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7*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同步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思量 度量 测量 量力而行 B.单车 孤单 单于 单刀赴会
C.模拟 模型 模样 模棱两可 D.记载 连载 转载 三年五载
2.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天涯海角(边际) 聊以自慰(闲谈)
B.跃跃欲试(想要) 聚精会神(聚集)
C.欣喜若狂(好像) 成群结队(结束)
3.下列词语与“贫富”“贵贱”的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巨大 渺小 B.高低 厚薄 C.遥远 嘶哑
4.下列各句能和“天边偶尔飘浮着的白云”连接成贴切比喻的一项是( )
A.像条条闪耀的银链 B.像片片光滑的羽毛
C.像股股奔涌的喷泉 D.像缕缕洁白的棉絮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选一选。
5.汤姆是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6.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
A.顽童,调皮捣蛋
B.足智多谋的人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qī cǎn zhēng zhí shēn yín kǒng bù
( ) ( ) ( ) ( )
jīn jīn yǒu wèi chū qí bù yì
( ) ( )
8.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__怎么了__孩子__喂__快来人哪__快拿杯水来__
2.汤姆才听说卡迪夫山发生的事__还得知那个__衣衫褴褛的人__的尸体最后在渡船码头附近被发现了__很可能是在逃跑途中溺水而死的__
三、语言表达
9.下面玲玲和老师的一段通话记录,请联系老师说话的内容,发挥想象,把玲玲与老师的对话补上。
玲玲: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你是玲玲啊,叫你爸爸或妈妈接电话行吗?
玲玲: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哦,既然他们不在家,那就请你转告一下。
玲玲: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是这样,学校明天晚上7:00召开家长会。
玲玲: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还是你细心,在教师办公室二楼会议室,主要征求他们对学校的办学有什么意见。
玲玲:__________________。
把玲玲转告她爸爸或妈妈的话整理一下,并写下来:____________。
1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词造句。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名著《老人与海(节选)》,完成练习。
老人与海(节选)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到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②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③他回到船艄,船还是好好的,他想。
④“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1.文中的“他”指的是( )
A.渔夫 B.鲨鱼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A.语言描写 B.环境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13.短文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鲨鱼,作用是( )
A.表现这片海域不宜捕鱼,鲨鱼太多,困难很大。
B.说明海洋里鲨鱼很多,对人类的威胁很大。
C.从侧面衬托了渔夫顽强不屈、坚毅果敢的性格特点。
D.说明渔夫不怕危险,敢于冒险。
14.“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是全文的______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汤姆吃晩饭的时候,总是瞅机会偷糖吃,波莉姨妈这时开始问他,话里充满了诡计,而且非常巧妙——因为她要设点圈套,套他说出实话来。跟其他许多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她很自负,并且相信自己很有点子,会耍弄诡秘狡猾的手腕,把自己极易被人识破的诡计当作最高明的计策。她问:“汤姆,学校里挺热的,对吧?”
“可不是,姨妈。”
“热得厉害,对不对?”
“对,姨妈。”
“那你是不是特别想去游泳呀,汤姆?”
汤姆忽然感到有点慌张——一丝不安和疑惑掠过心头。他偷偷察看波莉姨妈的脸色,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没有啊,姨妈,呃,没怎么想去。”
老太太伸出手来,摸了摸汤姆的衬衫,衬衫是干的,她正准备再摸摸他的头,这时汤姆明白了她的用意,所以避开说道:“不过我和一些人倒是在抽水机旁往头上浇水降暑来着,你瞧,我的头现在还是湿的呢。”
波莉姨妈不免为自己落后一步深感懊恼。随后,她灵机一动,想出了检验汤姆的新方法。她说:“汤姆,你往头上浇水,用不着拆掉你衬衫领子上缝的线,是吧?你解开上衣纽扣让我瞧瞧!”
汤姆悠然自得地解开上衣,那领子还是缝得好好的!“真是怪事儿。算了吧。我看你旷课去游泳了。我觉得你就像俗话里所说的烧焦毛的猫一样——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坏。不过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可是,希德这时却开口说道:“我记得姨妈给他缝领子的时候,用的是白线,可是现在却是黑的。”
“对呀,我确实是用白线缝的呀!汤姆……”
汤姆已经一溜烟跑到了门口,他回过头说:“希德,我看你是欠揍!”
15.上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16.为了套出汤姆的实话,波莉姨妈设计了以下几个圈套,把它们补充完整。
①问汤姆学校里是不是挺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摸摸汤姆的衬衫是不是干的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悠然自得”写出了汤姆( )的心理。
A.紧张害怕 B.自信得意 C.幸灾乐祸 D.迫不及待
18.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从文中可知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19.你喜欢书中的波莉姨妈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A项思量和测量中的加点字读“liáng”, 度量和量力而行中的加点字念“liàng”;
B项“单于”中的加点字读“chán”,其他的读“dān”;
C项“模样”中的加点字读“mú”,其他的读“mó”;
D项中的加点字均读“zǎi”。
2.B
【解析】
略
3.B
【解析】
【详解】
考查词语的形式。“贫富”“贵贱”的形式是:每个词语中的两个字互为反义词,B选项符合。
4.D
【解析】
略
5.B
6.A
【解析】
【分析】
5.
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根据内容可知,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6.
考查了名著阅读,要注意平时积累,要熟悉名著内容,掌握名著的主要情节,理解名著里的人物形象。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熟读可知,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一个顽童、调皮鬼。
7. 凄惨 争执 呻吟 恐怖 津津有味 出其不意
【解析】
【详解】
略
8. “ , ! , ! !” , “ ” , 。
【解析】
略
9. 喂,您好!我是玲玲,请问您找谁? 对不起,我爸妈不在家啊! 嗯,好 您说吧什么事? 哦,那我想请问一下,家长会会议室设在哪呢? 好的,我会转告给他们的,您放心吧!老师再见! 爸妈,今天老师来电话说让你们明天晚上7:00去学校开家长会。地点就在教师办公室二楼会议室,说是主要征求他们对学校的办学有什么意见。明天你们准时到就行了啊!
【解析】
略
10. 目光投向主席台。 不能。因为“投向”更能表现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的思想感情。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同志们!用石头砸!”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半点儿党的秘密!” 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是那么明媚,天空是那么晴朗。
【解析】
略
11.A
12. B C D A
13.C
14. 中心 你可以把一个坚强的人杀死、毁灭掉,但他那永不言败的精神和信念不可磨灭,只要他还活着就会去战斗,去争取胜利。
【解析】
略
15.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16. 问汤姆是不是想去游泳 检查汤姆衬衫的领子
17.B
18. 波莉姨妈设圈套想要套出汤姆的实话 调皮机智
19.我喜欢波莉阿姨。因为她照顾汤姆,一心一意把汤姆培育成一个有礼貌的人。很有爱心。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