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09: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 4*三月桃花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丽(yǐ) 应和(hé) B.谈心 (tán) 纤细(qiān)
C.丝绸(chóu)回旋(xuán) D.和好(hé) 旋风(xuán)
2.《三月桃花水》中的“桃花水”是指( )
A.雨水 B.流着花瓣的溪水 C.春水
3.下列各项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B.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地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C.它看到了垂柳披上了长发。
D.三月的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4.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清水倒映出了天、云、山、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
①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一个不大的潭。②潭水清澈透明,潭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③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金色的画框。④大自然真是个能工巧匠。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B.《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一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
D.“啊,河流醒来了!”“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
二、填空题
6.读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
1.那忽大忽小的的水波声,应和( )着拖拉机的鸣响。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 )丽的朝( )霞,向前流啊。
3.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 )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4.唐朝( )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7.从文中找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
(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后的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弟弟在空地上蹦蹦跳跳地踩水,可爱极了。(改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转述
一、知识链接。
转述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一般情况下,转述别人的话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然后,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最后,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二、吴悦在教学楼下见到了刚开完会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说:“明天下午第三节,学校要举行大扫除比赛,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打扫结束后,你们先在教室自习,等我去检查验收。”吴悦该怎样向同学们转述老师的话呢,转述之前,可以先想想这些问题。
1、转述的主要信息:
大扫除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工具:_________________
结束后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一人称“______”,改为转述句时应改为第三人称“______”,例句中的第二人称“______”,应改为第一人称“______”。
3、冒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号去掉。
4、不改变原句意思,但可以适当改写或删减词语。
三、请把吴悦要转述的话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刘湛秋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0.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_____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的写法,写出了________。
11.桃花水真的美,美在________,美在_____,美在_______。
12.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心情在变化,由一开始的_____,到后来的________,再到最后的__________。
1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__,我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
14.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最美的名字
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chú 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 yè),全都吐了出来。“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 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5.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16.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中有两个“我们”, 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
18.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学过的文章要非常熟悉,在本篇文章中,“桃花水”是指春水。
3.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A选项比喻句,将光芒比作丝绸。B选项拟人句,从“低语”、“谈心”可以看出。C选项是比喻句,把柳枝比作了头发。D选项没有用修辞手法。
4.B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5.B
【解析】

6. hè qǐ zhāo hé cháo
【解析】

7. 美丽 明亮
【解析】

8. 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 瓜藤和叶构成了装饰。 雨后的松柏挺直了腰板,显得更加苍翠了。 弟弟在空地上蹦蹦跳跳地踩水,像个猴子一样可爱极了。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怎么能不感到无比的幸福?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的问题是重复累赘,去掉“许许多多”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所以本句话缩句即可改为,瓜藤和叶构成了装饰。
(3)本题考查的是改为拟人句,拟人即把物当成人来写,在本题中把雨后的松柏赋予人的形态特征,即可改写为,雨后的松柏挺直了腰板,显得更加苍翠了。
(4)本题考查的是改为比喻句,比喻即写出本体和喻体。要写出把A比作B,在本题中,可以改写为,弟弟在空地上蹦蹦跳跳地踩水,像个猴子一样可爱极了。
(5)本题考查的是本句换一个说法,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含义即可。本句话可以改为反问句,即改成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怎么能不感到无比的幸福?
9. 明天下午第三节 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 打扫结束后,同学们先在教室自习,等李老师去检查验收 我 他 你们 我们 逗号 引号 李老师说,明天下午第三节,学校要举行大扫除比赛,每个人按照自己以前的分工,带上相应的劳动工具,打扫结束后,我们先在教室自习,等他去检查验收。
【解析】

10. 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1. 有声 有色 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2. 惊喜 高兴 激动
13. 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 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填空。
(1)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当作人来写,会舞动,写出了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1.
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用“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结尾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胸臆,这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美在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2.
本题考查人物心情的变化。
由“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可知,一开始作者看见桃花水,听见桃花水流动的声音,作者是惊喜的。
由“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知,作者从听觉、视觉方面感受到了桃花水的美,此时的心情是高兴的。
由“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可知。这是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
13.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写了“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透过清澈的桃花水看见春天不同的美丽的景象,发挥想象,将自己看的景象写出来即可,如小燕子飞出巢穴,在衔泥筑窝河岸边;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用柳枝编织绿环戴在头上,在追逐打闹。
14.
本题考查谚语的识记。
关于春天的谚语有很多,如: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5.zhuō 由来 yàn 即使 解救
16. 一点希望都没有,失去信心。 不同于一般的。
17. 秦沫沫和两个阿姨 同学们 一个感人的故事
18.秦沫沫和两个阿姨在废墟下的求生经历。
19.两位阿姨,你们在绝境中对秦沫沫伸出援手,用爱的唾液让这个小女孩得以生存,对你们耐心、舍己为人地付出表示感谢。
【解析】
15.略
16.略
17.略
18.略
19.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