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5课时 乘法分配律
运算定律
复习导入
下列算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6+48)+52=126+(48+52) ( )
60×a=a×60 ( )
(3×25)×4=3×(25×4) ( )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探究新知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
=6×25
=150(名)
答:一共有 150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再算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我先分别计算干不同活的学生人数,再算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4×25+2×25
=100+50
=150(名)
答:一共有 150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
=6×25
=150(名)
4×25+2×25
=100+50
=150(名)
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4+2)×25 = 4×25+2×25
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想一想
25 ×(4+2) 25×4+25×2
=
(5+6)×30=5×30+6×30
(21+60)×5=21×5+60×5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
(a+b)×c =___×___+___×___
a
c
b
c
想一想
a×(b+c) =___×___+___×___
a
b
a
c
小组活动:
比较、区别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不同点。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b)×c = a×c+b×c
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教材P26 做一做T1)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 32×7+32×3 ( )
64×64+36×64= (64+36)× 64 ( )
×
×
√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2=25×2+25×10
5 0
2 5
1 2
×
2 5 0
3 0 0
2. 观察下面的竖式,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材P26 做一做T2)
巩固运用
(教材P27 T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a+a×5=(4+5)×a
36×(4×6)=36×6×4
1.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
2.
(教材P27 T5)
这套运动服上衣75元,裤子45元。
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75+45)×60
=120×60
=7200(元)
答:花了7200元。
75×60+45×60
=4500+2700
=7200(元)
(教材P28 T7)
25×(200+4)
25×200+25×4
35×201
35×200+35
265×105-265×5
265×(105-5)
25×11×4
11×(25×4)
3.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答:每组算式的得数都相等。
=5100
=7035
=26500
拓展运用
(教材P28 T11)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167×3+167×5=167×
28×225-2×225-6×225= ×225
39×8+6×39-39×4= ×
10
20
39
10
(39和10可以交换位置)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1.完成本课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下 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