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 力》2022年同步练习卷
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的是
A. 一袋方便面 B. 一个学生用的板凳
C. 一枚大头针 D. 一块砖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如图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中有这样一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泰山压顶”是常用的一句成语,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其中施力物体是______。
如图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用力将拉力器拉长
B. 飞来的网球使球的网变形
C. 熊猫将竹子拉弯
D. 运动员用头顶球,使球改变了运动方向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作用,速度逐渐减慢
C. 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
D. 用力把铅球推出
物体放在物体上,如图所示,物体对物体的压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你注意到洒水壶有两个把手吗?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______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______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方向与水平面成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示意图。
如图所示,手对桌子施加一个力,桌子也对手有一个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 力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 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 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如图所示,某人用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A. 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了个坑
B. 球员射门时,要用力向球门方向踢球
C. 人向前跑步时,要用力向后蹬地
D. 推车时要用力向前才可以推动
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A.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B. 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改变就可以
C. 力的三要素至少改变其中的两个
D. 无法确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同学推一块很重的铁块,但未推动,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 运动员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没有施力物体
C. 手提一桶水,手是施力物体,桶是受力物体
D. 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人干体力活的时候,很讲究巧用力,这个“巧”字说明:人用力的时候,必须注意施力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选择。
年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______和______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
画出图中沿斜面拉物体向上运动时拉力的示意图。
如图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画出该拉力的示意图。
水平地面上放一木箱,用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使之向右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请在如图中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战机歼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A. 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 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 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 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丙图为某运动员进行跳板跳水比赛的漫画图,丁图为另一质量较大的运动员从同一跳板跳水的情形.
观察图甲,运动员对跳板施加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观察图乙,跳板对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
观察图甲和图丙,发现跳板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比较图丙和图丁的跳板形变程度,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图中不能探究力的方向是否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______。
如图所示,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甲用的力推乙.
画出甲对乙推力的示意图;
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在,重力约为,此选项符合题意;
B、一个学生用的板凳的质量约为,重力约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枚大头针质量约为,重力约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一块砖质量约为,重力约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先估计选择项中给出的物体的质量,再根据质量算出个物体的重力,被托起时所用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选出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的物体。
根据二力平衡,物体被托起时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若物体的重力很难一口说出,可先估测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估算出物体的重力。
2.【答案】
【解析】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故A正确;
B、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C错误;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要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故D正确。
故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在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基础上,可解答此题。
3.【答案】水 相互的
【解析】
【分析】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解答】
解: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
故答案为:水,相互的。
4.【答案】蚍蜉 大树 泰山
【解析】解:“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蚍蜉,受力物体是大树。“泰山压顶”一句中施力物是泰山。
故答案为:蚍蜉;大树;泰山。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5.【答案】
【解析】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是否能正确辨别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的能力,要知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两种,一是速度大小,二是运动方向。
【解答】
A.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网球拍受到网球的撞击力而发生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熊猫将竹子拉弯,是其形状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来的足球碰到运动员的头,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
【解析】解: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
7.【答案】
【解析】解:由于是对的压力示意图,所以力的作用点应在的上表面,且方向垂直于的表面向下。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力的示意图就是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在图上,对的压力作用点应在的上表面,且方向垂直于的表面向下。
此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此题的关键是做好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8.【答案】 力的作用点
【解析】解: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把手;
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把手。
用的把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分别填:;;力的作用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
9.【答案】解:拉力的作用点就画在绳子和雪橇的连接处;
拉力的方向是沿绳子向上的;
拉力用表示,并标出力的大小。
故答图如下:
【解析】画力的示意图先找出作用点,然后判断力的方向;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示意图是最简单的作图,也是最基本的作图,需要掌握。
10.【答案】
【解析】解:
力是桌子受到手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故A正确;
力是桌子对手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故B、、D错误。
故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本题考查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判断,产生力的作用时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11.【答案】等于 弹簧
【解析】解: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故人用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也为;
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故答案为:等于;弹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是大小相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深入理解了的概念和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球落地时将地面砸了一个坑,即地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球员射门时,要用力向球门方向踢球,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C符合题意;
D.推车时要用力向前才可以推动,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答案】
【解析】
【分析】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个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改变.
故选B.
14.【答案】
【解析】解:、某同学推一块很重的铁块,施力物体是该同学,受力物体是铁块,故A错误;
B、运动员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C、手提一桶水,手是施力物体,桶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D、有力作用的两物体不一定直接接触,如两磁铁不直接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作用的两物体不一定直接接触。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解析】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我们把它叫做力的三要素。人干体力活的时候,注意到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产生效果的影响,“巧用力”会省力、省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作用点。
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根据此知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记住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16.【答案】作用点 方向
【解析】解:“弧线球”是球运动的路线改变,如果是力的大小改变了,改变的可能只是运动的距离,所以这主要是方向和作用点不同造成的。
故答案为:作用点;方向。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
本题结合足球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17.【答案】解:拉力的作用点可以画在物体重心上,从拉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先找出拉力的作用点,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标上箭头,标出力的大小。
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解:拉力的作用点在小球与绳子的接触点上,方向沿绳子向上,大小为,如图所示:
【解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9.【答案】解:从木箱重心开始,分别沿水平向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和表示,并标明拉力、阻力,即为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20.【答案】
【解析】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
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是基础题。
21.【答案】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 将弹簧一端固定到地面上,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向上拉和向下压同一弹簧,两次手作用在弹簧的位置相同,用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相同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解:图甲人给跳板一个力,跳板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乙人给跳板一个向下的力,跳板给人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使人向上运动,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甲、丙对跳板的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有关;
丙、丁对跳板的压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丁对跳板的压力大于丙对跳板的压力,丁对跳板的压力作用效果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将弹簧一端固定到地面上,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向上拉和向下压同一弹簧,两次手作用在弹簧的位置相同,用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相同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将弹簧一端固定到地面上,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向上拉和向下压同一弹簧,两次手作用在弹簧的位置相同,用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相同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方向、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据此设计实验验证。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以及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和论证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
22.【答案】答:甲对乙的推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在两手接触点.如图所示: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的力,同时甲也会受到乙对他施加的的力.所以甲、乙两人都同时向后运动.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同学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同学的力的作用,两个同学互相施力也互相受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作用的相互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