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巩固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以下几种常见化学肥料中即能促进颗粒饱满又能增强抗倒伏能力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 D.尿素[CO(NH2)2]
2.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关于化肥 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A.P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B.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C.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D.NH4H2PO4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4.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5.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B.Na2SO4+BaCl2═2NaCl+BaSO4↓
C.H2+CuOCu+H2O
D.3CO+Fe2O32Fe+3CO2
7.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的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I中分离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漏斗
B.溶液A中溶质是H2SO4、CuSO4
C.上述流程中物质B是锌,物质D是盐酸
D.A~E中都含有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A和C
8.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Fe+2HCl=FeCl2+H2↑
C.2H2O2H2↑+O2↑ D.Na2CO3+MgCl2=MgCO3↓+2NaCl
9.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10.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11.研究生石灰()量于空气中变质的情况,设计实验如下: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由气体B可确定粉末A中含有,其质量为
B.A中钙元素的质量与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
C.生石灰样品完全变质为和
D.A是、和组成的混合物
二、简答题
12.农业上适时适量的使用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亮同学家种植蔬菜大棚,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她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施用碳酸氢铵的同时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______.
(2)他认为“使用化肥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______ ,理由 是_______.
13.刘大爷家的化肥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03)放在储藏室,一段时间后,
(1)发现碳酸氢铵的质量减轻了。为什么?______
(2)请你谈谈使用农药、化肥的利与弊。(各一点)_____
14.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氯化钠溶液,如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______?
三、推断题
15.下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干燥剂,E为最常见的液体。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所属的物质类别为______。
(3)写出B和D反应生成C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说出物质C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填一条即可)。
16.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A~G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A、B、C、 D、G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 俗称烧碱,D 溶液中有蓝色的硫酸盐,B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E 为红色粉末.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化学式:D__,E__,F__。
(2)按物质分类,C 属于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C 与 A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F 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请写出 F 的另一种用途:__。
(4)若 A 溶液能使指示剂变成红色,则选用的指示剂为__(选填“紫色 石蕊”或“无色酚酞”)溶液.
17.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8.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分析后回答:
(1)D的化学式_____。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19.完成下列实验问题
(1)实验1:滴加液体的仪器是______。白色点滴板孔穴4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柠檬汁显______性。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
(2)实验2: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3:托盘天平向右倾斜。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4)有关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实验1草木灰(K2CO3)是一种钾肥
②实验2加入食盐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实验3天平向右倾斜是因为锥形瓶内未充分冷却
④实验2中b端收集的是氢气
⑤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吸收白烟和热量
20.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现象为_____。
(2)图二中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实验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_____。
(3)图三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_____。
(4)图四中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因是_____与OH-不能共存。
21.如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
请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 ③加入______
B 验证NaCl不能无限溶解 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0gNaCl; ③加入_____(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C 配制_____ 加入5gNaCl;②加入9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五、计算题
22.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20.9 29.8 47.6 57.6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如要制取2.8t氧化钙,需碳酸钙质量是多少?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
24.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C
7.D
8.D
9.C
10.C
11.C
12. 草木灰显碱性,二者能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使化肥肥效降低 不赞同 如果无限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引起“赤 潮”“水华”等现象
13. NH4HCO3不稳定,分解产生气体 利:使用农药化肥促进农作物生长或提高作物产量;弊: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14.用五支洁净试管,分别取五种溶液少许,再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仍为紫色的是新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另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取两种酸溶液少许,再分别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无沉淀产生的是稀盐酸.
@再另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取两种碱溶液少许,分别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出现浑浊的是石灰水,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15. CaO 碱 补钙(合理即可)
16. (1)CuSO4 (2)Fe2O3 (3)CO (4)酸 (5)NaOH + HCl = NaCl + H2O (6)燃料 (7)无色酚酞
17. CuCl2 溶液变浅绿色,有气体生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18. CO2 HCl+AgNO3=HNO3+AgCl↓
19. 胶头滴管 酸性 节约药品等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缓冲作用 ①③
20. 产生红褐色沉淀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NH4+
21. 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 超过26g的氯化钠(合理即可)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2.(1)38.7;(2)4.4g
(3)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总质量为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3.碳酸钙质量为5t,二氧化碳质量为2.2t
24.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5.0 g
= x=5.3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0.7%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0.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