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交通运输网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各种 联合,各种
(铁路、公路、航道), (港口、车站、航空港)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方式
-----“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与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 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从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运输方式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货物特点
铁 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短距离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
公 路 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周转速度快、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从门口到门口” 运量小、运费较高 短途、量小,鲜货、活物
水 运 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笨重、长途
航 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运费高 量小、贵重、急需
管 道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煤浆、天然气
交通运输网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各种 联合,各种
(铁路、公路、航道), (港口、车站、航空港)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 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综合思维 结合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理解交通运输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明确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
展的相互关系。
核心目标 :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 因素和布局的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交通运输 需求、资金、技术等区位因素对交 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和地理特征,明确交通运输
布局的影响因素,明确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
局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实际情况,掌握交通运输需
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指出其布局的合理性和不
足,并设计改进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人地和谐相处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图4.1)。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Q1: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
Q2: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
Q3: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 的
交通线、站场组织
客货流分配、引导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①:依据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站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交通运输的需求而定。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②: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科技部公布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2020年,将建成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一个规模庞大的“四纵四横”的中国高铁网正悄然成型的同时,珠三角北移,京津冀扩容,长三角膨胀,三大经济圈将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中心与其腹地的空间关系由此发生质变,高速铁路将带来中国经济版图的加速融合,“超前规划”的中国高速铁路已经在改变着中国。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③:因地制宜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km,新建1110km,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地区约550km,岛状冻土区82km,全部在海拔4000m以上。受多年冻土的工程特性决定,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之一在于如何在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基上修筑稳定的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④: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京沪高铁全线规划占用耕地6万多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多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以桥代路”是其一大特色。
全线长约1318公里,共有桥梁244座,桥梁总长度为1059公里,占全线的80%,为全线少占耕地奠定了基础。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⑤: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⑥:其它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
南昆线,是一条连接广西壮族自
治区南宁市和云南省昆明市的铁
路,也是南方铁路网的一条东西
向运输大干线,是西南地区通往
防城、北海、湛江港最便捷的通
道 ,是西南出海通道的组成部分。
南昆铁路穿越在西南边疆,在战
时对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
用不可忽视。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
变 化
新建
改建、扩建、废弃
改善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要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的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六条原则。
原 则
02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区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从而要求交通运输布局做相应的变化。
一般而言:交通运输需求较小,则布局交通线标准较低、规模较小,反之则布局交通线标准较高、规模较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大。城市是区域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交通运输布局时,需要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北京和天津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地域上相邻,交通运输量大,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时,交通线路类型多,密度大。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要要充分发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货物特点
铁 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短距离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
公 路 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周转速度快、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从门口到门口” 运量小、运费较高 短途、量小,鲜货、活物
水 运 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笨重、长途
航 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运费高 量小、贵重、急需
管 道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煤浆、天然气
北京南站距离首都国际机场约37KM,某旅客乘高铁至北京南站,需要到首都国际机场转乘飞机。假如他选择较为便捷的地铁前往,那么该旅客需要花费30元及60分钟。
起 点
目的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专注单种交通运输的运速,更关注运输时效。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为什么呢?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曾长期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西方国家为掠夺这些国家的农矿资源,多建设从内陆或矿山通往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并倾销工业制成品。
这些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以来,虽然在铁路建设方面也有发展,但总体上铁路布局仍保留了殖民时期的特点(图4.5):
①: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
②: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
③: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铁路线的这种布局反映了:
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2015全国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止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
的项目。图4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网特点及作用。(6分)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6分)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
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
范的问题。(6分)
路网特点:①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
②多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
作 用: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2分)
①: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和海岸线平行)(3分)
②: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分)
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防范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
03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在经济较为落后、资金不足的时空条件下,交通线和站点的布局密度一般小或比较稀疏,且质量较低,
在经济较为发达、资金充足的时空条件下,交通线和站点的布局密度一般大或比较密集,且质量较高。
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1989年建成通车,没过几年,
四车道的道路因巨大的车流量导致承载负荷过重。
为什么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交通运输的建设具有滞后性?有足够的交通运输需求,为什么不能有相应的交通运输布局
分析:
工业化初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全面、快速解决交通运输建设问题,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政府才能有足够的资金逐渐提高交通运输布局水平。所以,交通运输水平往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时空条件下,交通线和站点的布局密度一般小或比较稀疏,且质量较低,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时空条件下,交通线和站点的布局密度一般大或比较密集,且质量较高。
经济落后地区:交通线和站点布局稀疏,质量较低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线和站点布局密集,质量较高
随着区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有足够的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建设需要攻克三大世界级难题: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核心技术难题之一在于如何在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基上修筑稳定的线路。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层反复冻融。当地表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结时,铁路路基不稳定,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在这样的时候,插入地基下面的热棒可以排出下层土壤多余的热量,使下层土壤保持结冻状态,使地基稳定,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随着区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有足够的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随着桥隧技术的成熟,使得公路、铁路穿越山区,跨越河、海天堑,资金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传统 盘山迂行 的布局方式,有效的缩短了通行里程和时间。我国西部山区山高谷深,在这里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常常是高架桥梁与隧道相连,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单位历程建设资金是平原地区的数倍。例如,沪昆铁路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比例,贵州段高达81%,云南段也达70%。
桥隧相连
自 学 窗
把路修在最需要的地方
公司新建办公大楼, 大楼建好后,四周铺上草坪,并未铺就通向大楼的便道。一段时间后, 草坪便被踩出路来。该公司在踩出的路上重新铺就便道,从此,非便道的草坪则不见踩踏痕迹。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把路修在最需要的地方。
一位早些年乘火车去过吐鲁番的人回忆: 下了火车,改乘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吐鲁番市区。打开地图一看,与大多数城市的火车站相比, 兰新铁路上的火车站离吐鲁番市区的距离的确远了些(图9)。为什么当时把火车站选在离市区如此远的地方呢
再细看地图, 则能体会当时此段铁路线路选择的主导思想。兰新铁路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吐鲁番段铁路基本上是沿天山山麓的等高线延伸的, 而吐鲁番市位于深陷的盆地中。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出于国防等需要,铁路如此选线,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技术要求低, 造价低, 建设方便。
然而,按照以交通促进区城发展的建设目标,新修铁路的选线应该经过吐鲁番市,以满足运输需求,促进对外联系。2014年年底建成通车的兰新高铁就是从吐鲁番市的北郊通过的。
【2014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
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解析】4D.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米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且火
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选D。
【解析】5B.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B对
【解析】6B.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所以选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线、站布局交化很大,有些交通线、站经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至此,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背景图为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景观,下表显示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整千万人次的年份:
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线、站布局交化很大,有些交通线、站经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至此,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背景图为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景观,下表显示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整千万人次的年份:
活动
解析: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每次扩建后,均在4--5年左右超过设计旅客年吞吐量,说明其站点的建设布局是“超前”的,
但不是10年以上,说明其超前是“适度”的。
超前:是为了适应未来客、货流的发展需求。
适度:对未来客流、货流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
解析:
交通线、站点的布局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需求的增长而变化的。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增加速度超过专家预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超过了当时专家预测时的水平,所以运输需求的增长加快。从这个案例来看,交通线、站点的布局应“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发展需求
资金
科学技术水平
自然条件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