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雷电能自然固氮并最终形成氮肥,下列属于含氮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 B.Ca(NO3)2 C.NH4NO3 D.NaNO3
2.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3.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4.“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7.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K2CO3 NaCl BaCl2
B.HCl CaCl2 Na2CO3
C.NaOH KNO3 CuSO4
D.NH4Cl Ba(OH)2 Na2SO4
9.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A.NaNO3、NaCl、AgNO3 B.CuSO4、H2SO4、BaCl2
C.HCl、Na2SO4、NaOH D.HCl、NaHCO3、NaNO3
10.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1.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二、简答题
12.(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到横线上;①尿素、磷铵、硫酸钾;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铜、钢材、铝合金;④无机盐、糖类、维生素;⑤天然气、汽油、煤.
常用作燃料的是_____;常见的金属材料是_____;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是_____;常用的化学肥料是_____.
(2)锂(Li)电池因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充电快被广泛应用.锂原子核内有_____个质子,在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锂离子符号为_____.
13.(1)耀华实验学校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要将一根生锈的铁钉除锈,他们将这根锈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过一会又发现在铁钉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①它们水溶液的 pH 都__________(选填“>”“=”或“<”)7。
②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硫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反应,其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④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的试剂瓶,白雾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4.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其反应类型: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三、推断题
15.现有三种固体:铁粉、铜粉、Cu(OH)2。五种溶液:CuSO4,NaOH,FeSO4,,Na2SO4,稀硫酸。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A溶液+C溶液→固体甲+D溶液。
(2)固体乙+B溶液→E溶液+H2↑。
(3)固体甲+B溶液→C溶液+H2O。
试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16.现有A、B、C、D四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C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1)物质A是______。
(2)若固体D可用做干燥剂,其不能干燥的气体有______。(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一种能分别与A、B、C、D发生反应的物质______。
17.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C的用途为_________。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B→D发生的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8.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的生产等。F是一种气体单质。B和E只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C、E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E: __________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F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展开了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
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实验1】甲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上述 Na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经询问老师后得知该 NaOH 溶液已变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OH 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
同学们对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
(2)【提出问题】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只有 Na2CO3 猜想Ⅱ∶___________
(3)【实验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_______ 猜想Ⅱ成立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_____
(4)【交流反思】实验步骤①中加入过量 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拓展应用】NaOH 易与空气中的 CO2发生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___________
20.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现象,表明石灰水中的溶质刚好完全反应。
(4)向图D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五、计算题
21.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22.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10g加入烧杯中,再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 4 2.6 m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数值为 。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3.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
A 锥形瓶质量 B 气球质量
C 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 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将剩余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4.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
(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工业度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为避免工业废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C
6.A
7.A
8.A
9.C
10.C
11.C
12. ⑤ ③ ② ④ ① 3 失去 Li+
13. 铁锈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气泡 Fe+2HCl═FeCl2+H2↑ <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中和反应 浓盐酸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14.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a(OH)2+CO2=CaCO3↓+H2O
15.
16. CaO或氧化钙或生石灰 c Ca(OH)2+CO2=CaCO3↓+H2O或Na2CO3+Ca(OH)2=2NaOH+CaCO3↓(合理即可) 稀盐酸或稀硫酸(HCl或H2SO4)
17. CaCO3 用作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 不属于
18. H2O Ca(OH)2 NaCO3 H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19.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和NaOH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为红色 完全除去碳酸根离子 密封保存
20.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c 红色恰好消失 稀盐酸(或稀硫酸) NaCl和HCl(或Na2SO4和H2SO4)
21.(1)39:6:24;(2)8.8g;(3)14.6%
22.(1)2.6
(2)解: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0g 2.6g=7.4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4%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4%。
23.(1)CD;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气球鼓起,左边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会使天平向右倾斜;
(3)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将剩余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5.55g。
24.(1)23.3(2)9.8%(3)熟石灰(或氢氧化钙)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