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导入新课】何为“革命”,何为“工业革命”
我们把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工业生产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又叫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之后向欧洲大陆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许多人提出不同解释。有些人强调圈地的后果,认为圈地运动把农民赶离土地,迫使他们到工业生产中寻找出路。有些人说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原始资金,让英国的工业得以发展。还有人认为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因素,英国是岛国,海上交通便利,又处在世界贸易的有利位置上,易于开辟世界市场。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但根本的一个因素却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民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2.其他条件
(1)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在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英国)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600%之间。1698年,英国约15%的海运贸易是与其殖民地进行的,但是到177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45年期间,海外掠得的财富分给政府的部分就有1200多万英镑。
——姚介厚,李鹏程《西欧文明》
18世纪后期世界贸易路径
2.其他条件
(2)市场(国际市场)、原料——殖民扩张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2.其他条件
(3)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国内市场)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圈地运动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美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自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中外历史纲要(下)
(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仲《世界通史》
2.其他条件
(4)技术——专利制度的刺激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它已经在西欧的制造生产领域里取得了统治地位。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2.其他条件
(4)技术——专利制度的刺激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624年《专利法》出台后的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了53项发明专利。17世纪90年代,新专利开始急剧增长:1691年登记了64项,1690—1699年则达到了102项。1700—1759年,发明专利共达379项。新发明不断涌现,并被广泛采用,通过专利技术建造大型工厂也极为普遍。1630年,英国最先获得了蒸汽机的专利。1663年,爱德华·萨默塞特获得了一种蒸汽泵的专利。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并于1770年登记了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了广泛推广。……
专利制度对英国发明的不断涌现和新工业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财产的所有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创新的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从而鼓励了发明。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2.其他条件
(4)技术——专利制度的刺激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飞梭织布机(提高效率)
珍妮纺纱机(细而易断)
1733年飞梭
水力纺纱机(粗而结实)
走锭精纺机(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地理限制)
骡机
2.其他条件
(4)技术——专利制度的刺激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785年(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瓦特(1736—1819)
2.其他条件
(5)市场需求增长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已知的数据表明,在18世纪,英国的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増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促进本土工业生产产量急剧上升:为国内市场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150,为出口而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猛増为550。国内、国外两股动力在一个方向形成合力,推动了工业革命。……据估算,在1760-1769年间,英国国内贸易的年均数额是4000万英镑到6000万英镑,年均利润为400—600万英镑,相当可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原因: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
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
②过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手摇纺纱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机器生产
开始取代手工劳动,标志工着业革命的开始。
1733年
凯伊发明了“飞梭”
1764
珍妮纺纱机
1768
水力纺纱机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2)管理领域:工厂出现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原因:为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②标志: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③影响: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纺织工人开始与农业脱离,专门从事纺纱和织布,以工资为惟一的生活来源。……1771年他(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座纺织工厂,用水力作为织机的动力。这是建立近代机器大工厂的开端。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
理查德·阿克莱特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3)动力领域: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过程: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②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③意义: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詹姆斯·瓦特蒸汽机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课堂探究】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谈一谈瓦特改良蒸汽机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
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2)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
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催生了工
业城市。
(3)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4)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瓦特在改良蒸汽机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4)矿冶领域:开矿采煤(燃料来源)
(5)交通领域:交通工具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原因:动力技术的革新。
②表现:19世纪初,汽船(1807)、火车(1814)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某一行业中的发明总是会鼓励人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以促进其他行业发展
……新的绵纺机和蒸汽机要求增加铁、钢和煤的供应量,这一需求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了满足……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
史蒂芬孙和他的蒸汽机车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6)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器化。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蒸汽机的推广和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就更加需要数量多、精度高和规格统一的机器。刨床、镟床、汽锤、镗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7)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
①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
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②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世德《世界近代史》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7)第一次工业革命特点
①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
②主要是技术革命(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飞梭的发明者——钟表匠凯伊
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工人
蒸汽机的改良者——锤工瓦特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主要国家的确立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9世纪后半叶,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一个真正统一的美国出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确立新体制的大门;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国开始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扩大民主范围,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德国、意大利最终完成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如同一个世纪以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19世纪下半叶的新工业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2)其他条件
①资本——机器大工业生产带来的利润,殖民掠夺;
②市场、原料——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自由劳动力——美、俄废奴,日本四民平等;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的速度加快;
⑤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
──【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主要成就
①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873年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主要成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汽油内燃机
1886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奔驰一号)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主要成就
③化学工业的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石油冶炼
化学工业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主要成就
④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行业的进步。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889年竣工的埃菲尔铁塔
钢铁冶炼
火车(电力)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行业进步
化学工业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主要成就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4)特点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受到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③以重工业部门为主;
④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⑤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
主要国家同时发生
重化工业
1.积极影响
(1)生产力的大发展
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给实现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是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竟增长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后20年又增长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长30倍。原棉进口量在1780-1800年增长5倍,到19世纪,100年也增长30倍。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上迅速超越各国,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时间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指数 9 13 20 26 41 59
世界工业增长指数(以1913年为100)
1.积极影响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
①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③出现垄断组织,确立了公司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
原因:技术日益复杂、投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
影响:资本家通过建立垄断组织获取了高额利润,同时也阻碍了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如果说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新产业则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新型产业一电力、钢铁、化学、石油工业等具有先进的生产能力,没有旧产业部门的包袱,一开始就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这些新工业部门都具有大生产的特点,自身具备一体化要求,如石油企业要求统一经营开采、提炼、运输、销售,钢铁企业要求进行钢铁和焦炭的联合生产,制铝企业要求同时控制电力公司等。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背景: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2)含义:是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它们凭借这种
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3)特点:①垄断的内容包括垄断商品生产、垄断商品价格、垄断商品市场;
②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③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5)评价:①积极:适应了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科学与
技术的结合和发展;
②消极: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市场,阻碍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
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
疯狂对外扩张,加剧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
垄断组织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3)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①工业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改革,
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
②工业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③中间阶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实际上,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巩固统治地位
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各国改革
迅速崛起
对立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67年 第二次议会制度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75年 颁布了健康法。
1870-1907年 英国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及医疗保健。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1884-1885年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4)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工业城市的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生活水平的改善;
③文化素养的提高;
④女性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美国)1870-1920年,城市人口由990万增至5430万。1920年城市人口是全国总人口的51.4%,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英国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例变化
在19世纪,中产阶级成立了众多的学术团体开办讲座,建立一系列的设施和机构。例如在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56-1882年的(报纸销售)增长率高达600%。……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
2.消极影响
(1)贫富分化加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2.消极影响
(2)工人居住条件恶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
2.消极影响
(3)环境污染严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19 世纪中期后,风景优美的伦敦因煤烟等废气释放逐渐成为“毒雾之都”,清水幽幽的泰晤士河变得奇臭无比、鱼虾绝迹。
2.消极影响
(4)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突出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后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钱乘旦《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19世纪中叶,纽约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经济首都”,人口更超过了英国的工业中心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的总和。但同时“城市中,复杂、依赖、贫穷和痛苦再加上有古罗马那样的肆无忌惮的奢侈,己取代了朴素、工业自由和财富均等。罪行、犯罪和疾病己进入了城市。”——摘录自兰科维奇《纽约简史》
结核病人
凶杀现场
3.世界格局的变化
(1)原因: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
(2)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包括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范围 以英国为中心逐渐影响他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轻工业为主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部门
技术 来源 工场手工业积累的经验技术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成就 改良蒸汽机、火车、汽船等 电力、内燃机、汽车、飞机、电话等
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中小企业) 公司制、垄断组织(大企业,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
时代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侵华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资本输出为主(在华设厂、对华贷款)
相同点:
①本质上都是对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过程;
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的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
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不同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电动机和
内燃机为标志;
②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
③前者未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后者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④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程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开展,
见效快;
⑤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德国崛起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19C末—20C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球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西班牙、葡萄牙崛起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C中期)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6C-18C)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16C)
开始交融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课堂小结】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资本,市场、原料,自由劳动力,技术,市场需求增大
第一次
工业革命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主要国家的确立
条件:资本、市场、劳动力、科学、市场需求
成就:电力、内燃机、化学、钢铁
生产领域:棉纺织业
管理领域:工厂出现
动力领域: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矿冶领域:开矿采煤(燃料来源)
交通领域:交通工具
扩展: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世界格局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