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7-12 22: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杜甫(711-770) 杜甫,字[ ],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杜甫诗的风格 [ ]。 字美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郭沫若杜甫作品欣赏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作品欣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杜甫作品欣赏春夜喜雨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教师范读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怒吼)(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江边的地方)(高高的树梢)(茅草飞得低的)(落)写秋风破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这样)(做动词)(公开,与”对面”呼应)(呼喊也没有结果)写群童抱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像墨一样黑。名词作动词用)(衾qīn:被子)(睡觉不老实)(被里子)(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睡得很少.指失眠)(何由:即“由何”.由:凭。)(彻:到天明.作动词)写夜雨湿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能得到.安:疑问代词:怎么)(全部庇护)(所有贫苦人)(安稳得像山一样)(见xiàn:同”现”)(小屋) 写祈求广厦。秋风破屋的情景群童抱茅的感叹长夜难眠的苦痛
推己及人的胸怀惨悲哀愿课文板书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
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
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现实理想 杜甫忧国忧民的
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