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5.4探究焦耳定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5.4探究焦耳定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7 13: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热效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控制
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在设计实验过程中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通过学习焦耳定律,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如电和热)存在联系,并辩证地看待电热在生活中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实验探究过程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给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丝通电,通过实验引入电流热效应的概念,并列举生活中应用了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结合老师刚才的演示实验进行猜想,小组讨论,并说明为什么?)
②根据同学们提出的猜想,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并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知道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并思考测温物质应该怎样选择?实验中,用电阻丝加热煤油,通过测量煤油的温度变化反映放出的热量的多少,用到了什么实验方法?
③思考: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所装的煤油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④把实验任务分成三大组分发下去,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任务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电路图。
⑤选学生代表在黑板板书所设计的电路图,并分享各自的设计思路(老师适当点评)
⑥老师简单介绍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参考以上几位同学的设计方案,开始学生实验(提醒:注意控制变量法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⑺展示部分学生实验数据,并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2、焦耳定律的学习:
①内容:
②公式:Q=I2Rt
③单位:J A Ω S
④应用:(练习计算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
练习: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阻,一个电阻大小为1Ω,另一个电阻大小为100Ω,电路中的电流为2A,在1秒钟内,两个导体产生的热量分别是多少?
⑤问题讨论:为什么电炉工作时,电热丝很烫,而导线几乎不发热?
3、把物理回归生活,列举生活中利用电热的例子,并思考:通电导体产生的所有热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用的吗?有哪些电热要加以控制?有什么控制措施?
4、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
5、知识迁移,练习巩固
①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
A 电烙铁 B电熨斗 C电剃刀 D电饭煲
②下列情况中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
B 家用电器长时间停用,隔断时间应通电一次.
C 家庭电路一般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
D 大型爆破工作,用电热引爆炸药.
③某导体的电阻是2Ω ,当通过的电流为2A时,1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