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盐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7 14: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肥料中含营养元素种类最少的是
A.KCl B.(NH4)2HPO4 C.NH4H2PO4 D.KNO3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的是( )
A.、消石灰、氧化钙 B.、纯碱、氢氧化钠
C.、苏打、碳酸钠 D.、酒精、乙醇
3.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Cl
B.Ca2(PO4)3
C.KNO3
D.CO(NH2)2
5.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Al+3O2 = 2Al2O3 B.Ca(OH)2+Na2CO3= CaCO3↓+2NaOH
C.H2CO3=H2O+CO2↑ D.H2+CuOCu + H2O
8.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9.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C.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1.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开展“使用农药、化肥‘利’与‘弊’”的辩论,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各说出一个观点。
(1)“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_____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_____ 。
(3)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4)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余质,可加入下列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 _____ (填序号)。
①适量稀盐酸 ②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③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尿素和氯化铵是重要化肥。
(1)尿素属于氮肥,其与熟石灰研磨________(填“能”与“不能”)产生氨气。
(2)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3)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下图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三、推断题
14.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发生以下反应:
(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氯化钠溶液。
(3)C,D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15.现有A、B、C、D四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C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1)物质A是______。
(2)若固体D可用做干燥剂,其不能干燥的气体有______。(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一种能分别与A、B、C、D发生反应的物质______。
16.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F、D为单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E;G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固体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反应。
17.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它们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写出A的化学式:A_______。
(2)F的作用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反应④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18.完成下列实验问题
(1)实验1:滴加液体的仪器是______。白色点滴板孔穴4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柠檬汁显______性。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
(2)实验2: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3:托盘天平向右倾斜。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4)有关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实验1草木灰(K2CO3)是一种钾肥
②实验2加入食盐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实验3天平向右倾斜是因为锥形瓶内未充分冷却
④实验2中b端收集的是氢气
⑤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吸收白烟和热量
19.用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_____。
(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若上述现象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
20.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小美对妈妈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很感兴趣,她把小苏打带到实验室与小刚一起进行探究.
(1)小美取少量小苏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小苏打的水溶液显___性;
(2)小刚在烧杯内放入少量小苏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____产生,说明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治疗_______;
(3)小美想:糕点非常松软,是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了CO2气体呢?于是她如图装置对小苏打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确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试管内仍有白色固体,她猜测剩余固体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小刚认为猜想_____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美和小刚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Na2CO3
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受热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次探究学习,小美对小苏打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她给妈妈提出保存小苏打的建议有:____(答出一点即可).
五、计算题
21.尿素〔CO(NH2)2〕是化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尿素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填“氮”“钾”或“复合”)。
(2)CO(NH2)2中共含有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2.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3.钙片的标签如图所示,且钙片中只有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取10片钙片放入盛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反应前:烧杯+盐酸 22 22 22 22
10片钙片 8 8 8 8
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6.7 26.5 26.9 26.7
(1)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2)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A
6.D
7.B
8.B
9.C
10.B
11. 促进物作物增产 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12. 离子 OH﹣、H+、H2O ClO2 Cl2+2NaClO2═2ClO2+2NaCl ③②①
13.(1)不能;(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成红色。
14. AgNO3 HCl NaOH FeCl3
15. CaO或氧化钙或生石灰 c Ca(OH)2+CO2=CaCO3↓+H2O或Na2CO3+Ca(OH)2=2NaOH+CaCO3↓(合理即可) 稀盐酸或稀硫酸(HCl或H2SO4)
16. H2SO4 Fe+CuSO4=FeSO4+Cu CuSO4+2NaOH=Cu(OH)2↓+Na2SO4 复分解
17. CaCO3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
18. 胶头滴管 酸性 节约药品等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缓冲作用 ①③
19. 浓硫酸 复分解反应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或中性液体均为无色
20. 碱 气体 胃酸过多症 ③ 小苏打中不含氯元素 碳酸钠溶液也可以使酚酞变红 氯化钙 NaHCO3Na2CO3+H2O+CO2↑ 密封保存
21.(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化肥中的氮肥。
(2)CO(NH2)2中共含有C、O、N、H,4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1×2)×2=60;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4×2):16=3:1:7:4。
22.(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23. 3.3g, 此标签中的含钙量不合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