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8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学习目标
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时间伯伯》——高士其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既是一篇科普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踪迹。
写作背景
腐 蚀( ) 浑 浊( )
山 麓( ) 刨 刮( )
海枯石烂( ) 楔形文字( )
粗 糙( )
shí
zhuó
lù
kū
xiē
cāo
bào
读清字音
掸: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装置: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烘烤:文中指阳光照射使岩石变热。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砂砾:沙和碎石。
解释词义
山麓:山脚。
沟壑:山沟。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解释词义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1-5)
第二部分(6-29)
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
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1.分析文章标题“时间的脚印”的作用。
本文标题用形象的说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研读课文
2.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诗,有什么作用?
研读课文
①引用诗句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下文,引出说明对象;
②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能够吸引读者。
3.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研读课文
4.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研读课文
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5.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6.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研读课文
1.文章第12段“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这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打比方
研读课文
2.赏析文章第19段“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岩石比作书页,并用“躺”来表现岩石的状态,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打比方
研读课文
3.分析文章第28段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28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举例子
研读课文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合作探究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合作探究
3.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合作探究
本文以生动、准确、严密的语言,说明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各种方式以及人类读懂大自然的这种记录的重要意义。
文章主旨
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接上文,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运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文本特色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同情。再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式的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文本特色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②打比方。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③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说明方法的使用
文本特色
1.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2.搜集珍惜时间的古诗句。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8 时间的脚印 学案
学习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时间伯伯》——高士其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既是一篇科普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
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踪迹。
三、导读理解
1.分析文章标题“时间的脚印”的作用。
解析:本文标题用形象的说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诗,有什么作用?
解析:
①引用诗句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下文,引出说明对象;
②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能够吸引读者。
3.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4.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5.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6.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
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自我检测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 )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bì(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huǎn( )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 )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诈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渗( )入 刨( )刮
石bì( ) huǎn( )慢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3)文段中主要采用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时间的脚印(节选)
陶世龙
①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③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④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⑤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珠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⑥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⑦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⑧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1)请从选文中概括出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
(2)指出第⑦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和作用。
(3)第④段中加粗词“很可能”可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shèn;páo;壁;缓
(2)诈掉;炸掉
(3)打比方;举例子
(4)难道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放弃对岩石的破坏了吗?
解析:(1)字音字形题,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渗”不读cān;“刨”是多音字,应据义定音;“壁”不要误写为“璧”,“缓”不要误写为“援”。
(2)“炸”和“诈”音同形近,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恰当区分运用。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运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文段末则运用举例子指出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4)本题为句式变换题,作答时要先进行肯定、否定的变换,再补充上“怎么、难道、岂”等加强反问语气的词语,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2.答案:(1)岩石保存了地壳活动的情况,见证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2)举例子,具体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3)不能去掉。因为“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的可能性,说明石头有光滑的擦痕,只是可能有冰河经过,并不是一定。若去掉,则变成了肯定,这样就与现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抓住选段文字中的几处概括性的语句,如第③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岩石保存了地壳的活动,第⑥段“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概括了岩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历史。简要分析,然后综合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从本段文字中“例如”“还有一些”很容易判断这段文字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不难分析,这些具体的例子都在说明第⑥段的观点。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去掉;然后分析原因,结合语境分析加粗词在句中表示推测了一种可能性;接着分析去掉后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的变化;最后说明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8 时间的脚印 教案
教学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时间伯伯》——高士其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既是一篇科普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
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踪迹。
四、检查字词
1.找学生读课后字词,并检查对重点词的理解,教师补充纠错。
2.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腐 蚀( shí ) 浑 浊( zhuó )
山 麓( lù ) 刨 刮( bào )
海枯石烂( kū ) 楔形文字( xiē )
粗 糙( cāo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掸: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装置: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烘烤:文中指阳光照射使岩石变热。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砂砾:沙和碎石。
山麓:山脚。
沟壑:山沟。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五、层次结构
1.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部分(第6-29段):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第30-31段):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六、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分析文章标题“时间的脚印”的作用。
明确:本文标题用形象的说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引用诗句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下文,引出说明对象;
②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能够吸引读者。
3.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4.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5.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6.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
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七、说明方法
1.文章第12段“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这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2.赏析文章第19段“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解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岩石比作书页,并用“躺”来表现岩石的状态,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3.分析文章第28段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解析:第28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八、合作探究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明确: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3.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九、本文主旨
本文以生动、准确、严密的语言,说明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各种方式以及人类读懂大自然的这种记录的重要意义。
十、文本特色
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接上文,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运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同情。再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式的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3.说明方法的使用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②打比方。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③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2.搜集珍惜时间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