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同步训练:模块综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同步训练:模块综合(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22 18: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检测十七
模块综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胆敢言的代表委员被网民们形象地称为“民意炮手”,新一届代表委员能否像前任一样秉持公心,针砭(biǎn)时弊,仗义执言,令人关注。
B.通过以上的分析,我想云南的刀耕火种(zhòng)是不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技术,已经昭然若揭了,而那种对文本断章取意的解读,实在令人不耻。
C.专家认为,危机过后,金融体系必会改弦(xuán)更章,政府应该查封所有破产的金融机构,清理股东和债权人,以重建规模小但生机盎然的金融体系。
D.亲情是田野舐(shì)犊的老牛,刻骨铭心;爱情是草丛缠绵的蜗牛,相濡以沫;友情是草原成群的犀牛,风雨同奔,2009,愿你珍惜拥有!
答案:D 解析:A项,“砭”应读“biān”;B项,“断章取意”应为“断章取义”;C项,“弦”应读“xián”,“更章”应为“更张”。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西湖这个最爱,我当然自有说法。好比在北京的天安门,你能看见的是______;到了上海外滩,你能领略的是______;在南京的中山陵,你能感受的是______;到了哈尔滨的道里道外,你能触及的是______。苏州园林,是______,精致有余;桂林山水是______,雄浑不足;西安古城雍容华贵,但太______;香港九龙新潮靓丽,但太______;唯有杭州的西湖,清风明月时你能抚摩到它的妩媚,细雨潇潇时你能饱经着它的沧桑。
A.粗犷与豪放 沧桑与悲壮  博大与霸气 浪漫与奢华
小家碧玉 清秀儿郎 张扬 陈腐
B.博大与霸气 浪漫与奢华 沧桑与悲壮 粗犷与豪放
小家碧玉 清秀儿郎 陈腐 张扬
C.博大与霸气 粗犷与豪放 沧桑与悲壮 浪漫与奢华
清秀儿郎 小家碧玉 陈腐 张扬
D.粗犷与豪放 浪漫与奢华 博大与霸气 沧桑与悲壮
清秀儿郎 小家碧玉 张扬 陈腐
答案:B 解析:所选词语要与其所对应的具体事物或景物的特点一致,另外注意结合“精致有余”“雄浑不足”“雍容华贵”“新潮靓丽”等内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安之若素,日益电子化可能是未来的阅读趋势,而纸质书籍的优良属性也难以被取而代之。
B.制片方透露,《非诚勿扰》完成版本与最初有所偏离,更多的笑料来自冯小刚对当下热门事件的调侃,让该片的剧情变得扑朔迷离。
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答案:B 解析:A项,“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词义不当;C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彩不对;D项,“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对象误用。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分雄雌,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明朝林叔学说:“苞蕊还分雄与雌。”(《荔枝花》)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生;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
D.“爱心涌动满泉城”“惹不起的爹”等曲艺节目,以“知荣知耻”为主题,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受到观众喜爱。
答案:B 解析:A项应去掉冒号和引号内句号,括号后加逗号;C项,分号改为逗号;D项前两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历经50年风雨,广交会铸就百届辉煌,浓缩了中国外贸发展、经济腾飞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B.李大为用尽力气把落水群众救起,自己却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2008年8月3日,广东省军区给李大为追记一等功;8月5日,广东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C.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2009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批实施新课程的四省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D.作为今年唯一一项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评审组织格外青睐开平碉楼,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纪录也将有望打破。
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对外开放”后加“的历史”;C项照应不周;D项主语变换不当,句子衔接混乱,应改为“开平碉楼受到……青睐,有望打破……”。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________________。他写农村生活能体现出他的幽默感,比如说,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物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三仙姑……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A.赵树理的幽默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B.老舍的幽默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C.赵树理的幽默同老舍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D.老舍的幽默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答案:A 解析:语段首句决定了补句的主体是赵,末句“他”决定补句的落脚点也是赵树理;间“老舍的幽默”连说,类似于顶真辞格。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2009四川高考,五)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7~10题。(22分)
想 象
[英国]凯·杰罗姆
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治疗方面的资料,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得的就是这种病。
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不知我还患有其他什么疾病?
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想的那样,我也患有这种疾病。我开始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兴趣,并决定一查到底。我开始按字母顺序逐个检查——翻到疟疾,我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疟疾的某些症状,两个星期后就会进入急性发作期;翻到肾小球肾炎,我心中稍微感到一丝安慰——我得的只是其中较轻的一种,就目前状况而言,我还可以活上几年。此外我还染上了霍乱,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而白喉对我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疾病。我不厌其烦地按照26个字母通通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唯一没有得上的疾病就是髌前囊炎。
起初,我对此颇有些伤感,心中似有几分失落。为什么我没有得上髌前囊炎呢?不过,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想,从药理学讲,我不是已经得了其他各种常见的疾病了吗?没有得上髌前囊炎那就算了吧!反正痛风已经处于恶性晚期了。
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医学角度来说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我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病例!如果学生们有了我,他们也就无须到医院去实习了——我就是他们的“实习医院”。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身上研究研究,然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毕业文凭了。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我得做一番自我检查。我摸了摸自己的脉搏。起初,我什么也摸不着,不久那脉搏又突然跳了起来。我掏出怀表,测算脉搏的次数,大概每分钟140次。我又摸了摸心脏,竟然发现它已经停止跳动了!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的心脏还在那里,想必也没有停止跳动,只是我对此无法解释而已。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来检查。我只能看见自己的舌尖,得到的唯一收获是:我比以前更加确信我得了猩红热。
走进阅览室的时候,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出来的时候,我变成了拖着衰弱病躯的重症病人。
于是,我去看了医生,他是我的一位好友。他摸了摸我的脉搏,又看了看我的舌头,后来不知怎么地谈起了天气。之后他问:“你究竟哪里不舒服?”
我说:“老兄,我不会告诉你我得了什么病,让你白费那么多时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没有得什么病——我没有得髌前囊炎。除此之外,什么病我都有。”
我还把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些疾病的过程如实告诉了他。
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乱敲;又把脑门儿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下来,开了一个处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了出去。
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了回来。
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你不是药剂师?”我问。
“我是药剂师。如果我经营一个合作商店兼营家庭旅馆的话,我倒是可以为你效劳。可我只是一个药剂师,我无能为力。”
我看了看那处方,上面写道:“一磅牛排,外加一品脱注苦啤酒,每隔六小时服用一次;每天早晨散步十英里;每天晚上十一点上床睡觉。此外不要满脑子都装些你不明白的东西。”
注:品脱:英国计量单位。
7.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4分)
8.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4分)
9.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8分)
10.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6分)
答案:7.参考答案:“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实习医院”的意思要注意联系上文,不能脱离语境;体会效果要注意抓住修辞手法。
8.参考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解析:小说情节的展开自然要循着线索,所以要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找到文章的线索;这篇小说情节的推进也就是“我”的心理流程。所以将上面两方面加以整合即可。
9.参考答案: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绝望”“伤感”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弱;“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和多疑。
解析:这些画线句子分别写“我”的神态、心理和动作,主要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时要结合具体句子,不能只泛泛地谈细节描写的作用。
10.参考答案: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解析:这里的“处方”并非平常意义上的“处方”,它医治的不是“我”身体上的毛病,而是思想、心理上的毛病。谈以“处方”作结的妙处,一是结合主旨,二要关注小说情节的安排。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3题。(18分)
第一位委托人
[德国]威吉兰兹
约翰·史密斯的律师事务所里散发着油漆味。他还十分年轻。他的事务所今天早晨才开张,办事处只是一间工作室。此时这位刚刚开业的律师正坐在他的大办公桌后面,等待着他的第一位委托人。
第一个委托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女子还是一个男人?是一位大企业家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不管他长的是什么模样,不管他是哪儿的人,我决不能让他知道,他是第一位委托人,约翰寻思着。谁也不愿意当第一个,无论在医生那儿还是在律师那儿,反正都一样。一个才开张的事务所就异常忙碌,这一点肯定会立刻获得人们的信任。
正在他沉思默想的时候,外面的楼梯上响起了男人的沉重的脚步声,来人慢慢地向等候室走来。约翰满意地听到,门打开了,又关上了。接着,他工作室的半掩的门上响起了敲门声。约翰看见,走进来的是一位灰白头发、衣着朴素的男子。他心想,这是一个普通人,他会给我带来好运的。谁同老百姓一起耕作,谁就会获得丰收。
“请原谅……”来人说。
约翰迅速地拿起面前还没有同电话线路接通的电话听筒。“对不起,请坐一会好吗?我有两个要紧的电话要打。”他胡乱拨了个号码,静静地等了一秒钟,然后自报了姓名。
“我……”来人想打断他的讲话。
约翰挥了挥手:“请稍等一会儿,先生。我马上接待您。”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说:“是的,我是史密斯律师。我可以同五金工人工会主席费普斯先生讲话吗?他不在?那么是否可以今天晚上六点钟同他会晤?什么?是的,是为了机械工人狄克逊提出权益要求的那件事。您说什么?很抱歉,不行,再早了我不行。今天下午我要等好几位委托人。好吧!那就六点钟。再见!”
“律师先生……”来人说。
“好吧,”约翰亲切地微笑说,“您要是那么着急的话,我就先办你的事,另一个重要电话我等会儿再打。你要委托我办什么案子,先生?”
来人走近几步,报以同样亲切的微笑:“是的,我很着急。您也知道,干什么工作都是这样。我是从邮电局来的,要为您的电话接上线。”
11.作者为小说最后“出乎意料”的结尾埋下了哪些伏笔?(8分)
12.小说的主题是什么?(6分)
13.约翰律师把邮局接线员误作委托人。小说这样构思,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答案:11.参考答案:“来人”多次欲开口说话却被律师打断;律师“随便拨电话号码”;办公室刚装修好,散发着油漆味;还没有同电话线路接通的电话听筒。
解析:“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根据这一理解结合文本概括即可。
12.参考答案:讽刺律师自欺欺人、骗取他人信任的行为。
解析:分析小说主题主要结合小说情节、人物。
13.参考答案:小说让律师在一位知道底细的邮局来人面前出乖、露丑,最后揭示真相,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戏剧性。
解析:律师本想利用电话骗取来人的信任,以期为自己的公司赢得生意。但来人恰是邮局接线员,这就更加增强了讽刺效果。
三、语言运用(22分)
14.(2009重庆高考,20)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4分)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参考答案:(1)帕格尼尼是一位奇人。
(2)他是世界级小提琴家。
(3)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
(4)他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解析:这是句式变换中的长句化短。要求改写成4个短句,要以“帕格尼尼”作为首句开头。首先要抽出句子的主干,然后将三个定语抽出来分别组合成句子。
15.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6分)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突然跳下椅子, 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要是不回来,管这个家!”
参考答案:①删除或者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者“父亲”。
解析:因为第一句有苏泽广,所以,①处的“苏泽广”多余;③处前面有个“他”,所以要把③处的“他”改为“合图”,以示区分;因为③处是“合图”,所以④处的“合图”无必要;⑤处以示区分,应换为“苏泽广”或“父亲”。
16.认真阅读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
(1)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4分)
(2)用成语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6分)
参考答案:(1)“台独分子”把自己的脖子拴在“台独”这棵树上,同时手拿水壶给树浇水,妄想树快快长大;但他不知道,如果这树长大了,自己也就吊死了。(2)自掘坟墓(或:自取灭亡、自寻死路)
解析:(1)介绍画面内容要用说明性的语言,同时,要注意观察画面,不能漏掉细节,如,浇水的人身上“台独”两个字。(2)标题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漫画的寓意,应言简意赅。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潘庆林的“废简复繁”提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立场鲜明的两大阵营争得不可开交。
对此,请分别从赞成者与质疑者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赞成者要言之成理,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每处不超过38个字)
(1)赞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质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我赞成,因为繁体字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庄重美观。
(2)我反对,虽然繁体字庄重美观,但难写、难记,怎么能取代方便实用的简体字呢?
解析: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说明理由,使自己的观点能够让人信服。
四、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把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提示:读约翰·罗斯金的诗《痕迹》,我们可以感悟到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本题适宜于写成散文或记叙类文章。
示例:
写给爸爸的信
亲爱的爸爸:
提起沉重的笔,眼泪像珠子止不住地从我的脸上滚过。爸爸,对不起,对不起,请原谅。记得那次打电话,跟妈妈聊了一会儿,妈问我是不是愿意跟您说几句,我说要,你拿起电话劈头一句:“还知道你有个爸爸?”爸,我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爱,泪又从我的眼眶中流了下来。您说祝我成功,您说知道我学习苦,您说让我多注意身体,您说……爸,我懂,请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无尽的自责的热浪在我的心中翻滚不停。
爸,您就是一间舒适的茅屋,常常给我无微不至的保护,而作为女儿的我只顾享受没有风吹雨打的温暖,却忘记了您的存在。爸,对不起!
记得刚学走路的时候,您扶着我一点点向前迈步。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鼓励,您终于笑了。看着身后走出来的脚印,您竖起了大拇指,说:“这孩子一定能走出一条辉煌的路。”尽管那时我不懂,但我也笑了。慢慢长大,您送我去上学,我要您背着我我才去,可是您不仅没背,还瞪起了眼睛:“小孩子总有一天要靠自己的,不能总是由大人背着,护着。”我认为您不疼我,因为别的孩子都是趴在家长的背上去上学的。您总好跟妈说小孩子不能惯不能娇,小孩子不能夸,一夸就骄傲。您总显得很严肃,很厉害。后来,我跟同学讲您管教我的情形,朋友总结说是“巴掌式教育方针”,现在看来,爸爸您是对的。
很多家的孩子都到城里上学了。爸爸,您动心了,您跟妈说咱的丫头不能比别人差,您说我应该出去锻炼锻炼。我不肯。还记得那时您把我送到车站,我哭红的双眼却在您那里寻求不到一点安慰,我说我不去,可汽车开动了,您给我的只是高大的背影,剩下的,就是我的泪水。
在人生第一个重要门槛——高考面前,我绊倒了。我像霜打的茄子没有一点精神,像只臭虫不愿见到太阳,可您没有丝毫责怪,而是甩了句“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让我琢磨……
爸,看着我走过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回首岁月留下的一道道轻重不等的痕迹,您的爱伴随着我走出了每一步。可我在人生路上留下痕迹时,岁月也在您的眉梢、眼角留下了痕迹——皱纹!爸,为了女儿,您太辛苦了,谢谢您这么多年对我的人生策划,我会努力去走您期盼已久的“辉煌的路”。
爸爸,保重身体,别太勉强自己,别太累了!
您的女儿:牛娟
×年×月×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