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
A.铜 B.汞 C.钨 D.铝
2.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A.纯碱 B.小苏打 C.熟石灰 D.烧碱
3.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 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4.“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5.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6.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7.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9.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
C.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
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10.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CuSO4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和Fe粉恰好完全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取图象信息并分析,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①恰好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是Zn>Fe
②反应后,两溶液中析出金属的质量不相等
③反应后,生成对应新溶液的质量为ZnSO4>FeSO4
④反应后,生成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ZnSO4<FeSO4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现有一包5g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Zn、ZnO、Zn(OH)2、ZnCO3。将其加入到10%的稀硫酸中,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消耗的稀硫酸为49g,则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A.Zn
B.ZnO
C.Zn(OH)2
D.ZnCO3
二、简答题
12.微笑自行车、高铁、网购和扫码支付等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
(1)微笑自行车的推行符合 ______ 环保理念。
(2)高铁车体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是利用该合金的 ______ 性能。
(3)许多商品的二维码印在PVC不干胶贴纸上,PVC是一种塑料。下列图标中表示塑料回收标志的是 ______ (填字母)。
(4)芯片是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13.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2Fe+3CO2,
②2Fe2O3+3C4Fe+3CO2↑。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均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炉甘石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钢锭轧制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______性。
14.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
(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选择另一种药品完成实验。(写出药品即可)
三、推断题
15.如图所示,A~H 分别是氢、氧、氮、氯、碳、钠、镁 、钙八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C、E是常用的灭火剂。请回答:
(1)G、E的化学式为 ___ 、 ____ 。
(2)C和 _____ (填物质名称) 反应可生成D。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 _____ 。F和H反应: _____ 。
16.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
(1)A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
(2)一段时间后,B中铁钉没有锈蚀,而C中铁钉锈蚀,通过B、C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8.化学课上,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铜加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③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试管乙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是教材中的三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利用该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可能的原因是____。
A 没有塞紧橡胶塞
B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 收集时没有及时更换到第二瓶
D 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2)实验B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推断水的组成的。将燃着的木条靠近打开活塞后的两个玻璃管的尖嘴口,观察现象,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
(3)实验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五、计算题
20.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若需要制备4.4g氢气,至少需要金属锌多少克?
21.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称得沉淀质量为14.35g。
(1)配制选种所用氯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 、溶解。
(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2.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采用如图装置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2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乙装置,实验测得乙装置增加的质量为 4.4g。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实验分析:该方法测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______,原因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D
6.D
7.C
8.B
9.B
10.A
11.D
12. 低碳或节能减排等 密度小或耐腐蚀或硬度大或熔点高等 A SiO2+2C2CO↑+Si
13. ② ① 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N2 +4 和碳反应,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延展
14.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合理即可)
(2)铜丝表面变黒
⑶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硫酸铜溶液没有溶液两字不得分)
15. Na2CO3 CO2 氧化钙 HCl+AgNO3=AgCl↓+HNO3 2NaOH+ Mg(NO3)2=Mg(OH)2↓+2NaNO3或2NaOH+MgCl2=Mg(OH)2↓+2NaCl
16. CO Cu
放热
17. 隔绝空气 与水接触
18. 化学 复分解 减小
19. 试管 AC 元素组成(或元素种类)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0.143g
21.(1)量取;(2)16.25%(详见解析)
22.(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2)大;乙装置中氢氧化钠会吸收来自于甲装置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