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培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培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7 09: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培优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
一、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同音词。
(1)pí pɑ ①一种水果。(   ) ②一种乐器。(   )
(2)quán lì ①人在社会中得到的价值回报。(   )②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   )
(3)shí yóu ①可以用来炒菜的油。(   )②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   )
(4)shù mù ①树的总称。(   )②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在汉字中,“典”字本身含有“重要”的意思。因此造字时,古人在“册”字下面加上“双手”或“底座”的形状,以示尊重。下面的甲骨文表示“典”的是( )
2.下列四组汉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服 脏 脑 磊 肥 B.护 顶 烂 擂 锻
C.教 政 功 牢 救 D.仰 休 伪 传 优
3.下面是元元在路边拍的招牌和提示牌的照片,图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4.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B.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隶书。
C.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D.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5. 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究报告要有一个标题。
B. 研究报告要写清楚研究的具体方法。
C.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并不是所有研究报告都要具备的。
D. 要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
6.下列句子中歇后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服务员走过来问他吃什么,他头也不抬:“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服务员一笑,转身奔向后厨。
B.他废寝忘食地发明了一个洗碗的小玩意儿,可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啊!
C.公鸡在鸡舍里打鸣,响亮的声音传到了村外,我不禁感叹:“这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呀!”
D.哥哥严肃地对我说:“我们‘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你要是把我的书弄坏了,可是要赔的!”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石之学”是指以古代铜器、石刻及其上面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B.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这副对联中的“假倒”“留零”的谐音分别是“贾岛”“刘伶”。
C. 小篆是楚国推行的我国最早的统一文字。
D. 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
8. “为人民服务”是新华门内的五个大字,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 五个字错落有致,收放自如
C. 采用楷书书体,方正典雅
D. 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三、看看这些字是怎么从图变成字的,把现在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1) (   )
(2) (   )
(3) (   )
(4) (   )
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坚强(   )(   )     ②(   )有(   )思
③黯然(   )(   ) ④恼(   )(   )怒
⑤(   )己(   )公 ⑥大公(   )(   )
(1)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人物神态、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方志敏,了解了______________的刘伯承,还体会到了____________的毛主席因失去儿子而___________的心情。
五、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     )
(2)“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     )
(3)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
(4)“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
在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五种最典型的字体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行书。 (   )
研究报告一般按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结论这几个步骤来完成。 (   )
小篆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   )
七、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楷书字形__________,笔画______________,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3.__________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__________时期使用。
4.__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八、综合实践。
1.请你找出这几幅图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图中情况,你对规范使用汉字有哪些建议?(至少2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文字 时期 数量 字体 状态
①中国汉字 约5000年前 约4500个(甲骨文) 从甲骨文开始,演变出多种字体 至今仍有约16亿人在使用
②希腊字母 约2700年前 24个大写字母 至今仍在使用
③玛雅文符号 约4500年前 约270个 几何体、头字体 消失了约500年
④巴比伦楔(xiē)形文字 约5200年前 640个基本字 刻符、岩画、文字画、图画字 消失了2100多年
1.世界各国的文字起源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读懂表格,根据文字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比较表格中的主要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中国汉字数量最多。( )
(2)中国汉字传承5000年以上且延续时间最长,目前使用人口最多。( )
(3)中国汉字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文字。( )
3.一些古老的文字已渐渐消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汉字传承也出现了隐忧:很多人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和使用,提笔忘字;广告宣传语中也常发现错别字……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骨文
材料一: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之上。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便开始了3000余年的沉寂。
③19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这些甲骨只是作为中药药材使用,直到1899年才被有意识地作为甲骨文的载体收藏。因此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甲骨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好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的研究走过“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进入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⑥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材料二: 
1.甲骨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可知,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骨文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B.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
C.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D.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3.材料一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将下面的文字插入材料一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2分)
从发掘的已识别的单字的结构来看,它们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造字方法,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第①段后面 B.第②段后面
C.第③段后面 D.第④段后面
(三)
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1.这段短文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
A.我们要从小多读多背古诗词。    
B.我们要懂得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C.古诗词的学习对于作文很有帮助。
D.童年时代要多背古诗词。
2.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只有熟读了,才会吟诵,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规律。
B.唐诗非常多,因此要花时间去背诵,否则就会孤陋寡闻。
C.很多古人喜欢熟读唐诗,所以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很有帮助。
D.只有多读多背诵唐诗,才会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
3.“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2015年推出的大型演播节目。请回答以下问题。(6分)
(1)你觉得中央电视台推出这档节目的意义是什么?(3分)
(2)你知道“飞花令”吗?请写出带“花”的诗词佳句。(写三句)(3分)
参考答案
一、(1)①枇杷 ②琵琶 (2)①权利 ②权力
(3)①食油 ②石油 (4)①树木 ②数目
二、1.A 2.B 3.C 4.B 5.C 6.C 7.C 8.C
三、1.(1)北 (2)比 (3)家 (4)桑
四、 ①不 屈 ②若 所 ③神 伤 ④羞 成
⑤舍 为 ⑥无 私
(1)①⑤⑥ ②③④
(2)⑤ ① ⑥ ③
五、(1)神态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六、1. √ 2. × 3. × 4. × 5. √
七、1.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2.方正 规整平直
3.甲骨文 商周 4.隶书
八、1.参予——参与 招汁即来——召之即来 屈起——崛起 桂园——桂圆
①成立“消灭错字小分队”,指出商家使用的错别字;②创办“汉字美”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九、(一)1.④①③② 2.(1)√ (2)√ (3)×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从时期上看,巴比伦楔形文字出现时期最早,中国汉字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故第(3)题说法有误。
3.示例: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汉字书写,不写错别字。
(二)1.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A
3.列数字 发现的甲骨的数量多,保存完好的多,且内容丰富
4.D
(三)1. A
2. D
3.(1)我觉得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观众们接触、学习并热爱中国古诗词,让国学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不断地发扬光大。(2)
示例: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