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土地的誓言 课件(共30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土地的誓言 课件(共30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11:52:09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8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学习目标
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联系时代背景,感知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呼告、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松花江上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风暴啊 风暴啊
什么时候
才能生回我家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从此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作者简介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3个多月,我国东北全境便已沦陷。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了,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用饱含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散文。
写作背景
炽痛( ) 嗥鸣( )  斑斓( ) 
怪诞( ) 亘古( )  默契( )
田垄( )蚱蜢( )碾( ) 
污秽( ) 谰语( )   辘( ) 镐头( )端木蕻良( )山涧( )
chì
háo
lán
dàn
gèn

lǒng
zhà měng
niǎn
huì
lán

gǎo
hóng
jiàn
读清字音
碾:滚动碾磙子等使谷物去皮、破碎,或使其他物体破碎、变平。
誓言:宣誓时说的话。
胸膛: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
斑斓:灿烂多彩。
缠绕:纠缠,搅扰。
亘古:远古。
解释词义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田垄: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埋葬:比喻消灭;清除。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禾稻:稻谷。
丰饶:富饶。
污秽:肮脏的东西。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解释词义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1.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研读课文
2.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研读课文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的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研读课文
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
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研读课文
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4.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研读课文
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
5.“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6.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研读课文
7.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研读课文
1.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人物情感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抒写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回忆、赞美、眷念,表达对美丽故乡的赞美思念,对家乡祖国的深沉热爱,对国土沦丧的强烈悲愤,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文章主旨
文章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直接倾诉对故土的热爱、怀想、眷念之情。文章开始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后来随着情感的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运用呼告手法,直抒胸臆,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运用呼告,直抒胸臆
文本特色
文章选择白桦林、马群、蒙古狗、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意象,运用排比手法,将它们密集地排列在一起,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气势,增强了对读者的冲击力。
叠加画面,形象多情
文本特色
1.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
课后作业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课外延伸——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8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联系时代背景,感知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呼告、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文意,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2.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风暴啊 风暴啊
什么时候
才能生回我家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从此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3个多月,我国东北全境便已沦陷。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了,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用饱含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散文。
 
四、检查字词
1.找学生读课后字词,并检查对重点词的理解,教师补充纠错。
2.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炽痛(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  默契(qì)
田垄(lǒng)  蚱蜢(zhà měng)  碾(niǎn) 
污秽(huì)  谰语(lán)   辘(lù)
镐头(gǎo) 端木蕻良(hóng) 山涧(jiàn)
3.解释下面的词语。
碾:滚动碾磙子等使谷物去皮、破碎,或使其他物体破碎、变平。
誓言:宣誓时说的话。
胸膛: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
斑斓:灿烂多彩。
缠绕:纠缠,搅扰。
亘古:远古。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田垄: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埋葬:比喻消灭;清除。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禾稻:稻谷。
丰饶:富饶。
污秽:肮脏的东西。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五、层次结构
1.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部分(第2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六、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明确: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2.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明确: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的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明确: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4.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明确: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5.“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明确: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6.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7.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七、人物情感
1.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明确:(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八、本文主旨
抒写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回忆、赞美、眷念,表达对美丽故乡的赞美思念,对家乡祖国的深沉热爱,对国土沦丧的强烈悲愤,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九、文本特色
1.运用呼告,直抒胸臆
文章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直接倾诉对故土的热爱、怀想、眷念之情。文章开始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后来随着情感的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运用呼告手法,直抒胸臆,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2.叠加画面,形象多情
文章选择白桦林、马群、蒙古狗、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意象,运用排比手法,将它们密集地排列在一起,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气势,增强了对读者的冲击力。
课后作业
1.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8 土地的誓言 学案
学习目标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联系时代背景,感知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呼告、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感知文意,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2.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从此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3个多月,我国东北全境便已沦陷。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了,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用饱含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散文。
三、导读理解
1.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明确: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2.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明确: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的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明确: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4.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明确: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5.“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明确: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6.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7.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自我检测
1.给下面语段中画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想起那参(_____)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_____);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皋(_____)鸣和皮鞭滚落在山jiàn(_____)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liang(_____),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lán(_____)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2.《土地的誓言》本文写于________十周年,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有长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等。课题的意思是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1)我无时无到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大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深夜蒙古狗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谰语,原野上怪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作者在这段话里列举了大量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有人说这里列举的景色、物产太多了,有些啰嗦,你认为呢?
(2)根据提示,揣摩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唤我回去。(从句式特点角度)
②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从加粗词语角度)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第三人称“她”来称呼,到后来又说“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ān;shēn yín;háo;涧;粱;斓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识记。此类题目需要多读、多记、多积累才不会出错。如“高粱”就不能写成“高梁”。“斑斓”就不能写成“斑澜”。
2.答案:九·一八事变;端木蕻良;曹汉文;《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全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3.答案:(1)并不啰嗦,因为这些景物都是东北所特有的,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从而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强烈感情。
(2)①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②“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昔日的欢笑早已死去,现实留下的只是悲愤和凄苦。“埋葬”一词准确写出了作者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情绪。
(3)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期初比较平稳,但随着情绪逐渐激动,改为第二人称“你”,便于直接抒情,使情感抒发得更加直接、迫切、强烈。
解析:(1)作者这样安排并不啰嗦,作者在文中罗列了大量东北特有的景色与物产,表现了东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联系作者远离家乡的写背景,还包含了作者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意。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①根据“无时无刻不”可知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无时无刻不”的意思是每一个时刻都。我每一个时刻都会听到家乡呼唤的名字,呼唤的回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双重否定句,使作者的感情表达更加的强烈。
②“埋葬”本义为掩埋尸体。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在句中表示我的那些欢笑已经死去,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只有忧伤与痛苦。联系日军侵入东北的写作背景可知,这个词语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因为故乡在遭受日军的蹂躏而产生的沉重与悲愤。
(3)本题考查赏析人称的变化。本文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此时作者刚刚起笔,感情还比较平稳淡定,但随着文本的展开,回忆的深入,作者的感情越来越强烈。后来改为第二人称“你”,仿佛是与家乡直接对话,这样的变化,更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使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对于家乡的同情,对于日军的仇恨抒发得更加直接,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