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16: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2 祖父的园子
一、选择题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只有一处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zha) ,样样都有。
B.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liang)
C.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hǔ)承认下来就是了。
D.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胡闹(nao)一阵。
3.关于《祖父的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B.《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C.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D.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菜园里种菜时顽皮淘气的趣事。
4.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5.下面句子的标点错误的是( )
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B.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C.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二、填空题
6.课本直通车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这里是“我”______________。本文展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童年生活。
2.季羡林先生认为月是________明,这表达了他对______之情。我国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再如:举头望明月,________。
3.“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梅花的精神是指_______________。自古以来,我国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等。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厉( )咆哮( ) 拥戴( )请求( )
凝视( )粗暴( ) 纯洁( )温柔( )
侵犯( )安静( ) 暖和( )充满( )
轻盈( )误解( )驱逐( )舒展(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仿写)
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
_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像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0.这篇文章的开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祖父的慈祥、和蔼。
12.文章中多处写了“笑”,使人感到了人物的快乐。下面对“笑”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祖父插上花后,非常的滑稽,“我”看到忍不住笑起来。
B.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起来,是因为“我”在祖父的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红彤彤的花。
C.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他知道了那玫瑰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
13.画“____”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shān shàn)着扇(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yì jì)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4.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5.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18.“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D
【解析】
【详解】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平时要多朗读、背诵。
B项《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林海音的作品有《城南旧事》《春风》等。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代表作有《生死场》、《弃儿》、《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所以,答案选B。
4.A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①把蜜蜂比喻成小毛球。运用比喻修辞;②由“哪里会追得上?”可知这是反问修辞;③由“愿意”可知这里将黄瓜拟人化,运用拟人修辞;④由三个分句组成,是排比修辞。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运用。
A.正确的句子标点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6. 呼兰河传 萧红 花 菜 树 蜻蜓 童年的乐园 快乐、自由、幸福 故乡 故乡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低头思故乡 精神、品格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示例:文天祥 李大钊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全文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静夜思》。全诗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严肃 呐喊 拥护 申请 凝望 暴躁 单纯 和气 冒犯 宁静 温和 全部 轻快 误会 驱赶 伸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严肃;呐喊;拥护;申请;凝望;暴躁;单纯;和气;冒犯;宁静;温和;全部;轻快;误会;驱赶;伸展。
8. 小明不但没有好好学习 跑去打球了 这里的花再好看 我亲手栽种的向日葵
【解析】

9.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所以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模型似的。
【解析】

10.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我”戏弄祖父做铺垫。
11. 调皮、可爱 祖父笑,没有生气
12.A
13.表达了“我”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
【解析】

14.shān,√ shàn,√ ménɡ,√ yì,√
15. 外婆带“我”到院子里乘凉,给“我”讲故事。 “我”在月光下捉蛐蛐儿,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中秋节,“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
16.我悄悄走进草丛……把它捉起来
走、打、翻、捂、捉。
17.①//②③④//⑤⑥
18.“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