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10: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
一、选择题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爱不释手( )
A.解释 B.消除 C.放下 D.释放
2.奋不顾身( )
A.转过身 B.注意,照管 C.拜访 D.但是
3.斩钉截铁( )
A.切断 B.量词 C.阻拦 D.截止
4.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燕(yān)山水库的上空有几只燕(yàn)子悠闲地飞着。
B.我鼓足了劲(jìn)儿爬上山顶,终于看见了刚劲(jìnɡ)有力、生机盎然的竹子。
C.我不停地埋(mái)怨自己,怎么能把别人埋(mán)藏在心底的秘密说出去呢?
5.鲁迅先生一生爱憎分明,同敌人战斗从不屈服,对人民群众竭尽所能。如果用一句名言来形容鲁迅先生,你会选( )。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下列古文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________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________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 捍卫 聚焦 B.传递 保全 凝聚
C.传递 捍卫 凝聚 D.传播 保全 聚集
二、填空题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压迫别人, 奴役他 ( )
2.侵害别人的利益 ( )
3.改善,提高 ( )
9.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还有墨水,( )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2)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 )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 )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4)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语言表达
10.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____________。这句话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和标准,表明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
(2)仿照这个句子,用“完全”“彻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_________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______的死就重于泰山,因为____________。现实生活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死同样重于泰山,因为他们都是__________而死的。
11.照样子,补写句子,使表达更贴切。
(1)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再见了,哺育我成长的母校!再见了,________!再见了,________!我要把这温馨而美好的记忆珍藏。
(2)在我心中,老师是冬日的暖阳,春日的________,夏日的________……我爱我的老师!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2.请用“ ”选段的中心句。
13.对于死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是怎么论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4.为了说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文章举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出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B.第三段与主人公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C.因为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几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①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句子②指出________________;句子③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④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即“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演讲。文中提到张思德的地方仅两处,是否是对主题的偏离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解析】

4.C
【解析】

5.B
【解析】

6.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文朗读节奏划分。古文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文言文的传统方式。首先要注意句意,抓好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和断句的标志,还要注意句子中的主谓结构。
句子译为:人本来都有一死,有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轻,为什么去死是不一样的。“人固有一死”一句,可以不停顿,也可以在主语后停顿。排除BC。“重于”是一个固定结构,不能断开,可排除D选项。
7.C
【解析】

8. 压迫 剥削 提高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词语解释的掌握情况,根据所给意思,结合课文的学时积累,选出合适的词语填空,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9. 只要 就 不是 而是 既然 就 如果 就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及运用。
(1)这句话前后表条件关系;
(2)这句话前后表并列关系;
(3)这句话前后表因果关系;
(4)这句话前后表假设关系。
10. 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时刻想着人民 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 示例:你完全不用再解释了,我已经彻底对你失望了。 司马迁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 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孔繁森 王继才 为人民为祖国的利益
【解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意思的识记、理解能力以及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据所给的提示,结合语境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完全:指全部、彻底。也叫很全面的意思。句子中指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
彻底:贯彻到底。句子中指将为人民利益的工作贯彻到底。
2.考查了内容理解及思维拓展。这句话出自写史记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再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读可知,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结合对死比泰山还重的理解即可,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如方志敏、黄继光等。
11. 教导我成长的老师 陪伴我学习的同学 微风 绿荫
【解析】

1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3.他先引用名言,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然后运用对比的写法,具体写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
【解析】

14.“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15.B
16.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办法对人们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我们不怕任何人批评 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 对人民有好处
17. 毛泽东 示例:不是。虽然文中直接提到张思德的地方仅有两处,但是文章处处都与张思德密切相关,比如文章多次谈到的“死”“牺牲”以及文章最后的“送葬”和“开追悼会”。
【解析】
1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定位。通读文章,站到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这一建议写出即可。
1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第三段是对主题的拓展,意义重大,不可删去。选项C说法不正确。
16.考查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熟读划线句子可知,包含四句话,写了四方面的意思。即: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欢迎别人指出缺点。③为人民的利益,我们坚持正确的。④对人们有益的建议我们就采纳。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与写法的理解。文中提到张思德的地方虽然仅有两处:一处是说他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另一处是说他的死意义重大。但是写其他的地方都与张思德密切相关,比如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也是起到论据的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