声。但是只要他真正有所成
就,必定在身后为人们所肯定,获得他应有的“名”。画家梵·高的绘画作品和绘画风格在他生前一直为欣赏者所摈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历史的前进,他的“超前”的作品,终于得到了后人的理解和赞
赏。可见,一个有“实”的人,即使生前寂寞,身后也会成就“伟
名”。
作者以李白和杜甫为例,用他们的身后名与生前的遭遇对比,固然有一定道理,然而把“名”和“仕途”联系在一起是不够恰当的;况且虽然杜甫有“名岂文章著”之叹,李白却“天子呼来不上船”,在生前就已名扬四海。换成梵·高的故事,显然要妥帖得多。
此外,就中国的读者来说,李白和杜甫是耳熟能详的,梵·高的事例则有一定的新鲜感。这就涉及选材要求的新颖性问题。“新颖”是与
“陈旧”相对而言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读者对文中材料的印象,其深刻程度是与材料的新颖程度成正比的。某一材料用得滥了,就使人失去了新鲜的感觉,它的作用也会降低。
三、调整结构
(一)范文赏析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用劳动换取,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而不会成为石油大王。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毋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过于高调的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这种行为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这样的慈善不是更伟大吗?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并且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红十字会某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但我们也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
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与孤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依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文章论证完整,逻辑严密。“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角度切入去探求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的论述,详略得当,结构严整。
(二)技法点津
一篇优秀的文章,整体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长短适中,结构完整,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过渡照应周全自然。
关于段落,最好的设计是5~9段。如果写记叙性文章,至少需要三个场面才能表现一种风气,一种性格品质;如果写议论性文章,也应该至少有三个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加上开头、结尾,要想做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就至少需要5个段落。
段落内的材料的运用,可以有以下几种:①安排一个材料或场面,材料的叙述或场面的叙述描写比较详细。这样的材料一般是人们不熟悉的材料,可以显得真实而重点突出。②安排两个材料或场面,材料的叙述或场面的叙述描写比较简略。一般采用正反对比或同类并叙的手法,显得充实全面,具有说服力。③安排多个材料或场面,一般采用排比的手法列举,列举的材料也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也有在一篇之内,同时使用以上三种安排方式的,第一部分详写,第二部分段内对比写,第三部分段内排比写。这样的文章有变化之美。
字数方面,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其实950字左右最为适宜。
四、推敲语言
第二单元“单元写作任务”已经详述,不再赘述。
[修改示例]
原稿:
眼睛告诉我
看到眼睛这两个字,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人——海伦,她应该是世人所熟悉的。是的,她是一位盲人,后天的失明,让她再也无法用眼睛去看世界,眼睛不能清楚地告诉她世上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手,手成了她的眼睛,成为她认识世界的工具。
跟海伦相比,我应该觉得幸运。我有一双眼睛,它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世界是怎样的,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认识世界。
当我呱呱落地时,第一眼看到的是父母的笑脸,欣喜若狂。渐渐长大后,眼睛告诉我父母的爱:生病时的担忧,失落时的关爱,成功时的鼓励,失败时的安慰……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关心着我,我是幸福的。
眼睛也告诉我朋友的可贵,友情的难得。昔日的同学,现在的朋友,我们打闹过,我们争吵过,也曾一起开心、难过;我们可以分享一个橘
子,也会为一个玩具而争夺不休;我们一起奋发向上,也一起忙里偷闲。记忆帮我记录着点点滴滴,眼睛见证了这些难忘的时光。
眼睛告诉我四季的不同。春天的百花盛开,绚丽多彩;夏天的炙
热,知了藏在树上,火球般的太阳照着枝叶繁茂的大树,人们则躲在有空调的屋里;秋天的丰收,果实的成熟,像蝴蝶似的黄叶轻快地飞;冬天的寒冷,干枯的树枝,现出荒凉的形状,偶尔看见落雪激动不已。四季的美景,眼睛生动地向我诉说。
眼睛告诉我战争的残酷。战火在遥远的国家燃烧,眼睛告诉我的是一双双可怜、无辜的眼睛,倒塌的房屋,流离失所的难民。
眼睛告诉我人的善良。丛飞,一位一百多个孩子的父亲,给予贫穷的孩子读书的希望,在病重时仍给予孩子们无尽的关爱和帮助。眼睛真诚地告诉我世界是美好的,人是善良的。眼睛也告诉我欣喜的消息,女排重回冠军领奖台,“嫦娥”登月……眼睛告诉我,中国在蓬勃发展。
海伦不能用眼睛看世界,可她依旧给人帮助,贡献自己的一生。我们有眼睛,更应该好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尽自己的一份力。
修改意见:这篇文章对文题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总体内容比较丰富,作者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关注时事,思考社会,感悟人生,情感比较强烈,思路比较开阔,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细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有很多的缺点和纰漏,最明显的是开头和结尾有关海伦材料的运用,失去了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和整体内容不协调,对主旨的升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议删掉。同时,对丛飞的事迹等材料也要进一步充实和挖掘,以求突出中心。此外,从语言上看,很多地方可以做进一步的修改和润色,特别是对四季优美景色的描绘,可以更精练些,更有感染力些。结尾可以增加一些言简意赅富有内涵的句
子,以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启迪。
修改稿:
眼睛告诉我
当我呱呱坠地时,第一眼看到的是父母的笑脸。随着自己的一天天长大,眼睛告诉我,父母那真挚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病时的担忧,失落时的关爱,成功时的鼓励,失败时的安慰……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关心着我,疼爱着我,我是幸福的。
眼睛也告诉我,朋友的难得,友情的珍贵。昔日的同学,现在的朋友,我们打闹过,我们争吵过,也曾一起开心、难过;我们可以分享一个橘子,也会为一个玩具而争夺不休;我们一起争分夺秒,也一起忙里偷闲。记忆帮我记录着点点滴滴,眼睛见证了这些难忘的时光。
眼睛告诉我四季的美丽: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云淡风轻,莺歌燕舞,那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那是五彩缤纷的童话;夏天,绿柳垂荫,荷苞吐艳,知了闲坐在枝头,亮着清脆的歌喉,那是炽热的爱恋,那是生命律动的音符;秋天,庄稼成熟,硕果累累,大地一片金黄,那是丰收的序曲,劳动的歌谣;冬天,白雪皑皑,冰清玉洁,银装素裹的原野,潜伏着嫩绿的萌芽,那是崭新的幼苗,那是春的序章。啊,一年四季,美不胜收,眼睛生动地向我诉说着一切。
眼睛告诉我战争的残酷,战火在遥远的国家燃烧,眼睛告诉我的是一个个可怜、无辜的身影,倒塌的房屋,流离失所的难民,和那来自死亡线上的悲惨的呻吟。
眼睛告诉我生命的价值。丛飞,一位一百多个孩子的“父亲”,给予了贫穷的孩子读书的希望,而他自己却过着贫穷的生活;洪战辉,带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上大学,他的爱心使千万人感动;李春燕,这颗照亮苗乡的“月亮”,把自己的“清辉”洒向贫困山区的土壤,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责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实现着生命的承诺,他们以闪光的足迹谱写着青春的乐章。
眼睛也告诉我令人振奋的消息,女排重上冠军的领奖台,“嫦娥”登月……眼睛告诉我,我们的祖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惊人的巨变。
所有的一切,眼睛都会真实地告诉我。
眼睛告诉我,世界将越来越和谐,生活将越来越美好,心与心之间将越来越亲近。
点评:修改后的文章,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干净利落,脉络清
晰。细读全文,可以感到文意更集中,个性更鲜明,语言更有文采,表现力更强。开头直接点明文题,既有“眼睛”,也有“告诉”和“我”,整篇下来,从父母之爱到朋友情谊,从四季之美到战争之祸,从生命价值到爱国之情,尽情挥洒,又极有层次。结尾部分,不但画龙点睛,升华主
旨,而且照应开头和标题,使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通过排比句式,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达到了发展等级的要求。
【实战演练】
一、片段训练
1.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原稿】
山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萧索沉闷的气息,有点儿豆芽的味
道,黄瘦、惨兮兮的……
爹是完完全全的庄稼人,虽然是爷们儿,但因妈长年卧床,家里的活他一人都揽了,也不让我们插手,说是怕耽误我们三姐弟学习。这些年他一个人养活五口人,我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可是,我知道学费依然是压力,我的压力,爹的压力,我们全家的压力。
【修改稿】
山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闷的气息,有点儿豆芽的味道,惨兮兮的……
爹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虽然是爷们儿,但因妈长年卧床,家里的活他一人都揽了,也不让我们插手,说是怕耽误我们三姐弟学习。
我见过爹孵豆芽。嫩黄的豆子铺了一缸,再洒些水,压上石板,隔些日子去看,不觉大惊——石板被下面的豆芽顶了起来。爹不紧不慢地淘豆芽,有意无意地让我看压在最下面的豆子——芽竟长得最旺!
孩子,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爹在我情绪不好时时常这样说。
这些年他一人养活五口人,我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可是,我知道学费依然是压力,我的压力,爹的压力,我们全家的压力。
答案:修改稿较之原稿增加的内容属于细节刻画,从这个微小但细致具体的生活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用心良苦的父亲形象,他用生活中质朴的道理给孩子以鼓励与启示。“孵豆芽”这一情节也呼应了上文“豆芽的味道”。
答案:“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应该称得上是圣了。虽然孔子说
“尧舜其犹病诸”,但是,在洪水滔天的上古时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百姓摆脱洪魔的灾难;在备受英国压迫的印度,英雄甘地率领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在经济困难的时期,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指引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所以,仁者爱人;而爱人的仁者,自然为人所爱。
3.下面的语段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若不能,应怎样修改?
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到10点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读到半夜两点钟。正是她的勤奋,才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德国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答案:上面的语段中,所选论据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文段观点是
“勤能补拙”,但所选论据只是证明勤能成功,而没有阐述“拙”这一方面。
修改示例: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爱迪生上小学时被老师和同学称为“智能低下的人”,结果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辍学了。但是,爱迪生并没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仰慕的大发明家。我国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郑板桥,因为天资愚拙,记忆力差,便“笨鸟先飞”,以惊人的毅力刻苦攻读,他躺在床上看书,骑在马上看书,上厕所的工夫也抓紧看书,一本书要读几遍、几十遍,直至融会贯通。多年的励志奋发,终于使他在诗、书和画等方面都有了很高的造诣。
二、整篇训练
下面这篇文章存在着一些不足,请根据上面所讲知识,修改这篇文章。
【原稿】
不能没有你
熟悉的田野上再也见不到那道熟悉的风景了——那个挥舞着牛鞭的苍老身影,那是我的爷爷。由于家里孩子多,我是由这个赶着牛耕地种田,给我讲述美丽故事的爷爷抚养长大的,在我的心里,我是爷爷的女儿。没有人会明白,我失去爷爷的哀痛。
就在那个夏天,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失利——高考落榜了。考完后,我就窝在了爷爷的小屋,闭门不出。爷爷早就看出了端倪,但是他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故意乐呵呵地逗我开心。下地回来,总是顾不得疲惫拉我下棋:“孙女,来,陪爷爷下一盘,给我解闷子。”于是我们爷孙俩在你来我往中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在爷爷的影响下,我渐渐地忘却了失利的痛苦,乐呵呵地跟着爷爷下地帮忙了。
爸爸总是说:“女孩子家,读两年书认几个字就行啦!”爷爷这时总是站在我这边:“谁说女孩就不能上大学了?我看英儿就行,你不供我供!”爸爸这时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其实我也知道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还有两个弟妹要上学啊!每到这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回自己的小屋,一个人偷偷地哭泣,我是真的不甘心啊,我多想与同学一起走进大学,我多想徜徉在大学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我多想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听教授讲课。大学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但我只能把这些深深地埋在心底。现在我却只能面对烈日和黄土,我不禁为未来感到忧虑,难道我只能一
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早早嫁人生子吗?可怕啊。我有一个小学同学,现在她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天天背着孩子下地、做饭……但我又能怎样,我实在是不甘心,不甘心啊。这时我还隐隐地听到爷爷在教训爸爸:“你是怎么做爹的,孩子考不好本来就挺伤心的,你不但不鼓励
她,还拿话再伤她……”亲爱的爷爷,谢谢您,谢谢您的理解。如果没有您,谁还能理解我,宠我,爱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爷爷为了让我彻底放下包袱,老是拉我一块去下地:“你不用干活,出来散散心,放下包袱,好好放松一下!”我和爷爷一起赶着牛走在乡间的土地上,看到绿绿的草、清清的河,听着黄牛悠扬的叫声。那段时间是我高考后过得最开心的日子。
看着昔日一同落榜的同学都陆续去复读了,我心里也痒痒的,爷爷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没过几天,爷爷对我说:“英儿,你也去复读吧!爷爷支持你!”由于爷爷年龄大了,挣不了多少钱,就忍痛把老黄牛卖了,看着爷爷把很厚的一叠钱交到学校时,我真的很心疼。爷爷却转身对我笑了笑:“要好好学,给爷爷争口气啊!”我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时我看到有好几个同学已经在学校里了,我走过去和他们说一些相互鼓励的话,我们都说要在今年努力学习,争取考一个好的大学,并且相约在大学会师。那天,我过得很高兴,我的大学梦又开始了。
今天,我的爷爷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岁月的河水并没有冲淡我对爷爷的记忆,还有那为我牺牲的老黄牛。他们是我最美最真挚的回忆,他们已深深地印在我的梦里。
答案:【修改稿】
不能没有你
熟悉的田野上再也见不到那道熟悉的风景了——那个挥舞着牛鞭的苍老身影,那是我的爷爷。由于家里孩子多,我是由这个赶着牛耕地种田,给我讲述美丽故事的爷爷抚养长大的,在我的心里,爷爷是我最亲密的人。因此,没有人会明白,我失去爷爷的哀痛。
就在那个夏天,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失利——高考落榜了。考完后我就窝在了爷爷的小屋,闭门不出。爷爷早就看出了端倪,但是他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故意乐呵呵地逗我开心。下地回来,总是顾不得疲惫拉我下棋:“孙女,来,陪爷爷下一盘,给我解闷子。”于是我们爷孙俩在你来我往中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在爷爷的影响下,我渐渐地忘却了失利的痛苦,乐呵呵地跟着爷爷下地帮忙了。我想,那时要不是爷爷的开导,我怎么会熬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爸爸总是说:“女孩子家,读两年书认几个字就行啦!”爷爷这时总是站在我这边:“谁说女孩就不能上大学了?我看英儿就行,你不供我供!”爸爸这时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其实我也知道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还有两个弟弟妹妹要上学啊!每到这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回自己的小屋,一个人偷偷地哭泣,但我是真的不甘心啊,我多想与同学一起走进大学,我多想徜徉在大学校园的林荫小路上,但我只能把这些深深地埋在心底。现实是残酷的,幸亏,我还有爷爷,是爷爷的那几句话让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亲爱的爷爷,谢谢您,谢谢您能如此地理解我。那时若没有您,没有您与我一起扛过那些残酷的日子,我会是多么孤独与无奈!有您在身边是我最大的幸福。
接下来的日子里,爷爷为了让我彻底放下包袱,老是拉我一块去下地:“你不用干活,出来散散心。不就是大学吗,爷爷知道你一定会考上的,现在的任务就是放松!”我和爷爷一起赶着牛走在乡间的土地
上,看绿绿的草,清清的河,听黄牛悠扬的叫声。那段时间是我高考后过得最开心的日子。
看着昔日一同落榜的同学都陆续去复读了,我心里也痒痒的,爷爷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没过几天,爷爷对我说:“英儿,你也去复读吧!爷爷支持你!”由于爷爷年龄大了,挣不了多少钱,就忍痛把老黄牛卖了。拿着卖牛的钱,我泪如泉涌,爷爷对我笑着说:“哭什么,爷爷还能干,将来还要供你上大学呢,好好学,给爷爷争口气!”我认真地点了点头,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考上大学,一定要让爷爷过上好日
子。爷爷,我要怎么感谢您,为了我,您卖了陪伴您十几年的老黄牛,卖了您唯一值钱的家当。亲爱的爷爷,孙女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希望!
今天,我的爷爷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岁月的河水并没有冲淡我对爷爷的记忆。他是我最美最真挚的回忆,已深深地印在我的梦里。
【点评】 ①修改后经过增加议论,切中要害,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爷爷的感激之情,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②第五段经修改后更加简练,删除多余的叙述,使中心更加明确。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要切合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写,更不能喧宾夺主,盖过记叙的部分。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