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1.1《放大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1.1《放大镜》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13: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放大镜
一、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观察植物开始,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对放大镜功能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学生可能不了解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使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到更多细节。
放大镜镜片是凸透镜,镜片透明且中间较厚。
科学探究目标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比较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认识到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推理出只要有和放大镜镜片同样的结构,就应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增强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四、教学准备
准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近视眼镜、柱形透明器皿、玻璃片、平面镜、薄塑料袋、水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展示小动物和植物的图片,询问如果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可以借助什么工具? 展示用放大镜观察小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过渡:人类眼睛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放大镜就是帮助我们进行科学观察的工具之一。 学生看图,回忆之前的学习活动中使用放大镜的经验,提出可以使用放大镜。 观看图片,回忆、感受放大镜的功能。 倾听。 引入,在情境中制造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使用放大镜的必要性。
探索& 研讨 活动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PPT中展示农业科技人员、公安人员和精密仪器修理工使用放大镜的图片,询问他们分别使用放大镜做了什么? PPT中展示网状图,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上述三种工作人员外,还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他们又使用放大镜做了什么?请将网状图补充完整。 活动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我们是怎样使用放大镜的? 播放演示视频,介绍两种观察方法:第一种,镜动,物不动;第二种,物动,镜不动。请同学们尝试分别用两种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 PPT中展示观察表,请同学们先用肉眼观察计算机屏幕、电视机屏幕和《科学》课本,再用放大镜观察。将肉眼观察的发现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填写或画到表格中。 请同学们对比肉眼观察的发现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思考放大镜的功能。事实上,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活动三:放大镜的特点 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呢?PPT展示放大镜镜片的侧面图、玻璃片和平面镜片,通过对比介绍放大镜的结构特点——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请同学们推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是否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近视眼镜、玻璃片、平面镜、盛满水的烧杯、盛满水的矿泉水瓶、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 播放视频,明确实验结果。询问,盛满水的烧杯、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和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有哪些相同点? 归纳,只要具有和放大镜相同的结构,就会有放大功能。询问,问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询问,为什么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不同?请同学们做出猜测。 PPT展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讲解放大镜镜片中央的凸起程度叫做凸度。播放用不同放大镜观察的视频,讲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同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思考并回答。 思考、补充网状图。 回忆放大镜的使用方式。 倾听,尝试观察。 开展观察,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对比、思考并尝试回答。 观察并倾听。 思考、做出推测。 观看,明确哪些材料能够放大、哪些不能,归纳材料的相同点。 倾听、思考、回答。 思考并回答。 倾听。 通过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的职业,进一步丰富对放大镜功能的感受。 进一步规范放大镜的使用方式,养成科学使用工具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拓宽学生对放大镜功能的认识。 介绍放大镜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深刻理解材料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对应课标中的科学大概念。 介绍放大镜放大倍数和凸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放大倍数和镜面大小无关。
拓展 介绍放大镜的历史。 询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材料?(玻璃弹珠、水珠) 倾听。 根据结构特点联想。 通过联系科学史和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堂练习 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用圆形的鱼缸养金鱼,从侧面观赏金鱼,看到的金鱼会( )。 比实际的大 比实际的小 没有变化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思考,并作答 结束前做一些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是反馈在线学习的质量的最好方法。
学习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并把结果填在知能训练中 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自律,鼓励并希望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布置作业 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页, 提醒学生准备下节课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 学生记录准备材料清单。 为下节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