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仰卧推起成桥》
《技巧—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辅助练习、模仿学习、保护帮助等方法促使技能形成。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中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感受体育乐趣。通过练习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增强体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1.技巧—仰卧推起成桥 2. 游戏:“滑向北京冬奥”
教材版本: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 一至二年级 全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单元课次
仰卧推起成桥单元共3课时,6次课,本课为第3次课。
课次 技能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发展学生髋、腰、肩的柔韧性,初步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 重点:髋、腰、肩的柔韧性 难点:明确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
2 初步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掌握蹬地挺髋的动作。 重点:蹬地挺髋动作 难点:向上挺髋用力
3 进一步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提高推手挑腰的动作能力。 重点:推手、挑腰 难点:动作协调用力
4 改进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使90%以上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 重点:蹬地、挺髋、挑腰 难点:动作协调用力
5 巩固提高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动作,使90%的学生独立完成动作。 重点:蹬地、挺髋、抬头与两手推撑的协调配合 难点:协调配合
6 进一步巩固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动作,拓展提高,合作展示。 重点:动作连贯完成 难点:创新、合作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仰卧推起成桥是小学技巧中一项基本的技术动作,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脊柱的柔韧性较好,关节的组织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因此发展柔韧性较为适宜。通过仰卧推起成“桥”的练习,发展肩、腰、胸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提高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为水平三脚蹬墙手倒立、侧手翻等技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练中,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以及与同伴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感悟合作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为小学低段二(3)班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前期的技巧教学中学习过前滚翻,但由于没有接触过体位倒置的技巧项目,因此出现畏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本节课的开始就激发了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勇气。同时,该班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表现欲,结合他们这种特点,在整堂课中设置了自主创编及多种挑战练习方式,激发兴趣的同时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通过前两次课的学习,对学生髋、腰、肩的柔韧性进行了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同时也发现了本班大部分学生的柔韧性较好,尤其是几个学舞蹈的女生,对此,我在本节课将发挥他们骨干的引领作用,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部分学生由于推手、挺髋不够,不能较好的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本节课的开始部分增设了双人间的辅助练习,基本部分中通过诱导练习、跪立推手、自制悬垂物等方法,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课时教学计划
班级:二(3)班 人数:50人 课次:3
教 学 内 容 1.仰卧推起成桥 2.游戏:“滑向北京冬奥”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掌握推手挑腰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力量。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乐于合作的意志品质。
教学 重难点 1.进一步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掌握推手挑腰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力量。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乐于合作的意志品质。
课 的 结 构 课的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与组织 负荷量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2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2.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 4.宣布内容 5.提出要求 队列练习 1.原地三面转法 2.齐步走 组织队形:成四列横队 ★ 教法: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鼓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3.学生听指挥练习。 要求:队列整齐、精神饱满。 1 1
准 备 部 分 6 分 钟 一、一般准备活动 韵律操《动起来》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全身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跳跃运动 二、专项准备活动 1.跪坐拉肩 2.跪立后屈 3.反向压肩 4.俯卧拉腰 组织队形:体操队形散开 ★ 教法: 1.教师随音乐并做操,学生模仿。 2.教师强调动作要求。 要求: 1.跟随音乐认真练习。 组织队形:同上 教法: 1.师生共同口令练习。 要求: 1.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3 3 1 4*8
基 本 部 分 29 分 钟 仰卧推起成桥 仰卧推起成桥练习方法: 仰卧垫上腿分开; 屈腿夹肘肩上撑; 挺髋推手腰用力; 抬头挺胸桥完成。 重点:推手、挑腰 难点:动作协调用力 游戏:“滑向北京冬奥” 游戏方法:学生4人一组,听到发令后,运用垫子,模拟小船滑行,到达指定位置后,将小球防止垫子上,运回起点后,与下一名学生击掌,下名同学即刻出发。最先完成接力的一组胜利。 规则: 1.发令或击掌后才能开始。 2.按要求路线跑,完成任务 组织队形:同上 教法与学法: 1.听口令“小蛇出洞”胸腰练习。 2.听口令“小小船儿”展髋练习。 3.2人一组,保护帮助练习。 4.师生示范辅助练习跪立推手 5.2人一组自由练习(提示:用力推手向上)。 6.出示展板,教师讲解示范。 7.学生独立练习仰卧推起成桥。 8.师生共同示范辅助练习挑腰触球 9.设疑: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挑战成功的?(挑腰向上) 10. 2人一组挑腰触球练习。 11.教师巡视指导(提示:用力向上挑腰)。 12.优秀学生示范。 13.出示评价标准。 14.学生自由练习并自评。 15.教师小结。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引导学生组成游戏队形进行游戏。 3.一个学生示范练习 4.学生集体练习 5.小组比赛 6.教师小结 要求: 1.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22 7 1 1 2 1 2 1 3 1 30秒 2 3 30秒 1 2 1 2-3次
结束 部分 3 分 钟 放松操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三、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组织: 要求:动作自由、自然放松 教法: 1.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放松。 2.教师小结:教学情况。 2 1
器材 小垫子29个、沙包28个、自制悬垂物15个、展板2个。
运动负荷曲线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 课后小结
30-42%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互评
运用展板进行自评,通过双人合作练习进行互评。有效的使学生了解自身完成情况。
2.教师评价
在练习中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动作的要点。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体操意识,适时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二、评价指标
等 级 优秀 良好 加油
技 评 标 准 独立完成,动作连贯,身体成桥。两臂、双腿伸直 独立完成,动作连贯,身体成桥。两臂、双腿基本伸直 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两臂、双腿努力伸直
七、本课特点
1.依据课标要求及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特点及项目特性,掌握技能,发展运动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水平一的学生要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提出的评价要点是: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协调性。而仰卧推起成桥是一项发展学生柔韧性的重要教材。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准备活动中,通过自编操的练习,发展学生节奏感。在基本部分中,采用挑战闯关的活动情景,设置不同形式的练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柔韧性。在游戏环节中,通过趣味性游戏滑向北京冬奥,进行体能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协调性,对掌握技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2.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在教学中力图一物多用的原则。
垫子作为主要教具用于整堂课的教学中。从准备部分的热身操,到主体教学环节的垫子上练习,再到最后的游戏“滑向北京冬奥”,垫子得到充分的使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避免过多的调队与器材的运用,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连贯性,使整堂课更加完整,更具实效。如果将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学生接受上可能有些困难,于是,我将其动作要领分解为推手练习、挑腰练习,先让学生做分解动作,再进行组合,降低了动作的难度,却提高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3.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脊柱的柔韧性较好,关节的软组织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是发展柔韧性的最佳时期。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练习仰卧推起成“桥”,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柔韧性练习,准备活动的两人压肩、跪坐拉肩、仰卧拉肩,基本活动中利用小蛇出洞、小小摇篮诱导练习帮助学生体会挺腰、挑腰的柔韧性动作。到学生分组互相帮助尝试推起动作,通过这些柔韧性练习让学生身体的柔韧得到一定的发展,更好的仰卧推起成“桥”。
4.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对学生自身进行全面分析。
我通过出示展板,让学生对其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进行生生评价;通过优秀同学展示的方式,进行师生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对自身完成能力及改进方向有了明确的定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