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学考复习提纲》(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职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学考复习提纲》(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3-17 10: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职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学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考纲要求: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 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是 Internet(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网络的连接目的是 资源共享 和 数据通信 。
考纲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面向终端的 计算机通信网络
20世纪 5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 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网络的雏形。
缺点:主机负担高,线路利用率低
2、第二阶段: 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这个阶段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1969年,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 投入运行,发展成为今天的Internet 。 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3、第三阶段:具有 统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了OSI七层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从此开始了第三代网络。
4、第四阶段:将新一代 综合性 、 智能化 、 宽带高速 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考纲要求: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局域网、广域网);
1、网络的主要功能是 数据通信 和 资源共享 。
1) 数据通信 (通信功能):例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发布新闻消息。
2) 资源共享 网络中的资源分为三类,即 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硬件资源:打印机、存储器和专用设备等
软件资源:联机考试系统、办公管理软件等
数据资源:电子图书馆、档案资料馆、新闻、动态信息等。
2、网络分类:
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网络分为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1)局域网(LAN):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小范围内网络,如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网络,学校计算机网络属于局域网。特点:连接速率 高 ,连接范围 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
IEEE802标准定义了多种局域网: 以太网(etherent)、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纤分布式接口网络(FDDI)、异步传输模式网(ATM)、无线局域网(WLAN)
广域网技术包括: X.25 、帧中继、ISDN 、ATM、XDSL、DDN 等技术 。
2)城域网( MAN ):覆盖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3)广域网( WAN ):又称远程网 ,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MAN互联。
按传输技术(通信方式)来分: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按数据交换的方式来分: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按使用(作用)范围来分:公用网、专用网。
按传输介质来分:有线网、无线网。
按拓扑结构来分: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型网络。
3、计算机网络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 通信子网 和 资源子网 两部分组成。
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传输与交换,对通信进行控制和管理,通信子网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通信子网是由通信控制处理器、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数据信息系统。
网卡、通信线路、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转发器、远程访问服务器、调制解调器(Modem)等属于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全网的硬件与软件资源,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服务器、用户计算机(也称工作站)、网络存储系统、网络打印机、独立运行的网络数据设备、网络终端、网络上运行的各种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数据库 等属于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
4、计算机网络主要应用: 企业信息化 , 个人信息服务
考纲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三种基本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定义、组成及主要优缺点;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是网络各结点的连接形状和方法。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 星型、总线型、 环形 、 树型 、 混合型 。网络拓扑结构关系到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1、星型拓扑
采用 中央节点 式控制策略,所有通信由 中央节点 控制。网络结点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到中心结点的拓扑结构是星型结构。
优点:1)控制简单
2)故障的诊断和隔离容易。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影响单个设备,不影响全网。中央结点故障,全部受影响。
3)方便服务:中央结构可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
2) 中央节点 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3)各结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总线型拓扑
广播式传播,共享传输介质,采用一条公共数据通路,称为 总线 。任何两个结点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优点:1)电缆数量少,价格 便宜 ,安装 容易
2)总线结构 简单 ,易实现, 易维护
3)易于网络扩展,结点插入、删除方便,
缺点:1)总线的传输距离 有限 2)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 困难
3、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由网络中若干 中继器 使用电缆通过 点对点 的链路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合环,数据沿单方向传输。
环型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采用 令牌传递 的方式。
优点:1)电缆长度 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 简单
3)抗故障性能 强 4)路由选择控制 简单
缺点:1)网络可靠性 低 ,结点的故障引起 全网 故障
2)故障检测 困难 3)负载很轻时,信道的利用率 低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考纲要求: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信号、信道、数字数据、模拟数据)
信息 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通信的目的是 交换信息 。
数据 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数据分为模拟数据 和 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 是用来描述连续变化量的数据,数字数据是用来描述不连续变化量的数据。
模拟信号采用连续电波形式表示,数据信号采用不连续电波形式表示。
信息 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信号 是数据的具体的物理表现,信号有 模拟信号 和 数字信号 两种形式。
在计算机中,信息是用 数据 表示并转换成 信号 进行传送的。
信道 是传输信号的通道,信道可以分为:
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专用信道和通用信道
按传送模拟信号而设计的通信系统称为 模拟通信系统 。
按传送数字信号而设计的通信系统称为 数字通信系统 。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都是 数字数据 ,所以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 数字通信 。
考纲要求: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带宽、信道容量、位速率、波特率、误码率);
一个基本的数据通信系统由 数据终端设备(DTE) 和 数据传输系统 组成。数据终端设备(DTE)的作用是将发送的信息变换为数字信号输出或把接收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用户能理解的信息形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具有编解码功能。数据传输系统由 传输信道 及两端的数据通信设备(DCE)构成。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速率简称为 数据速率 ,又称为 带宽 ,单位是位/秒(bps) ,bps的含义是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比特数)。
2)调制速率即 波特率 ,也称为 波形速率 或 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 信号波形的变换次数,即通过信道传输的 码元 个数。
3)误码率是指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信息传输的错误率。 误码率 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4)带宽是指通信信道的宽度,代表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
在模拟信道中,带宽是指 传输信道的最高和最低的频率差 ,单位是 Hz
在数字信道中,用数据传输速率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即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单位为bps
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具有正比关系,带宽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
考纲要求:了解数据传输的过程及方式(基带/宽带传输、并行/串行传输、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异步/同步传输);多路复用技术;
1、按数据传输顺序分: 并行通信 、 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数据以成组方式在多个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
并行传输特点:1)传输速度 快 ,效率高,多用于 实时、快速 的场合
2)传输成本高
3)以计算机的 字长为传输单位,一次传送 1个字长的数据。
4)只适用于 近 距离的通信,通常传输距离小于30米。
2)串行通信:在一条信道上传输数据,每次只传送 1 个二进制位。
特点:1)传输线节省 2)适合 远 距离通信 3)数据传送效率 低
2、按数据传输方向分: 单工通信 、 半双工通信 、 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 ):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例如:广播
(半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某一时刻,只允许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例如:对讲机
(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的传输,例如:手机通话
半双工 通信是一种可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
全双工 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
全双工 通信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3、按数据传输方式分: 同步传输 、 异步传输
1)同步传输:采用按 位 传输的同步技术,以 报文 或 分组 为单位进行传输,字符间的固定时间间隔由数字时钟来确定。
2)异步传输:又称为 起止式 传输方式,采用群同步 技术,以 字符 为传输单位。异步传输方式下,后一个字符的发送时间与前一个字符的发送时间无关;异步传输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缺点是传输效率低。
4、按数据信号传输前后有没有变化分: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在计算机局域网中主要采用基带传输。
频带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调制和解调,适用于远距离的数字通信。
数据编码:
除模拟数据模拟型号发送不需要编码外,其他三种形式:数字数据模拟信号发送、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发送、模拟数据数字信号发送都需要编码。
多路复用技术:
为了有效的利用通信线路,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 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
频分多路复用:一条物理信道可以传输的频带分割成若干条较窄的频带,每个频带形成数据传输子路径。
时分多路复用:一条传输信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成多条传输信道。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包括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和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两种。
波分多路复用:用于传输介质是光纤的。波分多路复用的本质是在一条光纤中用不同颜色光波来传输多路信号。
考纲要求: 了解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和特点;
常见的基本数据交换方式有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电话网采用 电路交换 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在数据传输期间,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结点构成的专用的物理连接电路。电路交换技术经历三个过程: 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电路拆除
2)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不独占线路,多个用户的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和排队共享一条线路
3)分组交换也称 包交换,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分组交换过程:将数据划分成若干个分组,在每个分组前加 分组头指明分组发往何地,由交换机根据分组的地址标志,将分组转发至目的地。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特点有:线路利用率 高 ,信息传输可靠性 高 ,不同种类终端可以相互通信。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考纲要求: 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 是计算机网络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网络体系结构:同层实体通信协议 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是 抽象的,能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问题是具体的。
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
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的意义。
语义: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
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考纲要求:理解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及数据传输情况;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OSI/RM七层结构(从下而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作用是通过 传输介质 发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流。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中包含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数据链路层主要作用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 为传输层提供服务,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网络层的作用是通过 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网络层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进行拥塞控制。
传输层是提供 端到端 的 可靠 的 透明 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 段 或 报文。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表示层向应用进程提供信息表示方式。表示层提供数据压缩和加密功能。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应用层是用户和网络的接口。应用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 二进制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元 数据帧 ,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 数据包 或 分组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 段 或 报文。
物理层利用 传输介质 为 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
考纲要求: TCP/IP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TCP/IP的核心协议及协议工作过程
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
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 TCP/IP 为核心。
TCP/IP层次结构共4层(从下而上): 网络接口层、网际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的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 高层 ,提供的服务有:FTP、Telnet、DNS等
TCP/IP的传输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 传输层 , TCP/IP的网际互连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 网络层 , TCP/IP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传输 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网际互连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工作在应用层协议包括 FTP、TELNET、DNS、SMTP、TFTP、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传输层两个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
网际互连层协议包括: 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TCP/IP协议的心脏是 IP 协议, IP 协议是网际互连层最重要的协议。
TC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提供 可靠 的, 面向连接 的数据传输服务。
通信双方建立TCP连接的过程是:“三次握手”,第一次握手是客户发送连接请求,第二次握手是服务器同意连接确认,第三次握手是客户确认连接。
UDP协议( 用户数据报文):提供 不可靠 的, 无连接 的数据传输服务,主要用于不要求按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
ARP协议是地址解析协议: IP地址解析成 物理或MAC 地址
RARP协议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物理或MAC地址解析成 IP 地址
ICMP协议是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协议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
TCP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IP协议是:网际协议;
UDP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Telnet协议是:远程登陆协议;
POP3协议是:邮局协议版本3;
DNS协议是:域名解析协议;
DHCP协议是: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考纲要求:IP地址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表示方法
当前Internet使用的IPv4地址长32位,在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址唯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
连入网络的计算机都有唯一的地址,即 IP 地址。目前IP地址使用的版本是IPv4
IP地址长 32位二进制位(4个字节),采用 点分十进制 标记法,每个字节取值范围 0~255 ,IP地址包括了 网络号 和 主机号 两部分。其中 网络号 表示网络规模的大小,用于区分不同的网络, 主机号 表示网络中主机的地址编号,用于区分同一网络中的不同主机。除了保留的IP地址以外,IP地址末尾中不出现0或255,例如:210.112.192.0是无效IP地址。
IP地址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分为 5 类 A、B、C、D、E ,其中常用的是A、B、C三类地址, D 类为组播地址, E 类为扩展备用地址。
A类: 8 位网络号, 24 位主机号,最高位为 0 ,第一字节范围 1~126 共有126 个A类网络,适用于大型网络 。例如A类IP地址:10.10.3.4,网络号:10.0.0.0,子网掩码:255.0.0.0;主机号:10.3.4
B类: 16 位网络号, 16 位主机号,最高位为 10 ,第一字节范围 128~191 每个B类网络有 65634 台主机。适用于中型网络。例如B类IP地址:145.23.34.23,网络号:145.23.0.0,子网掩码:255.255.0.0;主机号:34.23
C类: 24 位网络号, 8 位主机号,最高位为 110 ,第一字节范围 192~223 ,每个C类网络有 254 台主机,也就是说C类IP地址的一个网段最多可以容纳254台主机。适用于 小型网络。
例如C类IP地址:193.23.22.3,网络号:192.23.22.0,子网掩码:255.255.255.0;主机号:3
D类:最高位为 1110 ,用于特殊用途, 组插地址 。
E类:最高位为 1110 ,用途: 保留地址 。
特殊IP地址:
1、网络地址:包括一个有效的 网络号 和一个全 0 的主机号,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网络
2、广播地址:
1) 直接 广播地址:包括一个有效的 网络 和一个全 1 的主机号,其作用是网络上的主机向其他网络广播信息,例如:192.168.23.255
2) 有限 广播地址:32位全“1”的IP地址(255. 255. 255.255),用于本网广播。
3、回送地址:A类地址 127.0.0.0 是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机器进程间通信。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127打头的都是环回地址。但2个地址除外:127.0.0.0是网络地址,127.255.255.255是广播地址
一个网络与另一个网络相连的通道被赋予的IP地址,称为 网关地址 。
同一个子网中,两台设备不可以共用一个IP地址。
IP地址192.168.3.2/24,24代表的是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
考纲要求:了解子网的概念及编址方法,子网的划分,子网掩码的使用
子网掩码的主要作用是 IP地址中获得网络编码 。
两个网络号相同的IP地址,处在同一个子网中。
子网掩码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用连续 1 标识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用连续 0标识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逐位 与 运算求得。
已知IP地址和子网掩码求网络地址:
IP地址 192.10.10.6 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11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
网络地址 192.10.10.0 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000
A类IP地址子网掩码的默认值是 255.0.0.0,B类IP地址子网掩码的默认值是 255.255.0.0 , C类IP地址子网掩码的默认值是 255.255.255.0 。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考纲要求:了解网络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的结构、类型及其主要特性;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方法
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 光纤 和 无线传输介质 。其中光纤是抗干扰性最强,安全性和保密性最好的。
同轴电缆由 内导体 、 绝缘层 、 外保护 和 屏蔽层 组成。同轴电缆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 粗缆 和 细缆 两种。
粗同轴电缆:单段最远 500 米,最大长度可达 2500 米,安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需要单独安装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难度 大 ,造价 高
细同轴电缆:单段最远 185 米,最大传输距离可达 925米,安装过程中要切断电缆,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安装简单,造价 低。
用粗缆和细缆连接的网络都是 总线型 拓扑结构。
2.双绞线是由 两 根绞合的 绝缘铜线 外部包裹 橡胶 外皮而构成的,采用RJ-45接头作为连接器件。
双绞线的绝缘铜线互相绞绕在一起是为了 提高抗干扰能力 。
双绞线分为 屏蔽双绞线 (STP) 和 非屏蔽双绞线(UTP) 两大类别。
按照传输特性分,双绞线分为 7 类。数字越大,传输速率越高,传输速率最高的是6类线。
1类线:不用于数据传输,用于传输 语音
2类线:用于 语言 传输和速率 4mbps的数据传输
3类线主要用于10兆以太网(10base-T)
4类线主要用于16兆令牌环局域网和10兆以太网
5类线主要用于百兆以太网(100base -T),是目前最常用的电缆。
超5类线主要用于 百兆以太网 和千兆以太网
6类线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 1Gbps 的应用。
5类双绞线 是目前最常用的电缆。
在双绞线中增加屏蔽层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双绞线的特性:传输距离不超过 100 米,价格低 ,安装维护 容易,具有 阻燃性,适用于 结构化综合布线 。
EIA/TIA 568A线序: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EIA/TIA 568B线序: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双绞线接线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 直连 线或 交叉 线。
直连线又称为 直通线 或 正接线 ,交叉线又称为 反接线
直连线是指双绞线两端接线线序 相同 ,用于连接 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电脑和交换机连接。
交叉线是指双绞线两端使用 不同 的接线标准,一端采用EIA/TIA 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EIA/TIA 568B标准,用于连接 相同 类型的设备,例如电脑和电脑间的连接。
3、光纤:横截面为 圆形,由 纤芯、包层、外保护套 构成。
在发送端先将电信号通过发光二极管转换为光信号。在接收端使用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纤分为 单模 光纤和 多模 光纤两种类型。
单模 光纤只传输单一基模的光,光信号沿轴路径 直线传输,速率高 ,传输距离 远,成本 高 。
多模 光纤可以传输多种模式的光,光信号在光纤壁之间波浪式反射,传输距离近 ,损耗 大 ,成本 低
光纤主要特性:传输速度 快 ,传输距离 远 ,抗干扰能力 强 ,传输质量 高 。
保密性 好 , 无 辐射, 难以窃听,寿命长。
光纤是网络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传输介质。
4、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波,微波,激光,卫星和红外线
考纲要求:了解常见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网卡、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分类、工作原理及要功能
调制解调器:(modem)
工作在 物理层 ,完成 数字 信号和 模拟 信号的转换。
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调制解调器主要分为 外置 和 内置 两类。
2、网卡( 网络适配器 )
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 ,上网必备设备,一台电脑可以安装多个网卡。
网卡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物理接口。
网卡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网卡地址(MAC地址)格式:网卡的物理地址由 48 位二进制数组成,实际表示时用12 个十六进制数表示,通常前三个字节为 企业 标识,后面三个字节是 网卡编号
例如:00-88-5E-6F-3D-3A
十六进制数字:0-9,A-F(表示10-15)
网卡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的封装与解封、链路管理(主要是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的实现)、编码和译码(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
标准以太网卡用于台式计算机连网, PCMCIA网卡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连网。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网卡的接口主要有双绞线接口(RJ-45),细同轴电缆接口(BNC接口),粗同轴电缆接口(AUI接口 )
3、集线器(Hub)
工作在 物理 层。 集线器 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有结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结点上。
按照集线器支持的传输速率分 10mbps 集线器和 100mbps 集线器。
按照是否可以堆叠分 普通 集线器和 可堆叠式 集线器
按照集线器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分 简单 集线器和 带网管功能 的智能集线器。
集线器的特点:集线器不能 识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没有地址过滤功能, 共享 总线带宽,采用 广播 方式(即从一个端口接收数据,向除入口之外的所有端口广播)。
4、中继器( Rep eater )
工作在 物理层,适用于 完全相同 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进行放大,重新发送或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距离。
中继器可分为两类: 直接放大式和信号再生式
5、网桥:
工作在 数据链路 层,连接多个同构局域网。
主要作用:隔离局域网间的 冲突,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6、交换机
工作在 数据链路 层,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及网络打印机等组成网络。是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的常用设备。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交换机分为 局域网 交换机和 广域网 交换机。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以太网交换机(10mbps)、快速以太网交换机(100mbps)、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00mbps)、万兆以太网交换机(10Ghps)、10M/100M自适应交换机、100M/1000M自适应交换机、ATM交换机(100Mbps)、FDDI交换机(100Mbps)。
根据交换机规模和容量划分 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
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 固定端口交换机、模块化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和机架式交换机
根据工作的协议层次划分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
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 可管理型交换机和不可管理型交换机
根据在网络中的作用划分 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
根据交换机是否可堆叠划分 可堆叠型交换机、不可堆叠型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可以识别 物理 地址,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的主要功能:1、学习 2、转发/过滤 3、消除回路
交换机是独占宽带,集线器是共享宽带。
路由器
工作在 网络 层。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接 不同 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 选择信息传输的线路
异种网络互连采用 路由器 ,多个子网互连采用路由器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连接采用路由器。路由器至少有2个网络接口,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
路由算法 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
从功能上划分,路由器可以分为: 核心层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访问层路由器 核心层路由器 适用于大型局域网内的数据路由和交换。
8、无线路由器
工作在 网络 层,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
第五章 网络操作系统
考纲要求: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常用网络操作系统、基本特性和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NOS) 是利用局域网底层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资源共享等网络服务的系统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NOS) 是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多用户、多任务。
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较强的系统服务(数据库服务、打印服务等) 、 丰富的应用程序(Web server、Ftp server等) 、 网络管理服务 、 对用户端的支持(windows7、windows xp等) 、 分布式服务
近年来局域网中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 windows系统(WindowsNT、Windows Server 2008等) 、 NetWare系统 、 Unix系统 、 Linux系统 。
Linux 是开源的,免费的,可以任意修改源代码的多用户多任务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内置账户有administrator和guest
考纲要求:了解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掌握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DNS(域名服务器)是进行域名(domain name)和与之相对应的IP地址 (IP address)转换的服务器。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BD%91%E7%BB%9C%E5%8D%8F%E8%AE%AE / 328636" \t "_blank )。指的是由服务器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C%8D%E5%8A%A1%E5%99%A8 / 100571" \t "_blank )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D%90%E7%BD%91%E6%8E%A9%E7%A0%81 / 100207" \t "_blank )。DHCP可以给网络中的计算机自动分配IP地址。
担任DHCP服务器的计算机需要安装TCP/IP协议,并为其设置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内容。
邮件服务器是一种用来负责电子邮件收发管理的设备。它比网络上的免费邮箱更安全和高效,因此一直是企业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C%81%E4%B8%9A / 707680" \t "_blank )公司的必备设备。
Web服务器一般指网站服务器 ( https: / / baike. / doc / 6637750-6851560.html" \t "_blank ),是指驻留于因特网上某种类型计算机 ( https: / / baike. / doc / 3435270-3615253.html" \t "_blank )的程序 ( https: / / baike. / doc / 10037936-10518420.html" \t "_blank ),可以向浏览器 ( https: / / baike. / doc / 2920715-3082096.html" \t "_blank )等Web客户端 ( https: / / baike. / doc / 4889711-5107810.html" \t "_blank )提供文档。你可以放置网站文件,让全世界浏览;可以放置数据文件,让全世界下载。
FTP服务器(File Transfer Protocol Server)是在互联网上提供文件存储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D%98%E5%82%A8" \t "_blank )和访问服务的计算机,它们依照FTP协议 ( https: / / baike. / item / FTP%E5%8D%8F%E8%AE%AE" \t "_blank )提供服务。 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6%87%E4%BB%B6%E4%BC%A0%E8%BE%93%E5%8D%8F%E8%AE%AE / 1874113" \t "_blank ))。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传输文件的协议。简单地说,支持FTP协议的服务器就是FTP服务器。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组建
考纲要求: 了解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拓扑结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将各种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互相连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LAN。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1)数据传输率 高
2)覆盖地理范围 小
3)误码率 低 ,时延 低
4)局域网通常用的物理信道媒体(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星型结构、树型结构、总线型结构和环型结构。
局域网体系结构:
按照IEEE802标准,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由三层协议构成: 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逻辑链路控制层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是指在网络中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共享介质类型局域网必须解决的共性问题是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被普遍采用的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监测(CSMA/CD)方法、(2)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3)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 。
考纲要求: 掌握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CSMA/CD的工作原理:
1)发送数据前首先侦听信道
2)如果信道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
3)如果信道忙,继续侦听信道,直到信道变为空闲,才继续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
4)如果站点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它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个随机长的时间,重复上述过程。
即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该协议应用在 数据链路层,采用IEEE802.3 标准。
考纲要求:了解以太网标准和以太网组网的基本方法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以太网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千兆(1000Mbps)以太网和10G(10Gbps)以太网
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以太网都符合IEEE 802.3标准。
1、10Mbps以太网
10Base 2:使用细同轴电缆传输介质,最大网段长度 185 米,基带传输方式,拓扑结构为总线型,组网主要的硬件设备有细同轴电缆,带有BNC插口的以太网,中继器,T型连接器和终结器。
10Base 5:使用粗同轴电缆传输介质,最大网段长度 500 米,基带传输方式,拓扑结构为总线型 ,组网主要的硬件设备有粗同轴电缆,带有AUI插口的以太网,中继器,收发器,收发器电缆和终结器。
10Base T:使用 双绞线 电缆传输介质, 最大网段长度 100 米,拓扑结构为星型,组网的主要硬件设备为:有3类或5类双绞线、以太网卡、集线器、交换机、RJ45插头等。
10Base F: 使用 光纤 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标准是 802.3u 快速以太网标准分为 100base-TX 、100base-FX和100base-T4三个子类
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技术有两个标准: IEEE802.3Z 和 IEEE802.3ab
IEEE802.3Z 制定了光纤和铜线连接方案的标准,IEEE802.3ab制定了五类双绞线上较长距离连接方案的标准。
万兆以太网
万兆以太网规范是IEEE802.3ae 标准。
考纲要求:了解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
1、无线网络的概念
所谓无线网络,是指无需布线即可实现计算机互连的网络。无线网络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可以通过布线而建立网络的环境和行业,无线网络也同样能够搭建,而通过传统布线无法解决的环境或行业,却正是无线网络大显身手的地方了。
由IEEE 802.11定义的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方法是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2、无线网络优点
移动性和自由 — 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
不受线路或固定连接的限制
安装快速简便
不用购买电缆
节省布线时间,不麻烦
容易扩展
3、无线网络类型
1)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Area Network,WWAN)
2)无线城域网(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WMAN)
3)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4)无线个人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
4、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
1)对等无线网络
2)独立无线网络
3)接入以太网的无线网络
4)无线漫游的无线网络
在家庭中,移动终端通过WiFi组成的网络是无线局域网。
5、无线局域网的工作模式
简易模式:配备无线适配器的无线网络中的计算机不用路由器或接入点就可以直接通信。您可以用此方法共享文件和打印机。但是,不容易用它连接到网络(有线和无线网络)。这种模式也称为点对点网络。
2)基础架构模式: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用路由器或接入点处理所有的数据传输和网络流量。您可以很方便地访问有线网络,不管它是LAN还是互联网。对于大多数家庭网络来说,基础架构模式是最好的选择。
考纲要求:掌握网络的设置,实现家庭网络共享上网
家庭宽带路由器多电脑共享上网设置步骤:
1、将线路连好,WAN口接外网(即ADSL或别的宽带),LAN口接内网即你的电脑网卡;
2、每个路由器都有默认的IP地址,看看说明书就知道,举例是192.168.1.1;
3、将自己的电脑IP配置为192.168.1.x ,网关和DNS指向路由器,设置为192.168.1.1;
4、打开电脑上的Internet Explorer,输入http://192.168.1.1/,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5、设置路由器的入网方式:WAN口连接类型是指本路由器支持的上网方式,请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您的上网方式为动态IP,即您可以自动从网络服务商(例如:中国电信)获取IP地址,请选择“动态IP”;如果您的上网方式为静态IP,即您拥有网络服务商(例如:中国电信)提供的固定IP地址,请选择“静态IP”;如果您上网的方式为ADSL虚拟拨号方式,请选择“PPPoE”。
考纲要求:掌握局域网络的连通性测试方法和客户机网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1、ping 命令: 测试网络连通性
2、IPConfig:查看检查和调试计算机网络,查看信息包括: IP地址、主机名、网卡地址(MAC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DNS地址、DHCP地址等
第七章 Internet基础
考纲要求:了解Internet发展过程,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Internet,中文译名为 因特网 或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起源于ARPANET。
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区分开): (1)ARPAnet的诞生和TCP/IP的产生、(2)TCP/IP协议的发展 、(3)NSFnet的出现、(4)万维网技术的出现 。
Internet 协会的重要任务是完成Internet标准与协议的制定;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是Internet协会的技术咨询机构;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组织负责Internet域名注册和域名数据库的管理;Internet赋号管理局的工作是组织和监督IP地址的分配,确保每一个域都是唯一的;WWW联盟致力于Web协议的制定。
1969年, ARPAnet 产生,奠定了Internet的基础。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 三个阶段。我国从1986年开始研究试验阶段,这一阶段仅限于小范围电子邮件服务。1994年,NCFC工程连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1997年以后,Internet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Internet的服务方式是采用 客户机/服务器 工作模式。
Internet中的计算机按功能可分为 客户机 和 服务器 。
考纲要求:了解Internet网络的功能;
Internet提供的基本应用(功能)包括 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WWW服务、信息搜索、电子商务、即时通信等
电子邮件( E-mail )
电子邮件服务 是目前Internet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
电子邮件的特点:发送速度 快 ,信息多样化,收发方便,成本低,广泛的交流对象 并且安全。
常用的电子邮件协议包括:
1) SMTP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作用是发送邮件,主要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邮件信息,使用TCP端口 25 。发送电子邮件是将电子邮件发送到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上,所以不要求接收方在线。
2) MIME协议 :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允许在发送电子邮件时附加多媒体数据。
3) POP3协议 :邮局协议,作用是接收邮件,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上,同时删除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使用TCP端口 110 。
4) IMAP协议:报文存取协议,用于下载电子邮件,在用户未发出删除邮件的命令前,服务器邮箱中的邮件保存。
E-mail在邮件服务器中为每个合法用户开辟的存储空间,
邮件地址格式: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例:abc@ ;268012289@ (多个收件地址之间用“;”)
远程登录(Telnet):远程登录是Internet远程访问的工具。Telnet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使用。
文件传输服务(FTP):
文件传输服务(FTP) 为计算机之间双向文件传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FTP服务的默认端口号是21
FTP服务采用 客户机/服务器 工作模式,远程提供FTP服务的计算机称为 FTP服务器 。
将文件从服务器传到客户机称为 下载 文件,将文件从客户机传到服务器称为 上传文件。
用户使用FTP客户端应用程序三种类型: 传统的FTP命令行、浏览器和FTP下载工具
目前大多数提供公共资料的FTP服务器都提供 匿名 FTP服务,不需要预先向服务器申请账号。
WWW服务
WWW服务也称 web 服务,采用HTTP协议。是目前因特网上最受欢迎的信息服务类型。
WWW服务的默认的端口号为80
IIS可以用于发布WEB站点。
WWW的信息组织形式是 超文本、超媒体
WWW服务系统采用 客户机/服务器 工作模式。WWW服务系统以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和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
在WWW服务系统中,信息资源以页面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中,这些页面采用 超文本 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WWW的客户端程序称为 www浏览器 。
浏览器 是用来浏览因特网上Web页面和查看网站信息的软件。
在WWW服务系统中,WWW浏览器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利用HTTP协议将用户的请求传送给WWW服务器。在服务器请求的页面返回到浏览器后,浏览器再对页面进行解释,显示在用户的屏幕上。
WWW网址的格式:<协议>://<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目录>/<文件名>
例如:http://www./file/youxi.html
在WWW服务系统中, 浏览器 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利用HTTP将用户的请求传送给 www服务器 ,在服务器请求的页面返回到浏览器后, 浏览器 对页面进行解释,显示在用户的屏幕上。
利用WWW浏览器,用户也可以访问其他服务器
5、新闻组
网络新闻组 是一种利用网络,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专题研讨的国际论坛。
Usenet 是最大规模的网络新闻组,它的基本通信方式是 电子邮件 ,不是采用点对点的的通信方式,而是采用 多对多 的传递方式。用户可以使用 新闻阅读程序访问Usenet服务器。
6、电子公告牌(BBS)
电子公告牌又称为 电子论坛 ,用户可以通过BBS服务与未谋面的网友聊天,组织沙龙,获得帮助,讨论问题。
考纲要求:常用的Internet接入技术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入口点。
电话拨号接入 是个人用户最早使用的方式之一,使用SLIP协议(串行线路网际协议)和ppp协议(点对点协议),通过使用调制解调器经过电话线与ISP相连接。电话拨号接入通过 电话网 接入Internet。
电话拨号接入需要的设备: 调制解调器 ,速度慢
电话拨号接入主要用于 个人用户,有两种接入方式: 拨号仿真终端方式和拨号IP方式。
专线接入(DDN):对于上网计算机较多,业务量大的企业用户,采用租用电信专线的方式接入,例: DDN 专线接入最为常见,应用较广,适合于企业,政府机关等。
4)ISDN接入: 综合业务数据网 ,俗称“一线通”, ISDN 是普通电话拨号接入和宽带接入之间的过渡方式。
ISDN方式不用调制解调器,而是用 ISDN适配器 设备来拨号,传输 数字 信号。
5)xDSL:意指 数字用户线路 ,以电话铜线为传输介质,点对点传输的宽带接入技术。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技术为家庭和小型业务提供了宽带、高速接入Internet的方式。 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是不一样的。
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通过解决终端用户接入Internet
光纤接入 实现用户高性能宽带接入的一种方案。
FTTX+LAN 接入是用户端构成一个局域网,另一端通过交换机与外界光纤干线相连即可。
无线 接入。
考纲要求:理解Internet 的IP地址,域名系统的构成、域名结构、域名解析;
IP地址为因特网提供了统一的寻址方式,但IP地址只是一串数字,没有任何意义,记忆困难,使用域名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域名系统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使人们直接使用有一定意义的域名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IP地址。
域名系统( DNS ): 域名 地址转换成 IP 地址
因特网的域名是 层次 结构的域名体系。
域名表示: Internet上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 例:www. ( http: / / www. )
DNS把整个因特网划分成多个域,称为 顶级域名
.com 商业组织 .edu 教育科研机构 .gov 政府部门
.mil 军事机构 .net 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 .org 非营利机构
,int 国际组织 .cn 中国
表示政府机构域名的是gov 。
顶级域名可以注册国际域名或行业机构域名,在国家域名下可以注册行业机构域名或地区域名,在行业机构或地区域名下可以注册单位 域名。在单位注册域名下可以注册主机域名。
从域名查找IP地址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 域名解析 。
承担域名解析任务的计算机叫 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的功能:
保存主机名称机器对应的IP地址的数据库
接受DNS提出的查询请求
若在本DNS服务器上查询不到,自动地向其他DNS服务器查询
向DNS客户机提供查询的结果
通过域名系统访问网站资源的基本流程:
键入域名,域名被送往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询,如果查询不到就请求其他DNS服务器查询,然后将查询到的 IP地址 送至客户机
客户机根据 IP地址 去访问目的网站。
考纲要求: 了解Web技术、HTTP协议和HTML语言(制作简单网页)
Web开发技术分为 客户端技术 和 服务端技术 两大类。 Web客户端 的主要任务是展现信息内容。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协议,是客户端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的协议。
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 HTTP 协议。
HTML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 )
页面一种结构化文档,采用 结构化 编写,其扩展名为 .HTML
HTML文档格式如下:


测试网页


〈Font size=7 color=red>测试网页〈/Font>


浏览器 可以将HTML语言描述的网页源文件翻译成便于用户接受的页面。 Web服务器 可以解析HTTP协议。
网站的起始页称为 主页 ,访问一个网站时的默认页称为 主页
在WWW上,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URL,URL也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
访问网络资源的统一格式(URL)是 通信协议://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路径/文件名
具有交互性的网页称为 动态网页。实现动态网页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CGI技术;(2)ASP技术;(3)JSP技术;(4)PHP技术。
第八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考纲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理解常见网络安全威胁(黑客攻击、网络病毒、软件或硬件方面的漏洞)及对策;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存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丢失。
可用性:数据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及对策:
1、黑客攻击(暴力破解密码、利用系统漏洞、特洛伊木马、网络监听、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等),黑客是指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的人。
对策:安装并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进行系统杀毒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
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可疑文件
关闭不需要的系统服务
不使用简单密码
加密技术
2、网络病毒(蠕虫病毒等)
对策同上
3、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漏洞(后门程序等)
对策同上
防火墙是设置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程序。感染过病毒的计算机对该病毒不具有免疫性。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
(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如U盘、CD、软盘、移动硬盘等
(2)通过网络来传播:网页、下载游戏软件、电子邮件、QQ、BBS等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考纲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管理的概念;
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1(旧):网络安全管理就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其任务就是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2(新-网络管理员考题):网络安全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网络安全管理的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
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
减少或消除网络瓶颈
适应新技术
考纲要求:了解常见的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ping命令,主要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对于确定网络是否正确连接,和网络连接状况很有用。一般默认发送4个ping包,
命令格式:ping 域名/ip地址 参数
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达到目的地址所经过的路径。windows操作系统该命令简称为tracert。如果是网络出现故障,就可以通过这条命令查看出现问题的位置。
命令格式为:tracert 域名/ip地址
nslookup命令,查询任何一台机器的IP 地址和其对应的域名。它通常需要一台域名服务器来提供域名。输入命令直接进入,输入exit退出
netstat命令,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 路由表、IPv4 统计信息(对于IP、ICMP 、TCP 和UDP 协议)以及IPv6 统计信息(对于IPv6、ICMPv6 、通过IPv6 的TCP 以及UDP 协议)。使用时如果不带参数,netstat 显示活动的TCP连接。
命令格式:netstat
netstat -a, 显示所有的有效连接信息列表, 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 ),也包括监听连接请求( LISTENING )的那些连接。
netstat -n,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列出IP地址,而不是象征性的主机名和网络名。
考纲要求:理解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按照网络故障不同性质而划分的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
查看本计算机当前设定的IP参数
Windows 7/server2003、2008等用户,可以通过ipconfig命令实现。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比如DNS地址,MAC地址),可以使用ipconfig /all。
检测网络故障的基本情况
看是否有下列情况:① 有没有配置你的网络?(包括IP,网关,DNS等)② 网卡灯是否正常闪烁?(网卡驱动程序是否装好?网卡是否坏了?)
网络故障检测步骤:
检测本地
ping自己的ip地址:进入命令提示符(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在窗口中输入ping ip 地址 -t命令。
ping 邻居的ip地址
测试与网关的连通
网关(Gateway)是连接两个网络协议差别很大的计算机网络时使用的设备,网关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协议转换操作,并能起到与硬件类似的作用。
ping你自己机器的网关
4、网络故障检测步骤三:测试与DNS(域名服务器)的连通
ping 202.107.246.33
如果能ping通DNS,但我们用IE不能正常访问主页http:// ( http: / / )www.quzhou.),那么就请您检查一下本机网络设置中dns的设置是否正确(衢州电信的dns的ip地址是202.107.245.11 信息中心的dns是202.107.246.33),因为这表明我们上网使用的网站的域名不能被解析。
如果我们能ping 通,但是我们还是访问不了sohu、sina等外部的站点。这就是外边的故障了。如果是这样通常我们只能等待上一级网络中心排除故障,因为这超出了我们所能管理的范围。当然通常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第 1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