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手指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手指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19: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 22 手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国 纽扣 相貌 秽物 B.冲撞 姆指 渺小 阻挡
C.堂皇 接触 附庸 贴身 D.功劳 享乐 痛痒 团结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
B.这次考验,证明他是一个忠肝义胆、爱憎分明的好同志。
C.这座新建的剧院将设演奏厅及其他附庸设施。
D.北京故宫是一个富丽堂皇、举世无双的地方。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B.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C.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D.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
4.《手指》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马克·吐温 C.费奥多罗夫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本正经”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B.“左膀右臂、翻来覆去”这两个词语中都分别含有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C.“养尊处优”和“娇生惯养”的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
D.“明了”的反义词是“模糊”。
二、填空题
6.量词填空
一( )教室 一( )窗户 一( )裙子
一( )神话 一( )镜子 一( )村庄
一( )小岛 一( )鸟窝 一( )颜色
一( )梨树 一( )乌鸦 一( )比赛
7.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一写。
(1)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2)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
(3)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
三、语言表达
8.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_________。
(2)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双脚踏地,双臂猛摆,像_______________。
(3)我贪婪地读着书,像______________。
(4)仿照前面句子表达的特点,根据情境写话。
①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跳进水里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笑话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在你收集的笑话中,选一个最精彩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0.用“  ”标出描写食指姿态的句子。
11.拇指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食指比拇指更加______。(用文中词语填空)
12.文中画“  ”的部分运用了__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试运用以上修辞手法,写一写大拇指的其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画“______”的部分对______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运用了_____ 描写,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 )
A.突出食指工作比大拇指复杂。
B.突出相比大拇指,食指更重要。
C.强调食指在五指中最辛苦。
D.食指和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
课本梳理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4.从全文看。作者对五个手指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无名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17.五个手指的协调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要先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回归语境,辨析这个词语是否运用恰当。
C项中,“附庸”一词的解释有两种:①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②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在该语境中,搭配“设施”一词不当,此处用“附属”更准确。
3.B
【解析】

4.A
【解析】
【详解】
此题对作家作品的考查。在于平时的积累。《手指》作者是丰子恺。
5.C
【解析】

6. 间 扇 条 个 面 个 个 个 种 棵 只 次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量词的掌握。解答这类题,平时要多注意积累,根据语言习惯填写合适的量词。
7. 排比 拟人 比喻
【解析】
【详解】

8. 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了芳草地 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像是一个大型怪兽发出怒吼,要把整个宇宙震碎似的,令人毛骨悚然。 孩子跳进水里玩耍,又是扎猛子,又是立蜻蜓,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鸭子,在水里追来追去,开心极了。
【解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比喻句的掌握。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比喻句的掌握。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9.哥们,你有什么伤心事,让我们听听乐一乐!
【解析】

10.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11. 肯吃苦 机敏
12. 拟人 排比 例如做力气活,在用力把握时,他是得力的干将;在所有的捏的动作时,他总是默默地协助;在做挤压动作时,他还是大力士。
13. 食指 动作 A
【解析】

14.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15.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16.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17.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解析】
14.此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结合全文,“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可知答案。
15.此题考查短文理解能力。第一段主要讲解了无名指和小指。从“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可知答案。
16.此题考查短文理解能力。第一段主要讲解了无名指和小指。从“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可知答案。
17.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能力。第二段写的是五指的协调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