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化学与社会发展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易错练习
1.近年来,宣传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形成一股热潮。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真空集热管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装置,以下有关使用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的使用可减少电能、矿物燃料的消耗
B.该装置的使用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C.其适合在年平均日照时间长的地区使用
D.其适合在年平均日照时间短的地区使用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氢能是未来最理想能源,如图是利用ZnO和为催化剂分解水制取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需要不断加入ZnO和
②反应1和反应2均为分解反应
③该方法制氢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④实验中,将ZnO和粉碎,目的是使原料充分接触,提高氧气产量
A.① B.③ C.①③ D.②④
4.生活中常用药品有很多,如:①碘酒;②麻黄碱;③青霉素;④阿司匹林;⑤葡萄糖注射液;⑥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淀粉等)。上述物质中不属于人工合成药物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只有②
D.①⑤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文具盒 B.木制玩具马
C.塑料水杯 D.纯棉手套
6.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有关做法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7.某品牌男士休闲裤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结实耐磨,不易褶皱
D.该面料烧起来会闻到烧焦毛发气味
8.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则其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9.国家战略,精准扶贫,普及化学肥料知识势在必行。某贫困户种植的玉米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如果你是帮扶者,应建议贫困户使用下列哪种化肥( )
A.
B.
C.
D.
10.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例如甲醇燃料电池,它是由甲醇、氧气和强碱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
则下列有关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等量的甲醇通过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比其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多
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燃烧的现象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NaOH溶液既可增强导电性,又有利于碳元素转化为碳酸盐
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溶液的碱性增强
11.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12.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13.今年冬天,我区城乡居民普遍使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小组针对甲烷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 甲烷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高温裂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2 甲烷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也可造成温室效应。
探究一:
发现问题:小明发现用天然气做饭时,锅底出现一些黑色物质。这些黑色物质是不是甲烷燃烧生成的碳单质呢?
进行实验:小明收集少量样品,利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取样品放于燃烧匙,点燃酒精灯,加热至红热,由上至下缓慢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待燃烧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 ①燃烧匙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黑色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结论:此黑色物质为______。
探究二: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甲烷哪一种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更强?
设计实验:
(1)甲、乙装置相同,广口瓶为透明玻璃瓶,分别充满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U形管内装有相同的红墨水,左右液面相平。
(2)用相同强度的光照照射甲、乙装置,且日照时间相同。
进行实验:
(1)一定时间内,甲乙装置产生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
(2)几天后,观察到甲装置U形管液面差明显大于乙装置U形管液面差。
得出结论:_______。
反思交流:盲目开采可燃冰很容易造成甲烷不断往空气中泄漏,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习得本领,造福人类。
14.随着社会进步,饮食、材料、环境、医疗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舌尖上的化学】绿叶蔬菜和黄色的、橘色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化学式:)。人如果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得______。(选填“夜盲症”或“坏血病”)
【环境中的化学】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大针对气候变化表示:“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捕获”并封存被认为是目前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式。小张同学利用化学知识,为净化空气,设计了一个简易捕捉器,其捕捉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 捕捉的原理______。
②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丁,请写出丁与水反应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 该流程虽然简单,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存在的不足是______,这将是小张同学以后运用化学知识需改进的地方。
【材料中的化学】(1)我们的校服,大多数是用合成纤维制作而成的。合成纤维具有______等优点。
(2)战机材料中还含有铁、锌、铜三种金属,为比较其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填序号)。
A.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B.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溶液
C.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生活中的化学】胃药中有一种主要成分为小苏打的抗酸药,可消耗胃里过多的胃酸,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资源中的化学】(1)工业上用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醇(),反应的示意图如图2:
反应中乙烯与另一反应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如图1,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回收S,该转化过程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1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μm,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μ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T2-8甲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乙所示。
近来,一种对PM2.5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
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
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照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其使用必须有足够长的太阳照射时间,D不正确。
2.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有的反应放热(如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和缓慢氧化,中和反应等)。人类利用的能量有些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有的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水能)。
3.答案:B
解析:①ZnO和是催化剂只加一次即可。错误。
②反应1反应物有水、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多种物质,反应2反应物有氧气和。反应物都有多种,都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③该方法制氢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
④实验中,将ZnO和粉碎,目的是使原料充分接触,但不能提高氧气产量。
③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①碘酒、③青霉素、④阿司匹林、⑤葡萄糖注射液、⑥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淀粉等)都是人工合成的药物,②麻黄碱属于天然药品。
5.答案:C
解析:A、合金文具盒是用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木制玩具马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纯棉手套是用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废电池中含有汞等有害元素,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符合题意;
B、天然果汁中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
C、“绿色食品”是指没有受到污染的食品,颜色不一定为绿色,不符合题意;
D、“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不是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A、棉花来自自然界,所以属于天然纤维,故A正确;
B、涤纶是人工合成的,所以属于合成纤维,故B正确;
C、合成纤维的衣服结实耐磨,不易褶皱是合成纤维的主要优点,故C正确;
D、烧焦羽毛气味是蛋白质燃烧后的气味,该面料未含有蛋白质,所以燃烧后没有烧焦羽毛味,故D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属于氮肥,KCl属于钾肥,属于复合肥,故缺少的肥料品种是磷肥。
9.答案:B
解析:氮肥的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的表现:叶黄);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的表现:叶尖发黄);
磷肥的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某贫困户种植的玉米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说明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
A.是氮肥,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B.是复合肥,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符合题意;
C.是磷肥,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D.是复合肥,含氮元素和磷元素,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该电池放电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所以不存在燃烧的现象。所以B项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其他三种物质均是白色的,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A正确;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氯化铵、疏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B正确;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硫酸钾、硫酸铵均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区分出硫酸铵,C错误;加水后,不能溶解的是磷矿粉,再向已溶解的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只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D正确。
12.答案:D
解析:硝酸铵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所以D不妥当。
13.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单质;U形管内红墨水左低右高;甲烷温室效应更强
解析: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故填:。
实验一:
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化学方程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说明是碳单质,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单质。
实验二:
进行实验: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产生温室效应,温度升高,集气瓶中压强增大,U形管内红墨水左低右高。
得出结论:几天后,观察到甲装置U形管液面差明显大于乙装置U形管液面差,说明甲烷温室效应更强。可得出甲烷温室效应更强。
14.答案:坏血病;;;生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耗能较多,合理即可);耐腐蚀、强度高; BC;;14:9;可再生;
解析:舌尖上的化学:
人如果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得坏血病。
环境中的化学:
①捕捉的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②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丁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③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存在的不足是生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耗能较多,合理即可)。
材料中的化学:
(1)合成纤维具有耐腐蚀、强度高等优点。
(2)A.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不反应,再加入铁粉也不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错误;
B.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不反应说明锌活动性大于铜;再加入溶液,铁不和硝酸锌反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活动性锌大于铁大于铜,正确;
C.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再加铜粉,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铁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说明活动性锌大于铁,能比较活动性顺序,正确。
故选BC。
生活中的化学:
胃药中有一种主要成分为小苏打的抗酸药,可消耗胃里过多的胃酸,其原理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资源中的化学:
(1)由图可知,反应为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先生成乙醇,;反应中乙烯与另一反应物水的质量之比为(12×2+4):18= 14:9。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图可知,氧气、氯化氢、氯化亚铁反应生成和X,则该转化过程中物质X为水。
15.答案:(1)不易燃
(2)韧性好或耐高温或不易燃烧
(3)7
(4)能
(5)AB
解析:(1)由“耐火”可知其具有不燃烧的化学性质;
(2)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3)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g·g-1;
(4)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
(5)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故说法正确;
B.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C.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故说法错误,故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