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8 08: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课名 《认识人民币》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章节 第三单元第一节
学时 年级 智障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认识人民币中1 元、2元、5元、10元几种面值,数出整元数。 A组:认识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独立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理解“几 个1元是几元?”。 B组:初步认识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尝试一元一元地数10元以内整元 数。了解“几个1元是几元?”。 C组:尝试认识面值为1元、5元的人民币。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学会取币、付币、交流等解决简单购物能力。 A组:能够买标价为10元以内商品,拓展尝试用5元和1元组合付款,体验模拟购物的全 过程。 B组:在认识价格的基础上了解购物过程。 C组:了解购物过程,尝试买标价为1元和5元的商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模拟实践活动后学生初步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A组: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B组:初步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C组:了解要爱护人民币。
二、学习者分析 本班共有九名学生,六男三女。其中自闭症3人,脑瘫2人,唐氏1人,智力发育迟缓3人。根据学生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A组:徐昌睿、韩涛、曾泽群、施健;B组:汪彪、梅乐、黄溯源;C组:裴亚欣、余方霏。 经过平时的观察,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有了“钱”的概念,知道“钱”的用途,能简单区别和认读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包括挑战认读20、50、100元)。但少数学生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认读存在困难,教学时向这部分学生倾斜。由于这部分内容实用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采用图片呈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直观,利于学生观察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准备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若干、面值为1元(纸币、硬币)、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若干 解决措施: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利用好多媒体随时呈现、遮盖、演示、勾画等功能,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思考,最大程度上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操作使教和学真正达到互动、交流、共生。
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
一 生活情境 引发兴趣 使学生了解有关人民币的信息与知识,为学习做好准备 1、师:(请学生观察大屏幕)这是哪?有什么?到超市选择商品后要做什么? 小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 2、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钱的知识? 师:你们的信息量真大!(出示人民币样图)这就是“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回答问题:超市、付钱 买东西 生: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我还知道美元、韩元、日元…… 运用了电子白板随时呈现的功能
二 自主建构 合作探究 使学生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区分纸币和硬币 1、红包激趣 师:红包里有什么?我们来玩个猜红包的游戏(抽出红包里的钱一部分,猜猜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红包里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由坐公交车引发的思考与认识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两种人民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帮它们排排队吧! 生答:根据人民币的颜色、数字判断的。 生:它们都是1元钱。不同点:1元的纸币和1元的硬币。 生:实际操作 使用了白板随意点动和拖拽移动功能。
三 冲关游戏 生活应用 智慧大闯关:通过实践操作(我会选、我会算、我会换、我会付)等活动更进一步地应用人民币 第一关——人民币,我会选 第二关——人民币,我会算 第三关——人民币,我会换 第四关——人民币,我会付 1、场景重现(数学实践活动”欢乐超市”购物照片) 2、小试牛刀:看商品的单价,说出并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师:恭喜你闯关成功! 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学生在白板上现场操作完成连线。 学生观察白板上的操作演示过程,算出结果。
学生观察白板上的操作演示过程,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知道买东西要排队、有序、文明。 展示台展示商品,学生算。 利用电子白板随时呈现、遮盖、演示、勾画等功能,依次出现,形成教学互动
四 现场购物 分享成果 巩固加深 学以致用 师:为了奖励同学们闯关成功!现在我们一起去快乐购物吧! 每位同学挑选一份自己商品 2、读出商品标价 3、排队付钱 学以致用 学生尝试自己购物 利用电子白板将学习过程进行展示和演示。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 生活教育 延伸拓展 教育学生要爱惜钱币、合理用钱 挣钱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还要爱惜人民币。 观看视频《一分钱》 师:除了“元”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后我们还要去学习“角”、“分”。 学生观看,感受要珍惜节约每“一分钱” 运用了电子白板随时呈现、切换、播放的功效
六 课后实践 学以致用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地去完成课外实践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明天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实践 操作
板书设计 纸币 硬币 1元 1元 2元 5元 认识人民币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教学效果评价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智障儿童一般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低,且发展速度缓慢,大都不善言谈;有羞怯心理表现或者任性、多动的毛病。在认识人民币过程中,有的智障儿童认真观察,有的却在用手搓人民币玩,教师发现并没有批评他,他在玩人民币证明他对这节课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只是没有按老师要求来,教师只是轻轻摸摸他的头,指指别的同学怎样观察人民币的,然后和他一起观察。 2、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依据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教学中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智障儿童生理缺陷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作用,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教师在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了智障学生学习特点和理解水平,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为目标,以便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其次通过一系列闯关活动,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理念,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本领的过程,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成功的愉悦。另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思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反思 1、根据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重要教学原则是:“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而智障教育的教学原则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情景性原则。它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情景,而且也要求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育活动。因此,二者都强调“用生活来教育”,“坐公交车游戏”,“逛超市”,“闯关游戏”,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气氛很活跃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视觉感受能力最强,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出示红包,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很快反应出红包里面是钱,以吸引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这有利于补偿他们反应迟钝,感官范围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缺陷。另外通过人民币我会选、我会算、我会换、我会付等一系列闯关活动,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理念,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原本不认识的学生一经其他学生的介绍也有了认识。整个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过程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本领的过程,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成功的愉悦。 3、本节课根据智障孩子注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都很薄弱的生理缺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好多媒体随时呈现、遮盖、演示、勾画等功能,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思考,最大程度上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操作使教和学真正达到互动、交流、共生。